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福地东沟 美丽家园

2023-02-07 10:27:1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文/李永春 祁国忠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提起东沟这个地名,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里群山逶迤,景色秀美,民风淳朴,稼穑葳蕤,牛羊入诗,如同一幅油画,充盈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东沟乡位于互助县境中部,湟水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东接丹麻镇,西连威远镇与东和乡,北靠祁连山支脉龙王山,南临东山乡,平大公路、加西高速穿乡而过。

东沟乡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青海省共有123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东沟乡的大庄、洛少、年先三个村落入选。了解东沟地理风情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大庄黑泉的一百零八个泉眼”“洛少的乔姓”“年先沟的古堡式古村”等一个个蕴涵神奇而美丽的村落以及背后的故事。

魅力四射大庄村

驱车从互助县城向东驶上平大公路,大约六七公里路程,一个美丽的土族村庄标志性的彩门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就是互助县首个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东沟乡大庄村。

大庄村是互助土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卡约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地村民取土时曾挖出“大泉五十”钱币和灰瓦片等物品。至今,已在大庄村发现了数个青铜器时期遗址,不仅挖掘出陶器,还出土了三件石器。此外,还有鹿角、兽骨等。从这些遗址中,我们仿佛看到远古时大庄村的过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逼仄狭长的水泥硬化小路,进入豁然开朗的黑泉所在地,南宋大学士朱熹的这半句诗,倏忽间从心底一下子涌了出来。

大庄村有神奇的一百零八个泉眼,可是,这么多的泉水是从何而来?听村民们说,这里的泉水和互助北山的龙王山相通。传说明朝万历八年,村民为了祈求平安前往龙王山,在那里撒了“鹿马”,回来后村庄周围就出现了大量泉眼,村民们由此将这些泉水视为“神泉”,并将它们和龙王的传说联系起来。

2021年,黑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村建设实施。黑泉小湿地公园开发建设以“特色浓郁、文化高雅、主题鲜明、生态和谐”为准确定位,挖掘土族旅游文化,繁荣地方经济为目标,多元投入,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土族特色鲜明的黑泉旅游景区。以旅游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景点、特色人文环境、特色自然生态风光为基础,依托当地土族特色餐饮产品、土族原生态农家乐住宿的有利资源,逐步打造出以特色旅游、文化、休闲度假为主线,以全县唯一体验土族文化和土族原生态为特色的民俗文化休闲旅游精品景点,通过旅游及旅游附属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穿梭在茂密的云杉林中,看见大小不一的泉眼,你会逐渐明白树林和黑泉相互依存的道理:泉水养育村民,村民植下树木,树木涵养水源,循环往复,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正如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同样毫不起眼一样,这就是大庄村饮用水源不竭的秘密所在。黑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大庄及周边的土族群众。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大庄村作为一个传统土族大村,自然不乏盘绣达人。

在青海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政府引导扶持土乡民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优化大庄“青绣”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变的农民增收新渠道。为充分发挥东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优势,使特色民俗文化转变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文化产业,不断加大对“青绣”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传承土族传统刺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妇女手中的“青绣”发展为绿色手工产业。组织绣娘参加县端午节香包大赛、纳顿节“青绣”大赛,展现了绣娘技艺,期间,共获奖项40余项,累计选派760人参加了各类培训130期,提升绣娘整体素质,促进青绣产业发展。乡党委坚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托胡兰索卡、阿姑绣等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青绣”手工艺品制作规模,举办刺绣大赛等活动,扩大“青绣”产业知名度。东沟“青绣”艺人用一针一线绣出了海东乃至青海的“文化新名片”,“青绣”产业也成为东沟群众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宁静祥和洛少村

在东沟乡的东部,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村庄,清朝乾隆年间庄堡录中就有它的名字出现。在百年后,当它以一个传统村落的身份,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我们无不为它外形结构、历史变迁和别具一格的民俗而赞叹。它,就是洛少村。

远观洛少村,犹如一把镰刀平放在山峦河流之间,而一社尼忙口位于最北端刀柄把手的位置,二社让顿则位于刀柄位置,三社洛少口位于刀柄和刀连接的部分,四社洛少沟脑就相当于镰刀的刀刃位置。

洛少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在民国以前称为“窝洛善”,“窝洛善”为土族语,意为清澈泉水。遍看东沟乡东部的所有山沟,唯有洛少沟泉眼众多,溪水清澈,“窝洛善”之名也由此而得。

据《互助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庄堡录中,互助县东沟乡只有东沟门庄(姚麻村)、东沟大庄、窝洛善庄、尼茫捻线庄四个村子,可见洛少村是东沟最早的村庄之一。在我们的走访中,村民们都一致认为:“乔家是洛少村的占根”,而所谓的“占根”就是最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关于洛少村乔姓的形成,多年研究土族习俗的乔志良老师有着这样的见解:应该是在元末明初时期。元末,蒙古军民为躲避明军的追杀,开始隐姓埋名,蒙古古老的姓氏乞颜氏也不例外,现今,蒙古族和土族的祁姓皆由“乞颜”音近而得,乔姓也是“乞颜”音近姓氏之一。而在洛少村,乔氏自称为“蒙古勒”人。因此,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在洛少村,有着乔氏源于东山乔家庄一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乔吉沟和洛少村的乔姓人数,已经远远多于东山乔家庄,并覆盖到了周边的村落。

洛少村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从村子对面的欠巴垭壑远远望去,洛少沟宛如一位老人盘腿端坐。高高的“萨朗”山犹如身子,“萨朗索格多山”犹如头颅,而“鲜姜达列托罗盖”(团城)、“哈喇喇嘛胡旭”(宁玛派高僧修行处)犹如左右两腿盘坐,整个山沟没有一处破裂的垭壑。洛少沟阳面山岭被称作“满达”,夏季野花盛开;阴面山岭被叫做“强都乌拉”,好似鹏鸟降落。

深山“古堡”年先村

在与洛少村仅一岭之隔的深山之中,隐藏着另一座古老的神秘村庄——年先村。虽仅一岭之隔,但它却与洛少村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

年先,当地人称之为“叶森郭勒”,土族语言“叶森郭勒”意为有九条水沟的地方。细数被大山层层包围的年先村沟壑,其实远不止九条,而当地人所谓的九条沟也仅限于村庄内部较大的沟壑。与我们在海东其他山区所看到的沟壑不同的是,年先村的这九条沟的地形排布特别有规律,并且由于每条沟内都有泉眼的分布,因此每条沟内都形成了丰盛的水草滩,每条沟的垂直高度最少在100米以上。

如果鸟瞰年先村,可以发现它的沟壑呈鱼骨状。位于村庄最中部自东向西流淌贯穿整个村庄的“叶森郭勒”是鱼主干骨,村庄最东部的“古公郭勒”是构成鱼头骨的沟壑,最西边自北向南流淌的“隆希郭勒”和自南向北流淌的“希格郭勒”则是鱼尾骨的构成,而自北向南流淌的“尼茫沟”“胡都郭勒”“卜浪图郭勒”与自北向南流淌的“吉玛图郭勒”“窝郭勒”和“马永郭勒”为鱼主干骨两侧的腹肋骨。

之所以说年先村的地理位置独特,是因为它与周围的村庄仅一山之隔。而恰巧也是这一山之隔,注定了它在历史上独特的战略意义。

从乔志良以往的研究可以推断,年先村的形成多与格日利特有关。在互助县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是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索卜滩,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格日利特在其驻扎的索卜滩村周围,选取易守难攻的防御之地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作为一个将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军事才能之一。因此,格日利特便派军师查看其周围符合防御之地,而军师走到“叶森郭勒”时,恰好手中所捻的羊毛线也刚好完成,因此,村庄也称为捻线庄,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常年获得先进而被称为年先村。

格日利特看该地地形山脉呈“回”字形,攻可出西部尼茫口至今东沟乡政府所在地,退可走东部古工岭垭口至索卜滩村,加之沟内丰富的水源和丰盛的水草足以保证驻军的生活所需,是一处理想的驻兵之地,遂派十户长驻兵此地。现今,年先村周围山梁的垭口有“囊卡”“纳卡”(“卡”去哨卡之意)的地名、和古工岭垭口的“车路湾”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东沟馍馍”促振兴

走进村容整洁的昝扎村,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东沟馍馍”操作间,只见十几个妇女一边忙碌地制作各式土族传统馍馍,一边聊着家常,说到开心处,传出阵阵欢笑声。作坊的不锈钢案子上一排排整齐地码放着锟锅、曲连馍馍,好几个大纸箱里是炸好的麻花、馓子、“牛肋把”、盘馓,色泽金黄,香味四溢。

昝扎村村民在起先的摸索经营中尝到了发展文旅产业的甜头。他们立足土族文化传承根底厚、非遗项目多的优势,瞄准城里人对传统馍馍的舌尖情怀,将土族传统馍馍确立为助农增收的重点培育产业,在县城、集镇和村内开设馍馍店铺18家,年销售总额达110余万元。

为深入挖掘东沟民俗文化,乡党委政府找准浓郁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结合点,投资180万元在昝扎村建成集土族传统馍馍制作、销售为一体的馍馍产业基地,指导昝扎村党支部注册福地东沟馍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逐渐把“东沟馍馍”打造成生产加工、企业合作、市场销售、品牌营销的产业模式。

同时,成立福地东沟馍馍产业协会,负责收购全乡非遗传承人、巧手厨娘制作的原生态手工传统焜锅馍馍,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营销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通过政府搭台、能人拉动、群众“唱戏”、媒体助阵的方式,多措并举让“东沟馍馍”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连续举办5届馍馍大赛,在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东沟馍馍”品牌正在向全省覆盖,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130余万元,“巧手厨娘”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馍馍产业已成为东沟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乡党委始终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成立了党建引领馍馍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党支部,大力发展“东沟馍馍”产业,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协会推动、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公司运营”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