时报讯(实习记者 焦惠芳 通讯员 米富忠)今年以来,平安区把就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清”底数、“强”技能、“送”岗位、“拓”渠道四项措施,持续加大劳动力输出转移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平安区通过摸底调查贫困人口就业情况,准确掌握了贫困人口中已就业人员去向、从事工种以及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未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将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录入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和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2017年,在全区22个贫困村各开发1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全部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专职从事就业扶贫工作,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相关政策。
区就业部门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务农培训“两不误”、技能收入“两提高”,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职业技能。鼓励农村“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开展以“订单定向”为主的技能培训。今年计划培训技能型贫困劳动力898人,截至目前,已对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汽车驾驶培训,366人开展串珠培训。
在“送岗位信息”活动中,设立就业信息发布点,及时更新和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岗位用工信息156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3000余份,为4800余名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200余家用人企业提供各类岗位189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