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海东优势独特形态多样的河湟文化(上)

2021-10-15 15:46:3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杨自沿 朱桂英

河湟,亦称作“河隍”,是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也指称河湟两水之间的区域。河湟谷地具体区域为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河湟间”,地理范围包括今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今西宁市五区两县、海东市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部分沿河区域,覆盖18个县区,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河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海东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近年来,致力于河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等工作,使河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散发出更为夺目的光芒。

河湟文化形态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与环境

物质载体丰富

目前,海东市有瞿昙寺、马厂垣遗址、喇家遗址、柳湾遗址、却藏寺、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街子拱北、夏琼寺、文都寺及班禅大师故居、旦斗寺、佑宁寺、洪水泉清真寺、阿河滩清真寺、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群、循化塔沙坡清真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有西来寺、汉庄子遗址、白崖子沟遗址、巴州遗址、总寨墓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5个,有兰家乙遗址、凉州营遗址、白崖乙遗址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3个。

人文底色浓郁

近年来,海东市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和文化扶贫工作,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是我省第一部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而制定的法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市河湟文化博物馆即将开馆,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乡镇文化站94个,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2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54个、农家书屋(数字卫星农家书屋、电子书屋)1587个,戏曲、曲艺等民间演出团队达到1200余个,真正使城乡广大居民足不出村、足不出社区就可以学有学处、乐有乐处、玩有玩处。

海东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出台了《海东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海东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为全市565个村配备了服装、乐器等设备。市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全部对社会免费开放,组织参加青洽会海东市专场文艺演出、全省广场舞大赛、全省农牧民歌手大赛、民族团结创建专场文艺演出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演出活动,连续举办了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及河湟民俗文化节,组织完成了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承办了两届青海高原河湟流域农展会开幕式及青海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等省级各项体育运动赛事。创新举办了“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文化活动,集中开展了启动仪式、年货大集、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民俗体验、体育竞技、乡村旅游等各项文化惠民活动。

自然环境优渥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全境东西长约124.5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东市现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东市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气候地理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海东是青藏高原上一片不可多得的“绿洲”,拥有青藏高原“西双版纳”之美誉的孟达天池、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黄河海东段长达近四百公里,河湟流域海东段是青海人民的粮仓,无限风光在海东,“风景这边独好”。

河湟文化的独特优势

大河汤汤,河湟泱泱。在历史的不断演进过程中,河湟地区的先民于其间牧耕、生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多民族文化不断碰撞与交流,描绘出一幅灿烂壮阔、丰富多彩的河湟农耕文化图景。河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地”,是中华特色文化的“保护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样板地”,河湟文化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起,构成了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范围明确、流变清晰、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标志性地域文化,具有独特优势。

区位独特

海东北枕祁连,南滨黄河,西抱西宁,东望兰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料记载,河湟古为羌戎之地,此后各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费孝通称之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这里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之地,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接合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这两条举世闻名的文化线路的重要节点。海东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5.8万,以占全省1.8%的总面积,容纳了22.9%的全省人口。

历史悠久

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海东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河湟地区由“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进入较发达的农耕文明。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研究,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海东市域分布着大量史前文化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存781处,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存346处,辛店文化遗存85处,卡约文化遗存908处。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前,湟水流域“少五谷,多禽兽”。周考王五年(公元前436年)羌人自秦国退至河湟,带来农耕畜牧经验,河湟地区自此发展。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河湟之地属陇西郡管辖。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河湟一带是汉军北击匈奴的军事重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李息、徐自为的大军进占湟水流域,“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开始对羌人行使管辖权,并通过筑城置亭,移民拓边等措施,使汉族势力深入到河湟。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汉在赵充国平羌胜利的基础上,接受了赵充国的屯田之策,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移民屯田。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传入河湟谷地,逐步将河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封建王朝的郡县体系之中。此后,汉族逐渐成为河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社会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公元3世纪到6世纪,随着各方势力逐鹿中原地区,使得河湟地区汉族人口大量减少,郡县属民大幅度向东收缩,这为其他少数民族移入这一地区创造了条件。吐谷浑、南凉、前凉、后凉、西凉、北凉、西秦等割据势力在纷繁复杂的交往中逐渐走向融合。隋统一全国后,在河湟设鄯、廊二州。唐袭隋制,进一步开发河湟,鄯州(治所在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成为陇右节度使的驻节之地,汉族人口不断攀升。但安史之乱后,甘青唐军悉数东调,边防空虚,吐蕃势力乘势东进,陇右、河西各地尽入吐蕃统治。至宋代,河湟吐蕃建立了唃厮啰政权(1032-1104年)。作为臣属于宋的一个地方政权,双方始终互相依存,友好相处,为河湟地区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明王朝建立后,明政府对河湟地区极为重视,大力兴办军屯和民屯,汉族移民达到历史高峰,据有关文献记载,明中期河湟汉族人口达到约25万,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民族,汉文化也成为主流文化。清代初期湟水流域已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何妨湟水作桐乡”的景象。

民族众多

据史料记载,该地古为羌戎之地,多民族繁衍生息于此。各民族在历史的演化中,在河湟地区风起云涌,呈现出雄壮威武的画面。海东市有汉族和藏、蒙、回、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汉族人口为71.8万人,占52.88%;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4万人,占47.12%。其中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拥有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试验区、循化撒拉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海东的沿黄河带堪称一条重要的民族文化走廊。

宗教多元

河湟地区宗教文化的多元表现为宗教文化种类多,多民族信仰同一宗教或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河湟地区现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个宗教,形成了儒释道文化圈、藏传佛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形成各种宗教相互包容、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局面。河湟地区的藏族民众虔诚信奉藏传佛教,形成了佛教色彩较为浓厚的民族文化。土族信仰藏传佛教,部分地区同时信仰道教。回族在不同时期通过移民戍边、随军征战、逃荒避难、赴青经商等方式,使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民族文化不断充实和完善。撒拉族在坚守伊斯兰教信仰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撒拉族文化。

文化多彩

河湟地区文化丰富多彩,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于此,形成了文化内涵的多元性。从古至今,湟水流域就是文化的交汇中心,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而成的文化瑰宝。农耕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及先进的文化程度,对其他民族文化影响深远。青海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业;青海东部的几个世居民族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也由原本的畜牧业转变到农业。共同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藏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的多元必将造成文化的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使文化发展得更加多元同时又保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这些民族从语言到宗教信仰,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习俗和内涵,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仍旧保持着特色,形成了风格迥异、内涵独特的文化。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