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川口镇打造有温度的幸福社区

2021-10-19 08:56:5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张璐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各个社区党委把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从细微处见真情、以实干践行初心,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提供服务。
“现在小区里的花园种满了月季花,每天走在院子里心情都变得格外好。”在川口镇馨怡社区,曾经有3块荒地一直是小区居民的“心病”,杂乱的荒草、废弃的杂物与小区环境格格不入。由于未列入物业管理区域,这里成了个别居民的自留地,大家自由种菜,导致环境脏乱差,还存在一系列矛盾隐患和安全隐患。社区干部走访时,不少居民纷纷反映了这个问题。为了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该社区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决定将荒地种上花变成花园。
“我们与小区内的日间照料中心联合,买了7500元的花苗,组织社区干部和小区物业花了2天时间全都种上了。”馨怡社区党支部书记白清明说,种花的决策获得了很多居民的支持,但也有少数居民阻拦,工作人员便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手拿法律法规,告知群众违法占地的后果,一手拿设计图纸,耐心为群众描绘设计蓝图,开展柔性劝导,最后终于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理解与支持,也带动了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改造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社区环境。
在辖区居民、党员、社区志愿者和物业的齐心协力下,原来杂草丛生的荒草地摇身一变成为色彩斑斓的小花园,成了小区一景。
走访入户是馨怡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习惯,在这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每到一户都亲切地和住户交谈,嘘寒问暖,详细询问他们近期的生活、身体、家庭收入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生活上的需求,并为他们送去政府的关怀。“在走访过程中,最令我难忘也最感动的一件事,是发生在我们“七一”建党节前走访慰问活动时。”白清明说,当时有一名82岁的老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在家里见到他的时候,他已身患绝症。“当时他从怀里掏出了60元党费交给我,说正好你们来了,这是我最后的心愿。后来我了解到,在我们走后第4天,老人就去世了。”说完这些,白清明眼中已是泪光闪烁。
“我们还建了居民微信群,极大方便了社区的管理治理。不少居民都反映,进了群之后反映事情更加方便了,家里停电停水等小事都能第一时间解决。”白清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干部们将继续深入居民区,积极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
在史纳社区,社区党支部以推进民生工作为切入点,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全力提升社区低保工作质量和动态管理水平。
为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纳入阳光低保,做到应保尽保,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史纳社区将做好残疾人的保障工作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
今年10岁的社区居民铁伟宁,智力三级残疾,父母离异,目前与母亲一起借住在姥姥家,这些年一直依靠妈妈铁玲玲在宾馆当服务员的收入生活。“我们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上门详细向其母讲解低保申报条件、程序等民政相关政策,帮助她及时申请低保。”史纳社区党支部书记肖君鹏说。
近年来,史纳社区将“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作为社区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扶弱帮困解忧,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使居民衣食住行安心、人文环境舒心、文化生活开心。
史纳社区正在修建中的城西高中旁有一条通往原史纳村和镁厂生活区的便道,也是史纳小学的必经之路,因拆迁建筑垃圾拥堵导致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天晴还好,一到雨雪天就让上学的孩子和大人们出行很不方便。社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召开社区“两委”会将此事提上议程,与史纳村村社联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模范作用,组织辖区居民进行平整修复。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脏乱差拥堵土路变成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解除了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
肖君鹏表示,今后,史纳社区将持续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群众征集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