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黄河、卡力岗和她的子民

2021-10-04 11:00:2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文作者拍摄于化隆群科黄河边

□张翔

蔚蓝的天穹下,黄河,是一根蜿蜒在河谷里的又细又长的金黄色的拉面。——这样的想法,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河湟谷地以及周边山区的农民吃上一碗饱饭,还是一个难题。尽管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能够时常吃上一顿有油泼辣子的拉面,仍然是经常在睡梦中才能出现的情景。

只有身处于海拔接近3000米的卡力岗山区,才能够感受吃一碗拉面为“欲望”。那时候,在苦寒的大西北,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被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邻居甘肃的定西地区也因“苦甲天下”,乡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讨生活”。而青海东部黄河北岸的卡力岗山区(本文所指的卡力岗山区,是黄河环绕的以化隆卡力岗山地为中心,延伸至循化、尖扎、乐都、民和等区县的山区河谷地带),最终因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而被划为集中连片贫困的“六盘山片区”。

黄河,静静流淌了千万年,而卡力岗人固守无奈,整整贫穷了几百年。试问,哪里的山民能够有如此漫长持久的忍耐力?哪里的山民又能够在近乎赤贫的条件之下,蓄势而发,走出大山,闯荡世界,成就了用一碗拉面走出大山、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传奇?

黄河弯弯,卡力岗山高。

对于流淌在卡力岗山下深谷里的黄河,笔者是再熟悉不过的。但是,在二三十年前李家峡、公伯峡等大坝没有修建起来之时,这条河流对卡力岗山民们来说,过于桀骜不驯、我行我素,一个劲地穿峡凿谷,滚滚向前。而河流两岸的子民们则望河兴叹,只得离开气候温润但地域狭窄的河谷地带,向着适于耕种、放牧的山区进发。这里林草丰茂、旱塬起伏,求得几代人的生存,似乎是没有问题。

然而,仅仅过了两三百年,一千四百多年前隋炀帝曾经狩猎的这片山地森林地带,人口剧增,滥砍滥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事实业已形成。

很多性格倔强的山民们经常站在卡力岗山上,面对不远处静静流淌的黄河,发出这样的吼叫:老天爷啊,你怎么不管不顾山民们的生活了啊?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要像黄河水一样,冲出重重围困,走出去,填饱肚子闯世界!

穷则思变。古人的总结似乎有些文雅,而卡力岗山区的民众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们一步三回头,开始了对黄河、对黄土地生平第一次无奈而又悲壮的告别。

从1999年起,笔者先后两三次随有关部门到东部沿海和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对卡力岗人开拉面馆的情况进行过较为直观的了解。有趣的问题是,他们走出去,为何将创业的落脚点单单选在了距离青海非常遥远的福建厦门?除了资金方面的捉襟见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他们是如何克服了语言交流、饮食文化方面的重重困难?笔者也关注过省内外媒体对于源自卡力岗山区拉面现象的报道,有一段时间甚至是连篇累牍。

媒体经常提及第一个走出卡力岗山的农民韩录,当年带着东拼西凑的7000元,来到厦门开拉面店大获成功的事迹。韩录,成了一代拉面匠走南闯北的代表。

要在一座南方城市的车站码头以及繁华地带开饭馆,用最廉价的租金租用最合适的店面,就成了囊中羞涩的卡力岗人最为发愁的事情。他们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走街串巷,看地段寻店面,磨烂了几双老布鞋又磨破了笨拙的嘴皮子,成功率小得可怜!但是他们还是深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能下苦功夫,铁石的心肠也有感化的时候。

卡力岗拉面匠们遇到的头号难题,就是难耐的溽热天气。他们选择落脚的地方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从西北高原寒凉的气候环境一下子投入到这些“火炉”城市,而且每时每刻置身于三四十度的高温厨房操作间里,难以适应可想而知。韩录回忆说,当时很多人产生了退缩的念头,但是一想起家乡贫瘠的土地、破旧的庄廓院以及嗷嗷待哺的娃娃们,大家的畏缩心态马上得到了调整,开弓没有回头箭,坚持就是胜利!

拉面店艰难地开张了,当时厦门人以及游客是不了解西北拉面的。为了吸引眼球,也为了符合当地严格的餐饮卫生条件,韩录他们就把小店的后厨搬到了直对繁华大街的店门前,厨具锃亮美观,餐具一尘不染,顾客对就餐环境一目了然;而拉面师傅们冒着酷暑、甩开膀子揉面、和面、拉面,展示拉面技艺的每一个过程,让围观者大开眼界……这样一个苦心积虑的小小举动,展示了卡力岗山区人的智慧和经营方式的灵活转变,代表了全新的拉面店经营模式的产生!

还有一个曾经令他们头痛的问题,就是当时的社会治安环境。一些地痞流氓、泼皮无赖经常进店或者在附近找茬惹是生非。一次两次可以忍耐,经常这样下去,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关键时候,西北汉子们的倔强劲儿就上来了,拉面匠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操起家伙与泼皮无赖展开较量!关键时候,女人们也不甘示弱,操起大勺子舀起滚烫的汤水泼向挑衅者……几个回合下来,地痞流氓们再也不敢小觑这些来自大西北的外地人了。卡力岗人终于在沿海城市扎下了艰苦创业之根!

还有一个令人赞叹的现象是,卡力岗人往往把拉面店开在了知名高校的周边,而且经营面积较大,有两三层,包间雅座俱全,顾客的消费选择就有了更大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一碗面”了。而且“常客”和“过客”兼容,很大一个消费群体就是周边高校的师生,尤其是来自中亚、西亚、非洲的留学生。

笔者也有过这样的担心,很少出远门、文化程度有限的拉面经营者们是如何与顾客们达成默契、完成交流的?要知道,就是在古朴难懂的卡力岗人的汉语里,就如“店”和“见”的发音不分,而且语言中还夹杂着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也有很多从大西北来的同学,拉面店里的一碗面,一口乡音,都让他们感到亲切,不再感觉自己是“异乡人”。久而久之,他们在拉面店里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从老板这里学到了经营之道。渐渐地,拉面店成了他们的另外一个家。长长的拉面,就成了一缕看得见、嚼得香、绵延不断的乡愁!

在厦门大学附近,开拉面店的卡力岗兄弟俩见到笔者一行,很是高兴,傍晚的最后一阵子忙碌完了以后,就带我们到宁静的大海边,领略海滨城市别样的风情、迷人的夜景。他们邀请我们品尝海鲜大餐、下海冲浪,热情有加。看来,第二代卡力岗人已经完全融入了经济特区有张有弛的生活状态之中,成了顺应时代的“弄潮儿”。

笔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飞机、火车上,经常和来往于这些城市和青海之间的卡力岗人相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卡力岗拉面匠们的尕媳妇和她们的父母、孩子们。她们穿着时髦、热情开朗,一路照顾着老人和孩子,精气神儿很棒。她们穿梭于沿海和高原之间,乐此不疲,成了青海铁路、民航不容小觑的稳定客源。沿海大城市的机场、火车站经常是人山人海,十几年前的她们是如何出入于迷宫一样的候机楼、候车楼里的呢?一位卡力岗尕媳妇说,那时候,很少识字或者根本不识字的父母们,就是全凭着一张嘴出门的,不清楚不熟悉的,就问啊问的。没办法,遭白眼也得问啊!而今的卡力岗拉面匠的后代们,已经熟悉了网络数字,习惯了与手机上的各类App打交道。笔者手机上几个南方城市的旅游餐饮App,还是他们推介下载的呢……

是的,一碗拉面,的确改变了一方地域的农耕思维,演绎了一门朴素无华而又令人称奇的生存哲学。这种充盈着黄河性格的文化传承,给了卡力岗人足够的韧性,使他们在面临各种艰难和挑战之时,始终保有一口绵绵不绝的元气,向死而生、反败为胜,渡过重重难关。

麦子在古老的节气里拔节成熟,而拉面经济就在卡力岗人的呵护中出类拔萃。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是一碗西北拉面留给人们味觉、视觉上的清晰印记。不同形状的拉面合着不同的脾性和年龄,大宽粗犷威猛,二细稳重有力,韭叶儿纤薄秀丽,毛细儿温柔绵长……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感受和回味,都融汇在了对一碗拉面的细细的咀嚼中了。

而今,卡力岗人给一碗拉面呈现出的诱人的色彩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一清,神清气爽,吐故纳新;

二白,白手起家,敢闯天下;

三绿,绿水青山,春意盎然;

四红,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五黄,黄河黄土,记住乡愁;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走过了天南地北的城市街巷,回头间总会看见西北拉面的牌子在风雨中向你我招手,总有一缕淡淡的清香呼唤长长的旅途……笔者佩服青海卡力岗人适应环境、善于经营的能力。从他们的性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黄河穿峡凿山、气势磅礴的影子,也可以看出他们的骨子里积淀的犹如卡力岗大山一样令人仰慕的沉稳、执着和达观。他们深知,从来不会有一碗喷香的拉面没有来由地从天而降,只有那些敢闯天下、亲手打造未来的人,才配得上细细品尝这样的珍馐……

滚滚黄河用无畏的气势强健了卡力岗人的体魄,启迪了卡力岗人的心智。而今,卡力岗人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有滋有味的全新生活。在那手指间流动的根根拉面,就是一条条恣意延伸的多情河流,把一路清香和满目风情,把黄河般倔强执着的气质与精气神播撒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听啊,文友冯诚先生的一首《吃一碗牛肉拉面》,让笔触泪水潸然:

……

请给我再煮一个回合

给我这碗面

再来一次波涛汹涌的渲染

我欣赏这大铁锅的夸张

盛一弯滚滚黄河的水

才能烹制出那出生地的口感

牛骨炖一夜,汤熬百年

让如山如阜的面团

即刻遵命,不再懒散

视觉经典在于拉面过程

一拃长的面段

三捋二捏一扽

赋予一种它听得懂的语言

于是千抻百拉纹丝不乱

长如日子 韧如青山

大宽 韭叶 二细 荞麦棱

顾客的吆喝声里

拉出你的意愿

然后一猛子扎进深流激湍

三翻六转惊涛拍岸

不身经百战

就读不懂一碗面的出生入死

就读不懂走南闯北的赤子情怀

——爹娘啊

吃完了这碗面

儿还要去

下——江——南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