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转导 古代甘青之间的“旱码头”

2022-11-29 14:21:5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古寺藏身古堡中 李景鹏 摄

□文/祁国忠

当看到忠孝、大湾、接官岭这些既优美又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村名时,你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内心涌起一探究竟的冲动?接官岭和官亭镇大名鼎鼎的接官亭有着怎样的联系?忠孝村有什么忠孝故事?大湾村是否有一处很大的湾而得名?

长期的走访经验告诉我,地名的内涵不仅仅是书面的含义,更多地要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渊源。笔者通过走访和挖掘史料得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不仅有宋代的黑城子遗址以及县域内保留最完整的后坪烽火台遗址,还有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这里留下的美丽传说,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财保神”在本地的传承演绎。

在忠孝村 探寻古城秘密

转导乡位于民和县境东南部,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新寺乡、川城镇接壤,南接前河乡,西与马营镇相连,北与大庄乡相邻。因为转导乡地处黄河谷地北侧山地和沟谷中,所以才有了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地形复杂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在红合岘、李家岘、墩岘子、岘子、张家岘这些散落在转导大地上的村名中都能体现(岘,意为小而高的山岭)。

进入转导乡地界,我的第一站是造访位于境内西部的忠孝村,因为这里是我沿途遇到的第一个有历史文化的村子。忠孝村周边分布着中湾、王家山、苏家湾、转导、落龙沟、后沟、红合岘、接官岭等村庄,因为大山的阻隔,这些村子之间的距离算不上太近,但都有各自的风格,它们或坐落于山顶之上,或置身于山间的湾地之中。尽管身处大山之间,但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

因为职业习惯使然,一到忠孝村,我便迫切地想要了解村名的含义。遗憾的是,经过一番探访,在这里我并没有听到关于“忠”和“孝”的故事。但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这里有座黑城子遗址。经村民指引,我们来到黑城子所在地——忠孝村黑城子社一处平缓的台地,这里距离民和县城68公里,2013年4月,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古遗址类,年代确定为宋代。

关于这座古城遗址,老家在民和的马继文先生曾发表过相关文章。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不难找到关于古城的答案。马继文写道:那时战事激烈,这黑城子城是一夜之间筑起来的,筑城的军民无数,黑城子下牙洒河的水曾被干渴难挨的筑城人喝干了。后来,敌军从正北面的“营盘岭”(当地人对牙洒岭的称谓)上居高临下,用“跌水箭”(从高处向下射箭)攻破北城墙(现存古城遗址北城墙坍塌最为严重,比其它三面墙体低矮)。这座古城历经沧桑,但当地人对它的历史,所知晓的也仅仅是这些只言片语。

黑城子古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255米。城墙夯筑,残高5米至8米,基宽8米,顶宽1米至3米,夯土层厚0.15米至0.23米。南北各开一门,宽12米,门外有瓮城,长32米,宽29米。城外有护城壕,宽25米,深3米至5米。城内散见灰陶片、瓦片等,根据夯土层和采集到的标本特征分析属于宋代城址,在《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中有著录。《民和县志》记载:“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今民和地区成为唃厮啰政权辖地。”

公元九世纪中叶后,西北地区的吐蕃政权崩溃,之后吐蕃种落分散,呈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河湟地区出现了唃厮啰政权。唃厮啰原名欺南陵温,系吐蕃王朝亚陇觉阿王系之后裔。诞生于高昌,后被人迎至河湟地区,建立宗喀政权。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居宗哥城(今平安区),公元1018年迁邈川(今乐都区)。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后迁青唐城(今西宁市),“号为西番”,史称其政权为唃厮啰,《宋史》称为青唐政权。唃厮啰政权一直奉行“附宋抗夏以自保”的政策,虽然宋神宗在熙宁年间起用王安石,实行拓边政策,即唃厮啰政权在唃厮啰之子董毡、董毡养子阿里骨执政时期,唃厮啰与宋朝的友好关系几度遭中断,但总体上与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接受宋朝官爵,抗御西夏,直到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四月宋攻取青唐,唃厮啰政权对河湟、洮岷地区的实质性统治基本结束。

唃厮啰政权的疆域,东至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西界,南至今果洛地区,北至祁连山,西括青海湖,大致占有《宋史·地理志》上的鄯州(今西宁)、湟州(今乐都)、廓州(今化隆群科)、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迭州(今甘肃迭部)、宕州(今甘肃宕昌)等地。

而处在河湟中心区的黑城子古城是唃厮啰政权抗御西夏(亦或北宋)的一个屯戍城堡。可以想象,当时的城堡之中,衙署、营房、马号、民居、街道等一应俱全。而从现在的发现来看,还附有墓地和烽燧。墓地在城外东北台地上,现已成为耕地。古烽燧遗址现存于西北方向的牙洒岭(即营盘岭)和西南方向的荆芥岭上,以掎角之势,互为照应。在当时,这可是黑城子城堡的眼睛,一旦发现敌情,烽烟滚滚,既是向城中,也是向河州或湟州方向传递讯息,做好迎敌准备或是请求驰援。

而作为唃厮啰政权军事驻防的黑城子古城为什么称为“黑城子”,没有确切的答案。纵观全国,黑城子不止这一个。辽宁北票黑城子,属辽代古城遗址;内蒙古额济纳黑城子,属西夏古城遗址;甘肃靖远黑城子,属宋代古城遗址;还有宁夏固原黑城子、青海化隆黑城子等。这些遗址从东北到西北一线,沿当时辽、夏、吐蕃与宋的边界线,大致存在于同一历史截面上,且均以“黑城子”命名。

这座城的建制,除四角的城垛外,东西各有三个城垛,南北在瓮城(城门)两侧各有一个城垛,建筑样式和中原地区的古代城堡完全一致。站在相对宽平的东北角的城垛上,东西方向的视野特别开阔,西望毛墩山(当地人对祁连山脉东段支脉拉脊山的称谓),苍翠如黛;东望远处甘肃省永靖县辖地,山岭重重。正南面不远处是红合岘岭,被当地人称作“塌坡头巷”的一条古道逶迤而来,如一条丝带从岭上铺下来穿过黑城子,这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也是一条“红色之路”,是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宁、解放青海的进军路线之一。

在转导乡,除了黑城子遗址外,还有一处烽火台。这座烽火台位于后坪村与落龙沟村交接的山顶上,因此被命名为后坪烽火台,是民和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烽火台。它的东面与永靖县的烽火台相联系传递信息,在古代有着承西启东的作用。

在接官岭村 感受历史脉搏

当2020年5月,一则《青海高原小城夫妻战“疫”记》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眼前时,我在被这对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夫妻感动的同时,也对“接官岭”这个地名产生了强烈的探访兴趣。因为在这之前,我只知道民和有个接官亭,却不知还有一个接官岭,二者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是否都有“接官”的历史意义?之后,在民和的一次采访中,民和籍民俗专家蒲占新对我讲述了接官岭的故事,但因为其他行程原因,我并没有走进它。

这次我自然不会放过与它接近的机会。离开忠孝村的黑城子遗址,我便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前往转导乡东南部的接官岭村。

由于接官岭村与甘肃省永靖县新寺乡交接的原因,自然也就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走进接官岭村,虽然已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只留下了“接官岭”这个有历史感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地名,但在从西汉至清朝两千多年的交通历史上,它却见证了文成公主西嫁的荣耀和“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

在介绍接官岭的历史价值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凤林津和莲花渡两处古渡口,因为它们与接官岭有着密切的联系。原来的凤林津和莲花渡在民和县西南方向,处于转导乡接壤的永靖县境内炳灵峡至刘家峡一带的黄河上,遗址现已被刘家峡水电站库水淹没。

凤林津位于炳灵峡出口黄河南岸碱土川。《水经注》说,凤林为山名,五峰并峙。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以凤林名之。《秦州记》说,袍罕原(今临夏县北原)北部名凤林川。《续修导河县志》的文字可作为注释:“凤林川即今碱土川”。

据记载,凤林津自汉有之,直至宋朝。在唐代时,凤林津尤为出名。主要是因为战争,这从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在《泰州杂诗》中写道:“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立的陇右节度使是当时最大的节度使之一,管兵七八万、马匹逾万,战略物资都由凤林津运到青海防地,因此又在凤林津上修建了浮桥。唐代后期名将、诗人高骈在《寓怀》诗中写道:“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随着下游约5公里处的莲花渡的兴盛,凤林津逐渐没落,最终被莲花渡取代,成为来往甘青的重要渡口。莲花渡又称黄河下渡,因位于莲花寨旁而得名,是自明代以来由河州北乡(今永靖县)通往西宁、张掖、兰州等地的要津。

无论是从凤林津,还是从莲花渡过黄河,进入青藏地区,都要登上北岸的长夷岭。今天我们从永靖县出发经过刘家峡前往民和,由东向西经过转导乡接官岭村的漫长而平缓的山岭,就是古代的长夷岭。

渡过凤林津和莲花古渡,翻越长夷岭进入青藏地区,接官岭是首站,也是必经之地。据传,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也是沿着唐蕃古道南道,经甘肃临夏至永靖凤林关渡过黄河,取道民和,走的也是转导接官岭、黑城子、马营、古鄯,再经川口傍湟水西行,过西宁,越赤岭(日月山),最终到达拉萨的。

根据上述资料和地名推断,接官岭和接官亭一样,曾经可能建有接待的官亭,迎送过往凤林津、莲花渡的官员、使臣、军职人员。据说,朝廷官员从甘肃进入青海,弘化寺还会派人前往接官岭迎接。转导地区在明朝是军马的“圈道”,陕西布政使司曾设“黑城子牧马监”,慢慢以谐音叫做“转导”。

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称这里为“界关岭”,说是过去这里设有“界关”,可能是唐和吐蕃或者北宋和唃厮啰的交界处。这种说法虽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设置“关隘”更说明了这个地方在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通史上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在民和境内呈X形贯穿南北,接官亭和接官岭分别是从甘肃临夏地区渡过黄河由民和南部和东南部进入青海的第一站,是连接内地、黄河古渡和青海、西藏乃至西域诸国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在大湾村 领略非遗魅力

离开接官岭村,我便向北前行,去探寻此行的最后一站。来到大湾村看到,这里小麦翠绿,苞米成片种植,农家小屋掩映在树林丛中,显得格外美丽。大湾村,从地名就可以看出,这里所处山峦之间的“大湾”村,三面环山的地理特征造就了这里温暖的“小气候”。

居住在永靖县的汉族群众有唱“财宝神”的习俗,2016年永靖县“财宝神”入选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转导地理的特殊性,也有唱“财宝神”的习俗,这种说唱艺术在大湾村尤为突出。

大湾村的“财宝神”和永靖的“财宝神”一样,其演唱题材和形式大同小异,都以跟随社火演唱为主,主要演唱的有请“财宝神”唱词、历史事件唱词等,如《昭君和番》《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请“财宝神”事先必先以请柬相邀,得到对方的应允并约定时日,邀请方必虔诚相迎。送接双方组成演唱班子相互问答,妙语连珠。

大湾村的社火中也有“财宝神”演出,若社火中没有“财宝神”就等于没有“头”(领队)。每逢春节,“财宝神”组队整装演出时,由村庄推举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柱子”(主席),由毛老僧、掌灯官、钹鼓手、中郎、腊花等表演人员组成“财宝神”队。装扮“财宝神”者反穿羊皮袄、披头散发、头插翎毛、怀揣“宝物”、手拿鸡毛掸子,自称“毛老僧”。掌灯官一般有四个,其他人员多少不定,少者十几人,多者二十几人。

大湾村的“财宝神”除在本村演出外,也到邻近村庄演出,按传统的路线(俗称马路)和请柬顺序,每晚出庄演出。迎接的村庄准备好演唱班子,先在村庄设案对唱,围观群众也可参加,边对唱边行进,到东家大门前时,鸣炮欢迎。

据民间传说,“财宝神”的原型是汉朝苏武之子苏金。苏武奉诏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威胁劝降没有成功,一怒之下,强留让他放牧牛羊。苏武在荒野里生活了19年,在荒漠野地里渴饮冰雪,饥吞草毡,栖身在野猩猩洞中,被母猩猩强迫发生关系,生下善通人意、浑身是毛的苏金。

后来汉朝和匈奴和好,苏武回到汉朝。苏金在匈奴长大成人后寻父来到中原,苏武引着儿子拜见皇帝。因苏金浑身长毛,似人非人,相貌丑陋可怕,满朝文武大臣望而生畏,都说是魔鬼,被皇帝下旨用金钟罩死。苏金蒙冤而死,刮起了一阵阵狂风,正如“财宝神”中唱的:“刮得碌碡满场滚,刮得松树翻了根,刮得黄河水倒流,刮得皇宫东西里奔。”后来汉皇知道苏金受了冤屈,为求安宁,封苏金为“财宝神”,让他“普天之下访善人,各家门上送财宝,百姓家里受香灯,各庄村里贺太平。”从此,民间逐渐形成了“财宝神”这一民俗。

早在2005年,民和县政协原主席赵永寿精心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财宝神》一书,从这本书中,人们了解到“财宝神”的大致情况,也对此项民间文化遗产引起高度关注。在赵永寿的牵头下,民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积极向青海省文化出版厅申报,其后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保护和抢救。

“财宝神”作为载歌载舞的一种民间习俗,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从其唱词和演唱方式来看,其中延续着原始居民生活仪式和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等内容的祀典仪式,具有多元文化的影子,种类繁多的演唱曲目、丰富的演唱题材和纯朴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财宝神”这一民间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