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边墙根庄:拥有的不仅是黄土边墙

2020-03-17 09:43:1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诗人王昌龄一首《从军行》,将我的思绪带到了古代将士在青海戍守边关的场景。虽已逢春,但高原的气候依然有些寒冷,迎着瑟瑟的山风,来到边墙根庄,探访明代的边墙,残垣断壁,蜿蜒曲折,时隐时现,游离于苍茫的天地之间。当看到这里的黄土边墙时,很难与“秦砖汉瓦”的长城联系在一起,但这些边墙,确确实实就是长城的一部分。看到这处古长城,即为长城的壮观而惊叹,更为古人的辛苦和执着而震撼。探访这处古长城,领略最真实的塞外风情,穿越那古朴、沧桑、雄浑、悲壮的幽远时空。

土墙垒成了长城

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不仅拥有古老的羌文化,还不断吸收和融合了黄河及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融入了青藏高原的草原文化和丝绸之路上传来的西域文化,因此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边墙,乃戍边之墙。有些资料中将长城另命名为界壕、塞垣、边墙等。不同的地方,对长城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所以叫法也不同。我们今天所在的边墙根庄,就是因为村庄位于边墙根而得名。边墙根庄,与相邻的泥麻隆庄、生地村、那干庄、南门庄、拉老湾庄共同组成泥麻行政村,这个村庄便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

以前,当地老百姓把山梁上凸起盘桓的土墙,称之为“边墙”或“边墙根”。后来这些“边墙根”经过专家的考究,被确定为“明代长城”遗址。明长城是明朝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经国家文物局近年调查公布的信息显示,其东起鸭绿江东畔的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的嘉峪关及青海境内,总长度为8851.8公里。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量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

长城见证了历史

望着边墙根庄的山脊,长城如巨龙般环绕,墙体上长满了杂草。旁边一块石碑上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互助段(泥麻)”几个字。据相关史料记载,青海的古边墙主要分布在西宁卫的西部,呈半月形环绕;而东部的边墙大致从互助县的柏木峡起,经林川乡、南门峡镇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桥头镇以西的娘娘山麓;从湟中县固川的沟脑起经过拦隆口至西古峡口;再从湟水南岸的西石峡起至上新庄。它根据山势、地形和土质的不同,分别筑成不同的形式。大体在川道、谷口等地势比较平缓且土质较好的地方,掘土夯筑成墙,墙外掘土部分形成沟壕。

互助境内的明长城东起互助县与乐都区交界的松花顶,止于大通县交界的扎坂阎王边处。从东至西依次经过松多乡、丹麻镇、东和乡、林川乡、南门峡镇、台子乡、五峰镇等7个乡镇。

互助境内的明长城总长度为69561.6米,而泥麻村长城段有2935米,并有敌台一处。基本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土筑,中间混杂细碎的石子,下宽上窄,加以夯实,形成坚固的土墙。

“已成古往,感叹万千”。蜿蜒在山梁之上的的边墙长城,残破而孤寂,静静地沉睡着。登上高高的墙体,远处的互助县城高楼林立,一派繁荣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条巨龙静卧在这里,耳边没有了金戈铁马的嘶吼声,而是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它一定很欣慰。

历史升华为精神

其实,如果想要了解长城,并不一定非得走遍长城,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沿着上述这条“边墙”行走,你也一定会被我们先辈的伟大创造所震惊,虽然,我们看到的明长城早已满目疮痍,但是它的存在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历史。长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其实早就升华为一种精神,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而我们从中读出了坚强不屈、气势恢宏、东方之首等诸多内在元素。

不妨再看看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条“边墙”根下的人们吧,风霜雪雨磨砺了他们的筋骨,也铸造了他们的精神。今天,当我们走近“边墙”根下的村落,虽然被萧条、寂静冲击,但是,世世代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却以他们的坚韧不屈向大自然争取着生存的权利和生活的质量。我想,如果你能在村里住上一晚,夜晚看一看边关冷月,感受一下深夜寂静,清晨又在鸡鸣犬吠声中醒来,在弥漫着牛羊粪味道的村路上走过,看着朝霞染红了边墙和烽燧,看着满坡长势正好的庄稼时,你怎能不对我们的长城儿女产生由衷的敬意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