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宁巴村:这里的石头会“说话”

2021-09-28 10:28:36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仁青加

从省会西宁出发,一路向南,穿越海拔3037米的青沙山隧道,车子经过一道名为“拉姆峡”(也被称为拉木峡)的大峡谷,“拉姆”在藏语中是仙女的意思。这里峡谷峭壁,山势奇特,翠岩叠嶂,悬崖对峙。出拉姆峡进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看到滔滔黄河水滚滚而下,巍巍积石山蜿蜒起伏,地势宽阔平坦,农田阡陌纵横,村舍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炊烟袅袅,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游览完园林式的循化县城,继续沿黄河东行拐过清水湾向南行驶30公里,便到了孕育藏式砌墙艺术的道帏藏族乡。

在道帏乡一个叫宁巴的村落里,人人会砌墙,家家有高手,很多著名的砌墙建筑艺术大师均出自这里,因而宁巴村的石匠、白塔寺(甘肃省永靖县)的木匠、吾屯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画匠被誉为安多“艺术三绝”。

古村流传千年绝技

“道帏”,藏语音译,为“石头帐篷”之意,是循化县的一个藏族乡。这里是藏式砌墙艺术的发源地,有许多从事藏传佛教寺院建造的藏式砌墙工匠,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传承着精湛的藏式砌墙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着神秘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

道帏藏式砌墙技艺,是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将宗教文化的庄严肃穆与民间石砌艺术的纯朴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藏式砌墙建筑艺术。藏式砌墙艺术从诞生到今天,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青藏地区影响广泛。它在紫金川里孕育,在美丽的青藏高原上绽放,堪称藏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砌墙技艺为何偏偏被宁巴村人掌握了呢?这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分不开的,宁巴村坐落在道帏乡以南2公里的羌则山脚下,这里山大沟深,石头资源异常丰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石头。这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其中有一种石头造型独特,石质材料坚硬,纹饰线条清晰,表面光滑,端庄平整,结构得体、匀称,不是扁的,就是方的,有棱有角,像人工切割,恰似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

聪明的宁巴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自己所利用,长期与石头做伴,与石头一起摸爬滚打。独具慧眼的砌墙匠人,一眼就能辨别出石头的种类,对石头的材质、大小、形状、用途等分门别类地都起了名字,一共能分出17种类型。工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富有灵性的石头运用于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藏式寺院建造中,工程坚固耐劳,做工精湛细腻、美观大方,既防潮防湿,又能防御洪涝灾害,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材料。

宁巴村自古就是藏式砌墙技艺的传承地,历史上这里的工匠到甘、青、川、藏等地去垒石砌墙,出现过许多技艺超群的匠人。他们把这种手工技艺视为藏族灿烂文化的珍宝代代相传,以师带徒、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了原生态文化遗存。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各地寺院相继开放。于是,宁巴村的砌墙老艺人组建了四支藏式建筑队,分别开进了甘、青、川等地重建藏式古建筑。先后分赴本省、甘肃省和四川省,进行寺院的承建工作。这些寺院的成功复原,使宁巴藏式建筑队名震四方,各地佛寺慕名前来邀请宁巴建筑队承建工程的络绎不绝,30余年累计完成850余座寺院的经堂、佛殿、佛塔等建造工程,创造经济价值达8000多万元,并以建筑工艺超群,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最近几年间,在宁巴村匠人的影响及带动下,藏式砌墙建造技艺已成为一个产业链,不仅辐射到道帏乡各藏族村落,而且使得文都藏族乡和尕楞藏族乡部分村子直接受益,在循化境内已形成相当规模,成为人们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典型路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小康的新型农村社会发挥了良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

藏族对于寺庙建筑十分重视,并有诸多讲究和禁忌。从破土动工至新居落成乔迁,均容不得有半点马虎。该地区的石砌队伍由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砌石工、搬运石头工、和泥工及搬运泥工等组成。一般总工程师的责任非常重大,负责开工、审查、验收等重要事项,其他人则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正式开工之前,首先按惯例举行一个奠基仪式。其次,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开始丈量测绘及放线,过去测量以公尺与传统的“东巴”“赤”“拓”“索毛”等相结合而计算,而现在多采用现代化工具手段,精准计算尺寸,做到准确无误。根据寺院规模大小确定佛殿或者佛塔位置,敲定中心轴,绕中心轴再把东西南北四个面划出来,接下来就精确测量一下四个面的长度,最后将修建的佛殿柱子数量及位置轮廓绘图测算。然后将东西南北四个面的外墙角位置打木桩固定起来,一般情况下,从佛殿正门右侧的墙角作轴,向四周放线,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得有丝毫马虎,也不得出差错。外线放好之后,根据工程规模测定墙体的高度及厚度,厚度定好之后再确定墙体内线,还是按照放外线一样固定在四周内墙角,以外线为坐标向四周延伸。

这时,各工匠各就各位,砌石工开始竖立内外大石。竖立大石时石块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这空间被称为眼睛。竖立完第一层大石之后举行隆重的竖立大石之宴席。宴会由寺院主办,邀请所有施工者到寺院用餐,并且给工程总监敬献哈达,赠送砖茶及礼品。给民工每人送一条哈达、护身结及礼品,并向周边的孩童们舍散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以祈愿工程如期进行,顺利竣工。

竖立大石时要求表面石头平展、光洁、匀称、得体,且大小结构底座平稳。内侧表墙要求则较为宽松,主要以平稳、得体即可。墙基宽度一般在五公尺左右,到墙顶约缩小到四公尺,其外墙都有明显的收分。建筑物愈高,收分愈明显,从而使藏式建筑显得雄伟、恢宏、坚固、巍然屹立。竖立好内侧外侧表墙的大石之后,总监要对每一块石头进行亲自验收。观察其稳定性和表面外观。方法是他将双脚踩在大石两头,用力向前后左右摆动身躯摇晃,以身体的重量和脚掌触感来判定所竖立的大石是否稳固。石块若有稍微晃动,都会在独具慧眼的总监面前暴露无遗,他不仅责令其重新翻工,而且以传统方式严斥责任人,这样层层到墙顶完工为止。

石砌内侧及外侧大石都通过审查之后,首先在内外侧大石间的空腔内添置一层腔泥,这种泥需水分较少,泥质不黏连,土和水呈半和半不和状态。主要用来加强地面与腔石之间的黏连性。其次要填放腔石。腔石是比大石较小的不规则石块,起着连接和加固内外大石的作用。腔石间所产生的空格内要填塞疙瘩石作为补充,这种石头比拳头稍大,基本上呈球形,主要用来稳定腔石与大石间的整体结构。然后从疙瘩石间把调好的稀泥用力拍打灌入内腔。稀泥与其他泥不同,调泥时也有特定的要求,其土中掺和有豆粒大小的沙石,泥浆中水分较多而呈稀溜溜状。这种泥会充分进入疙瘩石和腔石的各个间隙,使整个墙体整体合一。

紧接着疙瘩石上要加压大扁石。这种石头是直径约一米的扁形巨石,主要用来牢固稳定疙瘩石,平整砌面。填铺大扁石后仍有的罅漏内要用削石进行衬垫和补缝。削石是由青板岩石轻轻敲开,取掉大扁石之后的碎片,中间厚而边缘薄。这时除了较大的石头之外,碎小的削石也另有他用。

之后要做补眼。这就是砌缝上面存心所留的大石之间的那些空格,它采用厚度约两三厘米左右的自然石层层补砌,向表层露出的一面必须光滑而平整,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大石之间的均衡性,使人看起来墙面和谐而美观整洁得体。

补完眼之后要进行引导石面。这个程序是针对所有砌面而言,由于每位砌石工所用石块的不统一导致相互之间的砌墙高低不均,所以要用扁形石进行垫补,使四周所有墙的高度达到平衡一致。

此后又要做一个重要程序,称之为砌面石。这种石头的厚度约是大石的一半,是砌墙时仅次于大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置它时朝外的表面必须光洁、平展、匀称,无裂缝和雀斑,而且与底层大石错位烘托,不能对齐,必须形似“垒”字状,一层叠压一层。这是因为考虑到砌石结构的相互连贯和凝聚力,使所有石块黏连成,使其浑然一体。假如所用大石达不到尺寸要求,还要进行镶嵌石,也就是说用桌面大小的扁形巨石压制大石,以防它在局部产生松动。需要放置镶嵌石的地方,一般都是面石和大片石等随着墙体结构而可以减少或省略的材料。面石上进行辫穗石引导进行补填,扁石形如平掌,为的是进一步铺垫墙腔砌面,给下一层竖立大石打好地基。

最后要用上面所提到的碎小的削石进行密墙。把那些刀口大小的石片用小锤轻轻敲入石头中间缝隙,一来是为了进一步加固墙体,二来是砌面美观的需要。砌筑面石和墙角、缝眼、引导石面、密墙时所用的泥被称之为面泥。这种泥必须由白土拌合而成,而且丝毫不能掺和碎砂,搅拌要求也比较高。搅拌需要三道工序,一次搅拌将调好的泥换个位置,再次调好,调成不稠不稀,又换个位置,最后将和好的泥堆做成凹形盆状盛满水存放若干天,存放至发酵发紫为止。

密墙工作的完成表明第一层操作程序已告一段落,从第二层起就要层层重复到墙顶。由于砌墙角的工序复杂而且要求较高,总监一般将工艺最好的砌石工安排到墙角砌墙。墙角的造型艺术在整个藏式砌墙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地人传统的审美观念中评论石墙时,首先要查看墙角的锋尖度和垂直度。墙角的砌石必须是三角形,由两块一大一小的三角石对峙而成。体积大的被称为角,又叫角石,体型瘦长而英俊的叫辅,又叫椽石。砌墙时两者之间像上面谈到的大石一样必须要放眼。角石和椽石在层层叠垒当中,必须上下前后交错转换位置,如这一次角石砌筑在阳面,那么椽石必须在阴面,这主要是为了协调两面墙的石块结构。相互换位叠压错落有致,优雅,美观,整洁,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墙角的角石最讲究,越锋利越美观。砌好角石和椽石之后随即要补眼,随着角石和椽石的位置转换而所砌的补眼一左一右,层层往上叠压,显得格外醒目。

完成砌墙第一层的四个墙角之后预示着工程第一道工序告一段落,要举行一个庆祝宴会,称角宴。内容与上面所谈到的竖立大石之宴会规模相当,在整个工程中总共摆设五场宴席,每次宴会的称呼不同,其意也有所各异。

然后再砌第二层,其工序跟第一层的严密程度一模一样,丝毫不能怠慢,不得出现细小差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藏式砌墙建筑工程,不太重视进度的快慢,而最讲究工程质量,一个工程项目至少得三四年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每一个普通工匠一天要砌墙长4尺,高1尺,完成这个工作量,可以自行休息,一旦超出这个工期,就视为没有按照砌墙工序要求施工。它就牵涉到湿度与晾干度比例的均衡,湿度太大容易裂缝,墙体内渗漏雨水,由此带来坍塌的危险,这是很忌讳的。

工程按施工工序逐层砌筑,这样反复进行到十五到十八层,高度达到十二米以上,这时候就要举行第三次宴席,叫窗宴,比角宴规模稍大。一般情况下,修建一座寺院大殿,至少设计五个以上柱子间距,柱子间距必须是单数,因大殿专设前座,每个间距设一个窗户。窗宴完毕,开始进入顶部鞭麻墙砌筑程序,首先要举行鞭麻宴。鞭麻墙从建筑角度来讲,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工匠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从而在建筑质量、美观方面均获得了最佳效果。砌筑鞭麻墙有七道工序,将鞭麻枝干去皮、晒干,切成30厘米长短,捆扎成手臂粗细的圆柱体。再把捆扎好的鞭麻树枝铺一层,用橛子牢牢钉好,一层层叠压,逐层加固,其上加几道木板、椽子、黏土夯实镶嵌,如同藏式皮袍边沿上的五颜六色装饰品,格外显眼。整个建筑高约三十尺,其中鞭麻墙高约四尺,其上平铺木头墩子,藏语称“昌哇”,石墙顶部涂抹白灰,昌哇上面放置乍刀,乍刀上面平铺石板,上面再槽流水槽就算工程完工。这种墙体从建筑技术角度讲,它可以减轻墙体顶部的重量,对高层藏式建筑无疑有着很好的减负作用;从建筑外观装饰来讲,鞭麻墙对建筑起到色彩对应反差的装饰作用,从而获得视觉美感的效果。墙体基本筑成后,一边在墙面上涂一层赤褐色的涂料,一边拆卸木头架子。

工程完工后要举行最后一次宴席,叫竣工典礼,宰杀牛羊,宴会场面大,摆设阔气,主方不仅给每个民工馈赠礼品实物,而且嘉奖总监,以表示工程顺利竣工。

以师带徒传承不朽经验

宁巴石匠依靠师带徒,以老带新的方式将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不借助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师傅与徒弟之间前呼后应,配合默契,砌石匠想要什么样的石头,搬运工就会运来想要的石头。好多石头由于砌石匠的独具慧眼,巧妙地运用在恰当的位置。

这里需要交代的还是石头,独具慧眼的砌墙匠人一眼就能识别石头类型。通常情况下,石头砌墙有两种砌法,即卧置、仰置。卧置是指在砌垒时把石块面朝下底座朝上,爬在墙体上,底座不平,受力不均衡,从力学讲是离心的,很忌讳采用;而仰置是指在砌石时把所有大石头仰面躺下,着地的面积宽,平稳、牢靠,是向心的。藏式砌墙建造过程中大多采用此法。而卧置方式只采用于檐石上面。这是因为墙顶必须向下倾斜,而其上加压的石块也随即向内倾斜。由于其上面没有重力,此时采用卧置方式真是恰到好处,檐石向下倾斜为的是雨水不流到墙面而直接到墙根。

按砌墙的规则程序,以下几种现象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晒太阳石”,是指仰置石块。这是石块后跟撑垫太低所致,它将对第二层石块的砌墙造成困难;“饮水石”,是指石块的屁股翘起头下垂,这样使石块失去平衡而容易造成晃动;“扭损脊椎石”,是指所放石块的石纹与底层石垂直,这样使石块受重大压力而容易造成破裂;“朴刀石”,是指所砌石块跳板式向一边倾斜,既不美观又不稳固;“石上垒石”,是指所砌石块与底层石块平整对齐,它将对墙体造成板块状,不连贯且结构不和。

以上这些名称,当地砌墙工匠是要牢记的,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但它以一种行为准则的方式规范着砌筑程序。除此之外,当地还流传着“卵石容易滚滑,白石容易破碎”“百块小石衬垫一块大石”等谚语。因此,工匠们在施工期间对石头的挑选是很认真的,绝不含糊。

藏式砌墙建筑技艺以其独有的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它那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千百年来岿然不动,让人叹为观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