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之乡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2018-10-08 10:10:37 来源:海东时报 手机看报 收藏本文


螭鼓舞

藏族砌墙技艺被运用到藏式建筑上

全民动员防汛抗灾


民间艺人韩占祥给下一代传承人传授撒拉族民歌

 

□时报记者 张永黎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

这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佛教界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藏学家喜饶嘉措出生的地方。

这里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故乡。

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

这里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故事。

这些故事盛开在黄河谷地,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分外娇艳。

民间团结文化 源远流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撒拉族和藏族是两大主体民族,南片山区四个乡是藏族聚居区,北片沿黄五个乡镇是撒拉族聚居区。自从800年前撒拉族先祖迁入这片神奇的地域后,原住民藏族和迁入者撒拉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开发建设着这片黄河臂弯中的美丽家园。

在长期的守望相助中,两个民族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许乎”(撒拉语为“达尼西”)文化。“许乎”,藏语为朋友、世交之意。一个撒拉人和一个藏族人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交往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转而形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友谊。沿黄地带的撒拉族朋友需要牛羊皮毛等,就要找到自己在山区的“许乎”;山区的藏族朋友需要茶叶盐巴等,就要找交通相对方便的撒拉族朋友帮忙。每逢对方民族的重大节日,双方都要互相走动致意……这种友谊往来可以绵延至两个家族的三代四代甚至更长久,时至今日,这种独特的“许乎”文化仍然在循化民间广为传承。每到农闲季节,藏族村庄和撒拉族村庄之间的篮球友谊赛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比赛间隙,“许乎”之间的交流也在继续,携手共进的梦想也在继续……

这种友谊,还体现在宗教崇拜中。在公伯峡区有座藏族民众世代崇拜的神山叫“阿尼夏吾”,撒拉族迁入后将一拱拜建在神山上。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并未排斥这个伊斯兰教圣地,两个民族在同一地点共同供奉着各自的圣地,延续着各自的文化和共同的友谊。时至今日,奄古录拱拜(即阿尼夏吾)不仅是藏撒两个民族共同的圣地,也成为两个民族团结共荣的象征。由于有了这种团结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循化的撒拉族和藏族两大主体民族之间从未产生过大的矛盾纠纷。

一代宗师引领团结风尚

循化是十世班禅和喜饶嘉措两位大师的故乡。两位大师毕其一生在追求爱国爱教和各民族团结繁荣的伟大事业,在循化各族群众中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

解放前夕,喜饶嘉措大师利用自己在藏区的崇高威望,成功说服青南和甘南藏区部分部落归顺中央政府,为祖国统一、各民族和睦相处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放后,他在担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期间,又为各民族的和谐共荣、团结进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将团结进步的种子广泛撒播于各族群众心间。

十世班禅大师的一生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追求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生。大师每次回到家乡,都要探访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寺,向各族群众宣扬爱国爱教、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思想。

街子清真寺珍藏着一部珍贵的《古兰经》,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三部手抄本《古兰经》之一,不仅是撒拉族群众心中的圣物,也是伊斯兰世界的圣物。文革期间,这部手抄经流落到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撒拉族信教群众多次迎请对经回归故里未果。班禅大师得知后,亲自协调,终使《古兰经》回到了街子清真寺。迎回《古兰经》那日,整个街子万人空巷,撒拉族老人们眼含热泪,感念大师的恩德。从此,藏撒两族一家人的理念深植于各族群众心中,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也在黄河两岸开花结果,繁衍生息……

各族人民传承红军精神

记者在循化县红光上村采访时,很多村民说:“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红光上村;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撒拉人的幸福生活……”

1939年,西路红军与循化县撒拉族群众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交往经历。被俘的400名西路红军战士在红光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开垦造渠建房,引来撒拉族群众,并修建了全国唯一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与撒拉族群众建成革命友谊,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1949年,撒拉族群众在红光村用牛皮筏子帮助解放军渡过黄河。

201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红光山村先后投入2800余万元建成了西路红军纪念馆、红光清真寺、红军小学、红色广场、红色农家院、超市、水磨坊等。并以“三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征集红色故事、编排红军歌舞、保护革命遗迹等活动。红光上村“两委”班子始终将传承红军的团结互助精神、坚守团结拼搏共同信念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定期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讲微党课、讲红色故事等内容的“固定党日”活动,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真情服务群众、感化群众,以民族团结为纽带,坚守红军精神为动力,共同建设革命精神世代相传的红色家园。红光上村先后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省委宣传部、海东市委等单位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2014年以来,红光上村承接省、市、县参训学员达9.2万人,其中集中培训2014场次5.8万余人次。2016年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被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青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村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国定贫困县摘了“贫困帽”

2013年以来,循化县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年均达到75%,发展成就惠及各族群众。建成2.4万户农村“两房”、5232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和650户游牧民安居工程,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教育事业“1+9+3”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中小学布局得到持续优化和调整,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教育和特色职业教育实现了同步发展和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先住院后结算、分级诊疗等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完成了村级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大力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干部的81%,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占全县干部的86%。不断强化对宗教界和党外人士的培训教育,每年用于培训的经费达60万元。

2013年以来,循化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咬定“两不愁、三保障”和“两个确保”目标,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2014年至2017年,统筹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扶贫开发项目,共有5396户21822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17年底,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8%。对照2017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的指标,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认为循化县已经达到贫困县摘帽条件。2018年7月,循化县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至此,这个黄河岸边的民族县摆脱了贫困这个梦魇。

三兰巴海的“华丽转身”

三兰巴海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村内有远近闻名的骆驼泉、撒拉族街子清真大寺和撒拉族民俗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是全市首批“最美乡村”之一。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10万元,其中旅游餐饮服务收入达到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高于全县人均收入。

32岁的马永德是众多撒拉人家农家院的一员,早在十几年前,他和村里的运输大军一起往返于西藏和成都跑运输。马永德感慨说,那时候风餐露宿是常事,常年不在家,老人孩子都由妻子照顾。青藏铁路修通后,马永德和同村的运输大军撤了回来。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是摆在全村搞运输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2007年,循化县旅游迎来了新的突破,农家院开始兴起。马永德和村里人商量,开始用跑运输赚来的钱开办农家院。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马永德有着全村规模最大的农家院,只有32岁的他大手笔投资1100多万元扩建了三家农家院。

随着循化旅游的不断发展,许多循化特产走出了循化,村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外出务工的人少了,在家门口创业的多了。我们这个村是诚信村,村民只要贷款,银行都会受理。”马永德感慨道。

据街子镇副镇长马万明介绍,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活动中,三兰巴海村不断壮大以“农家乐”为主体的“撒拉人家”餐饮品牌,积极打造集民俗、餐饮、文化为一体的撒拉族旅游文化名村。同时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日常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努力形成村与村、社与社、邻里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和睦相处的民族大团结浓厚氛围。

精品赛事带来新机遇

6月22日至24日,第十四届中国·青海(循化)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鸣枪开赛,随之也点燃和释放着这座宁静小城全部的热情。

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在循化连续举办,让循化县借体育扬帆,接轨国际,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都有着重要和明显的助推作用。

数据显示,2017年循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3亿元,旅游人数和收入比2005年翻了几番。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变化,它折射着循化不再是那座积石山下闭塞的小县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循化、走近循化、了解循化,让这里充满生机和发展的机遇,对外姿态更加开放和自信。

除了抢渡赛,循化县还积极承办环湖赛、国际男篮邀请赛等大型赛事,这些精品赛事的引进为循化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据了解,近几年,循化县实施了一大批旨在加快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四化”工程,风景园林化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宾馆、餐饮、购物、娱乐等接待、服务设施日臻完善,让循化聚拢了人气、商气、财气。同时,孟达天池、骆驼泉、文都大寺、班禅故里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功能有了大幅度提升,波浪滩、撒拉水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多点开花,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初见成效,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循化县县长韩兴斌表示,各项精品赛事已经深深植根于循化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是循化各族人民一年一度集体育、旅游、文化以及各民族和谐进步于一体的盛大节日,倾注了循化各族人民绿色发展、脱贫摘帽、共建小康、民族团结的美好心愿。

向世界亮出循化名片

在海东,伊斯兰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万众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海东伊斯兰服饰的美丽,还因为海东伊斯兰服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龙头地位。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从这里走出的青海伊佳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伊斯兰民族服饰企业,拥有资产3.8亿,员工5300多名。循化生产的孟加拉帽、沙特帽、阿拉伯男女长袍、女士纱巾、阿拉伯挂毯、礼拜毯以及床上用品等走进了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多个国际市场。

“我们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希望能引领穆斯林用品的发展潮流,让我们的撒拉本土衣帽品牌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首选。” 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韩学智说。

“在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伊斯兰国家中,每十顶穆斯林白帽有七顶来自伊佳。”青海伊佳民族服饰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阿乙草自豪地说。

如今伊佳已是亚洲最大的伊斯兰民族服饰用品民营生产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穆斯林民族帽开发生产企业,成为目前中国生产穆斯林用品企业中唯一在中东市场最具竞争力和占领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

暴雨面前筑起爱的长城

7月18日下午,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突降暴雨,并伴有风雹强对流天气,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41毫米,引发近40年不遇的严重洪涝灾害,全县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和财产。循化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与洪灾“搏斗”,组织精干力量,连夜深入抗洪抢险一线,与群众一道救灾减灾、抢修保通和恢复生产。

7月23日中午,循化县白庄镇昌克村一村民被洪水围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被困群众为一老人,四周一片汪洋,水流湍急,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山洪淹没。在消防官兵现场侦查的同时,降雨在不断增大,洪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上涨,被困老人落脚的浅滩随时有可能被汹涌的洪水吞没。

经过现场侦查,消防官兵选择从一处水流相对平缓、落石较少的地点展开救援,利用绳索在被困群众与岸边搭建了一条绳索通道,一名消防战士冒着被随时上涨的洪水吞没的危险,强行到达了老人被困的浅滩上。救援人员将安全吊带穿于被困老人的身上,与岸边救援人员与群众共同将老人通过索道转移到了岸边。经了解,被困老人因担心家中的农作物被洪水冲走,于上午在前往自家田地的过程中被困于河道中央的浅滩上。获救后,这位老人十分感动,几次落泪说不出话来。

7月24日上午,循化县腾翔驾校在西门八公宫苑路段进行清理工作。受7.18洪灾的影响,循化县城各主要路段普遍存在积水现象,道路淤积大量泥沙、枯枝败叶及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车辆和行人通行。腾翔驾校出动20余名工作人员、洒水车一辆,铲运淤泥、疏通管道、清理街区,并为环卫工人送去了水和消暑食品。同时,腾翔驾校工作人员积极自发组织募捐活动,共筹得资金5000元用于救灾。

7月26日中午,青海省艾麦尔餐饮管理公司、循化艾麦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邀请了环卫工人免费吃午餐,艾麦尔董事长何文清表示,暴雨袭击循化后,环卫工人在一线清理满城的淤泥,让大街小巷恢复到原有的模样,他们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请他们吃顿午餐是应该的。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顿午饭,但希望能够给环卫工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做慈善不图回报,最大的回报就是心灵得到了满足。”艾麦尔牛肉面馆的老板说。爱心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民族的凝聚力更是一道能抗击任何灾难的长城。

灾难面前,各族干部感动着每一位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干部冲锋在前的风采,展现了心系人民的宝贵品质,在他们的带领下,群众们也自觉展开自救、互助。

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通村道路,一幢幢宽敞明亮的现代住宅,一片片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如今,循化县各民族产业竞相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面貌显著改善、收入快速增长,民族和谐关系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