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生病了,切忌自我诊断盲目用药

2021-06-16 10:34:3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马正艳

“前段时间,我突然感到胸闷,胃胀恶心,加之体重突然增加、下巴冒出很多痘痘,于是就通过上网查询,以为是胃火太旺导致不适,就到药店买了些治疗胃病、去胃火的药。没想到,吃了两个星期的药,却没有一点效果,反倒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了。”近日,家住海东市平安区的马女士因身体不适到青海省中医院检查,被告知是痰湿瘀滞、内分泌失调引发上述不适症状。

近年来,随着全民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公众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等网络工具,热衷于对自身一些小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引发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

自我诊断不可取

马女士说,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接触电脑,也会浏览一些健康网站,多年前由于眼睛干涩肿胀,她从一个健康网站了解到一些缓解的方法,并购买了一瓶眼药水,冷敷了几次,滴了几天眼药水后眼睛不适的症状有了明显缓解。

从那以后,马女士一有不适症状,就喜欢在网上查询病情,有些病情通过搜索买药,还挺好使的,没想到这次大意了。马女士表示,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症状越来越严重了,只好去医院检查。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副主任医师柳晓峰初步诊断为痰湿瘀滞、内分泌失调。

“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出现某些躯体化症状,如胸闷、心烦、长痘痘、无力、抵抗力差等,均认为是内分泌失凋。通常激素统领机体全身,任何一种激素出现问题,患者都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部分内分泌紊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还会出现睡眠不佳等一些不适症状,具体因人而异。”医生表示,上网自己“看病”,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建议使用。

由于症状较为复杂,且发病时间过长,医生先给马女士开了一些中成药,后期还要再做几次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对症下药。“以后真不能自己上网‘看 病’了,这次也算是是一个教训。”马女士说。

医生表示,每个人体质不同,相同的病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症状,只根据上网查询的结果简单地下结论是冒险之举,应该尽早选择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医生指导是关键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就诊患者,了解到很多人都有自我诊断的经历,也喜欢盲目购买一些药品、保健品,还喜欢私自搭配药物服用。家住西宁市的段女士就是一位热衷于自我诊断的“行家里手”。

她告诉记者,她经常会购买一些保健品,比如大豆异黄酮胶囊、排毒养颜胶囊等,还会在家人生病时根据以往经验,为家人搭配一些药物,“指导”家人用药。“我和家里人感冒时,通常会搭配一些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但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我不敢乱吃药,也不敢让家人乱用药。”段女士说,虽然没有出现过问题,但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生病了应该去看医生,对症吃药。

针对这一问题,医生表示,乱服药会因为药物联合作用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的症状,习惯自己买点药服用。也有一部分患者,除了医生开的药外,还会自己购买很多药物,有治糖尿病的,有降血压、血脂的,还有各类保健品。服药不是越多越有效果,对症下药、对症治疗才是治病关键。

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患者想起来吃,或者一个疗程结束后就不再复检,私自停药,使治疗断断续续,造成病情反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针对这个问题,医生表示,患者要信任医生,及时告知不适症状,要与医生主动沟通,医生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并指导用药。切忌盲目用药、停药,这样会被动造成治疗中断,治疗不彻底,甚至耽误病情。老年患者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关键。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医生建议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