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高店镇整治“六乱”靓了乡村

2019-04-08 10:19:09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金显花 通讯员 田啟娟 摄影报道

清洁房前屋后、拆除乱搭乱建、美化道路环境……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乐都区高店镇干部群众齐动手,他们头顶草帽、挥汗如雨,忙着清理垃圾和杂草,美化村庄集镇环境,使全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党建+”助人居环境提升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高店镇党委结合实际,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四个扎扎实实”为契机,开展“党建+”工作模式,助力全镇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高店镇通过“党建+宣传动员”,镇党委结合各党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与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的宣传力度。采用微信工作宣传群、信息简报、手机短信推送、村内广播、手绘墙体画等形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各村群众全力参与提升人居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杨家村党支部利用微信群及时传达党建信息,并在每月1日的固定党日活动中,组织村上党员积极开展卫生清扫;峡口村通过编辑短信、广播宣传人居环境相关信息。

同时,为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工作,高店镇围绕违法违规建筑、生活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污水治理及公路及沿线环境集中治理和农村改路、乡村绿化、增绿治脏和清洁乡村田园等工作进行综合整治。

清洁家园 改善村容村貌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南北两片两个工作小组,分别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负责带队,各包片领导、全体镇村干部和村警为小组成员,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集中力量开展大棚房和环境综合提升整治工作。”高店镇党委书记杜培峰告诉记者,由镇工作小组全方位排查,发现问题当场指定专人负责、确定整治方式和期限,确保了整治工作抓出实效。

在此基础上,该镇制定了《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文件,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奖惩标准等,实行日督导、日通报制度,定期对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进行现场指导,督察检查及时跟进。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选好工作载体,加大资金投入,集中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容村貌、组容组貌、户容户貌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村庄环境整洁了,我们出来去广场晒太阳都感觉清爽了,老百姓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河滩寨村老党员文海祥说。湾子村党支部书记白宝硕也表示,老百姓的耕地就要姓农,祖祖辈辈依靠这片土地生存,我们要坚决维护耕地用途,自觉整治我们生活的家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参与。目前,该镇绝大多数村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村民须到指定地点投放垃圾,并对自家门前卫生实行“三包”等,基本实现了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

此外,该镇坚持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作乡镇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加强督导,全镇通报,对工作开展扎实有力、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全镇通报批评;对在上级督查、考核、调研中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截至目前,高店镇已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12980人(次)、出动各类机械2140台(次),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清理工作。拆除大棚房21处,拆除面积达2.26万平方米,完成率达95.5%;清除杂物、柴草、垃圾15800立方米;拆除乱搭乱建的彩钢房3800平方米,户外猪圈、厕所等1197处,破旧房屋630间;清除残垣断壁2760米,恢复耕地22.67亩,村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绘就美景 扮靓美丽乡村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评选环保示范户,培训环保明白人,以点带面,掀起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热潮,积极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杜培峰说。

杜培峰表示,为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高店镇将按照“先集中再分散,先沿线再两边,先示范再铺开”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统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探索和完善日常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确保各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能够持久稳定运行。

在打击土地违法行为方面,将继续加大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清查处理力度,彻底消灭“六乱”和违法占地,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监控管理,合理规划利用,杜绝新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等现象。

此外,在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上做文章,着重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和土地保护利用制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继续大力推广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的运行机制,使保护环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