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古鄯很“古”

2023-03-15 14:41:4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文/冶廷林 图/龙家良

说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古鄯镇,想说的话题有很多,但最先“映”入我脑海的还是“古”字。

古鄯,真的很“古”。“古”在北古城、烽火台等这些具有历史含义的地名,更“古”留在这儿的传说故事。

古鄯驿:“古”而繁华

古鄯镇位于民和县中南部,东与马营镇、总堡乡接壤,南与满坪镇相连,西靠南大山,北与西沟乡、巴州镇相邻,距县城38公里。民和县境内有八大山梁,古鄯镇就在第四道山梁与第五道山梁之间的黄土塬上,处在湟水河水系的隆治沟上端,西靠拉脊山,东临隆治沟河谷,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民和县最古老的重镇之一。

沿着川官公路缓坡爬行而上,古鄯塬宽阔平坦地呈现在眼前,极目远眺,雄伟的拉脊山横亘于天边,林木苍翠,古鄯镇掩映在平铺的翠绿之中。驱车前行,笔直的公路穿镇而入,远远地就看见一处“秦砖汉瓦”结构的灰色城楼矗立在镇口,走近一看,城楼上雕刻着“古鄯驿”三个苍劲大字。

城东镇口的城楼尽管是近年仿古建筑,但没有因为过于“崭新”而减少它的远古。城楼两边紧靠着的是距今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夯土古城墙。兴修仿古城楼时,为了与古城墙“完美衔接”,将古城墙宽厚的根部挖削齐整,看似一个整体。

古城墙很高,让在城墙脚下的小楼房看上去觉得很矮小。登上古城墙,就会发现古城墙宽阔完整的墙脊上小轿车能行走自如。挖削古城墙的人员告诉我,城墙夯筑碾压密实,似铁铸一般坚硬。登临城楼,放远望去,川官公路穿镇而去,淹没在目尽的地方。

古鄯是民和八镇之一。何为“古”?何为“鄯”?“古”为年代久远,源远流长;“鄯”为汉昭帝元凤将“楼兰”改为“鄯善”,《说文解字》注:“元凤四年,傅介子诛其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是则此时初制鄯字也。”时经170多年之后,汉和帝时,现在的古鄯以北建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68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1930年4月1日民和建县,县政府设在川口李土司衙门。同年12月,民和县政府迁往古鄯。1933年12月,因兰州和西宁城市群、经济带、主干道等原因,民和县政府从古鄯迁回上川口。1950年设为古鄯乡,1958年改为古鄯公社,1984年又改为古鄯镇,2001年撤乡并镇,将比邻的柴沟乡并入古鄯镇。

古鄯是民和七大千亩以上的黄土塬之一,也是重要的军事古镇之一,更是古时西宁卫七个驿站之一。从这些“之一”中不难看出,古鄯从建置、地理、军事、历史等方面来看,不仅在民和县有着举足轻重的“存在感”,还在海东有着不可或缺的“整体感”。

古鄯镇是民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处于县境中心位置,是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大道断绝后,古鄯城成为内地与西域使节往来、僧侣和客商出入的重要通道。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刘元鼎出师吐蕃,都曾经过古鄯。

自唐、宋、元、明、清以来,这座古城的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来往于古鄯的商人驼队将牲畜、皮革、皮毛、食盐、鹿茸、麝香等运往内地,又从内地将丝绸、布匹、茶叶、食糖、农具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运到青海各地。在民和境内,马营和古鄯是民和境内民族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市场,这种商贸活动一直延续,直到现在,马营、古鄯仍然是买卖交易的大集市。后来由于兰州和西宁之间近代交通的蓬勃兴起,古鄯的重要地位才由川口镇逐渐替代,但古鄯厚实的历史底蕴依然熠熠生辉。

近年来,古鄯集镇建设方兴未艾,旧貌换新颜,街坊小楼林立,商铺比比皆是,每逢集日,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物流畅通、绿树成行、繁花闹眼,一派繁荣景象。

北古城:古鄯前身

过去,老人们把古鄯称为“北古城”,其实不然,北古城和古鄯驿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产物。北古城是古鄯城的前身,因面积小,交通不便,北古城逐渐向条件更优越的“古鄯塬”转移而成为现在更为繁华的古鄯镇。当地老百姓把古鄯称为“北古城”也不足为怪。

原民和县文联主席马晓晨在《民和境内的古城遗址》一文中写道:“在古鄯镇北柴沟桦林嘴,现存古城遗址东西长170米,中宽28米,两端宽22米至25米不等,呈椭圆形。原有古城依地形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700米,南北宽80米至110米,现存东北和西南夯土建筑墙。城内曾出土原始社会大量瓦片、泥质灰陶罐、瓮残片和古铜镜。还有柱础和窖藏‘开元通宝’,残币30余千克。据《元和郡县志》、清乾隆《甘肃通志》等资料推测,为唐龙支县古城。”民和县境内的隆治沟、隆治河、隆治乡的“隆治”,就是古“龙支”的谐音。而且古龙支城遗址就在隆治沟的上端,根据史书记载,更蹊跷、更不谋而合的是龙支城遗址与北古城在隆治沟上端“重合”,汉时的龙耆城,唐时的龙支城,就是老百姓所称的“北古城”。

既然“北古城”这个名称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如此根深蒂固,就必定有令人称道的“大故事”。从众多的“北古城”故事里挑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金戈铁马、兵戎相见的古战场。相传宋代中叶,古鄯国拥有“珍珠烈火旗”和“日月骕骦马”等稀世之宝。宋王闻知后,便派武功高深、面目俊秀的大将狄青盗宝。由于情报有误,狄青误认为宝马在唐阴国,故招赘于唐阴国丹阳公主,当了驸马。后知其宝马在古鄯国时他弃丹阳公主而入赘古鄯国双阳公主,终于盗宝成功,回到中原京城,宋王大喜,厚赏狄青。然而把祸根埋在古鄯国的双阳公主和唐阴国的丹阳公主之间,古鄯国双阳公主怀疑狄青帮唐阴国骗取宝马,而唐阴国丹阳公主怀恨双阳公主夺其所爱,诱去狄青,恼羞成怒,遂发兵攻打古鄯国。于是,在古鄯国烈虎岭前,两军交战,双阳公主和丹阳公主酣战厮杀,最终两公主战死疆场,两国大乱,两国将士执意报仇雪恨,更加惨烈的战事一触即发。宋王探知两国军情,急命杨宗保西征平乱,结果古鄯和唐阴两国相继灭亡,并入中原体制。

狄青在古鄯国时,与民同心同德,经常到田间传播中原文化,传授农耕技术,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北古城给狄青塑像,修建了狄青寺。

时间能改变一个世界,也能建立一个世界。过去保家卫国的理念是险峻为上,后来是交通为上,所以,过去的龙支城、北古城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逐渐向面积更大,交通更方便,生活更富裕的古鄯塬转移。放弃了北古城,淡忘了狄青,只留下久远的回忆。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68年)设西宁卫古鄯驿,“驿”就是“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所以,古鄯被称为重要的军事古镇。到明朝时,古鄯基本上替代了繁华多年的“北古城”。

烽火台:古道地标

说起烽火台,就得说说烽火台的历史。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烽火台起源于商周时期,“一笑失江山”的故事就是烽火台的见证。

民和境内的明长城烽火台遍及川口镇、古鄯镇、官亭镇、甘沟乡、巴州镇、转导乡、大庄乡、松树乡、满坪镇9个乡镇。烽火台的布局,均位于黄河北岸交通线两侧的山头之上,构成了两条东西并列、南北走向的烽燧线:黄河北岸烽燧东线、黄河北岸烽燧西线。综合来看,民和境内的烽火台基本上沿着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两边的岭峁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彼此呼应。伫立于岁月风沙中的烽火台是商贸古道的地标,它们不仅是军事设施,也是保护商队的安全碉堡,补充给养的驿站。经过几百年的日出日落,目睹多少烽火狼烟,聆听往来商队驼铃的烽火台,就像一部没有文字的史册,尽管风吹雨打、面目沧桑,但它们残缺的“躯体”记录着民和历史的风云变幻。

烽火台占据了最突出峰峦的制高点。登临古鄯镇张家湾岭上的马家山烽火台(今属马家山一带,故称为“马家山烽火台”,据《西镇志》为“红崖山墩”,《秦边罕略》为“分水岭墩”)极目四顾,重峦叠嶂、一望无际,入眼高点多为烽火台,细细推敲,不难看出,左右参照,首尾呼应。惊叹没有现代测量技术的建墩者把民和山川看作一个极度缩小的“棋盘”,尽收眼底,做出精准的选址,建造了一个畅通无阻的烟火通讯网。

马家山烽火台属于民和境内的“明长城”系列,修筑在民和由北向南第五道山梁上,该山梁是民和境内黄河和湟水两个流域的分水岭。由此可见,马家山烽火台是南北相望的关键烽火台,扮演着连接南北,互通东西重要角色,在古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临空俯视,可见中间圆形的墩台,四周被围墙包围,四边形的围墙西宽东窄似梯形,墩台和围墙都由黄土夯成。东面围墙保存较为完好,其余围墙已成残垣断壁,见证年代久远,历史沧桑。四周依地形开垦之梯田上下连成无数阶级,又如登“塔”之阶梯,由下而上,不断上升,“塔(烽火台)”之巅,大有“高耸入云”之感。俯瞰南北峡谷深不见底,平视峰峦并肩而立,山梁相互而拥,马家山烽火台并不孤独。

烽火台见证了古代“通讯”的历史,而马家山则凸显了民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