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他为穷山村引来“活水”

2019-04-16 09:51:19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每个周日的下午,当很多人还沉浸在轻松时光里时,家住西宁市的郑坤却要早早收拾妥当,把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儿子送到父母家,因为第二天一大早,他要和扶贫工作组成员买永明一同赶到离省城180公里远的民和县官亭镇别落村。

周一一大早,像往常一样,郑坤按时出现在了别落村村委会。这一天,县人社和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组织村民们开展挖掘机技能培训,在郑坤看来,这是一个帮助大家掌握技能、拓宽就业门路、增收致富的好机会。

“大家一定要按老师的教程好好学习,掌握了技术,出门在外就可以多挣些钱了!”“郑书记,放心吧,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肯定得把握住。”一阵嘱托过后,几十人的学习队伍跟着培训老师前往场地进行培训。

引来穷山村发展的“活水”

别落村是官亭镇唯一的回族村,也是该镇4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社187户1016人。通往村子的一条山路有12公里长,坡陡弯急,逢雨雪天寸步难行。村里十年九旱,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村民们住房敞亮了、衣食花样多了、产业稳定增收了,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1户摘掉了“穷帽子”,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村民们都知道,变化来自于好政策,来自于倾心为民服务的各级好干部,源自于郑坤的认真和努力。

2018年4月,在省工信厅(省国资委)工作的郑坤接过了上一任书记的接力棒,与处于大山深处的官亭镇别落村结缘,而此时的别落村正处在后续产业的巩固发展阶段。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从镇上到村子,有十几公里的山路,村民们居住也十分分散,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不太现实,靠传统种植业和政府补助也不是长久之计。”从来到别落村那天起,郑坤就在思索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子。

“养些牛、养些羊,再种上些吃的,日子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十年九旱的村子里还能发展啥呀?”这是郑坤最初在村里听过的最多的声音。话虽然不客气,却让郑坤牢牢记在在心里,要想改变村子的发展面貌,只有给村民切切实实带来实惠,带领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

短短几天,郑坤对村情已了如指掌。他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稍有点儿文化的都外出谋生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嬬,但村民们有种养殖的习惯,而且也有些经验。思前想后,郑坤决定,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

说干就干!经向派驻单位汇报后,多方考察并请有关专家论证,基于别落村土壤和海拔等自然特点,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销售前景,郑坤与官亭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尝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黄芪,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我造血”的能力。

“山里的地不好种,老天爷要是不给面子,有时一年下来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何况这样有风险的经济作物呢。”正如郑坤所料,困难还是出现了。于是,有人疑惑,有人观望,甚至有人不屑。

为了给村民们吃上定心丸,郑坤积极对接派驻帮扶单位,帮助村民解决了15吨的化肥和20公顷的黄芪苗木,并且对每户种植户补助了1000元的补助金,共投入黄芪种苗、种植补助金40余万元。更让村民们感到踏实的是,郑坤还与中药材加工企业合作联系,解决了销路问题。

就这样,一切后顾之忧在郑坤的努力下一一化解。黄芪成为了别落村名副其实的“订单农业”。

2018年种植季,十年九旱的别落山上300亩的田间竟破天荒地出现了黄芪这个“稀罕物”。别落村64户农户种上了黄芪,其中5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11月,正是黄芪收获的季节,别落村举办的黄芪种植成果评比活动吸引了全镇人的目光,村民马塔亥参赛的一根1.8米长的黄芪荣获“黄芪大王”的殊荣,马塔亥获得了帮扶单位1000元奖金。同时,帮扶单位还对黄芪品相优秀的其他种植户也进行了奖励。

黄芪的成功种植,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郑坤也如释重负。从此,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书记,今年如果种柴胡,我来带头种。”马国峰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去年带头种了13亩黄芪,虽然连续的暴雨天气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了收入,但是,马国峰在种植的过程中仍然看到了种植黄芪的广阔前景。听说郑坤在今年还有调整产业结构的想法,马国峰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扶智+扶志”让农民有奔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郑坤深知“志”和“智”对于山区百姓的意义。产业扶贫之外,郑坤有着更多思量:有了稳定产业之后,如何能让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呢?重视教育是郑坤首先想到的问题。

马国林老人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随后儿媳改嫁,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跟着马国林和老伴儿相依为命。前些日子,老人的孙女时不时地腹痛,辗转多家医院也未能查出病因。

谈起马国林家的情况,郑坤的眼中写着忧虑。对于同样为人父的他来说,那是“一种身心共鸣的疼”。

“老人家,孩子的学是一定要上的。”每次去老人家里,这是郑坤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郑坤说,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联系省城的专家,为孩子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让孩子安心上学。

一年多来,郑坤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别落村教学点捐赠书包、画笔等各项学习用具51套,价值1万余元。郑坤说,他想用这种方式,给予山里的孩子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更好地完成学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今年50岁的马尕西木一家一直让郑坤放心不下。马尕西木的妻子被疾病折磨得无法正常生活,依靠马尕西木的照顾艰难度日。郑坤深知这家人的不易。他常常深入马尕西木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如今,马尕西木在家养起了牛和鸡,日子越来越有了盼头。

由于地处大山,且村子是纯回族村,高价的彩礼一直是村民们头疼的问题,郑坤利用主麻日深入寺院,通过“讲习所”为村民们大力宣讲移风易俗。郑坤说,只有从思想上改变,才能从行动和行为上改变。

乡亲们离好日子越来越近

省城的机关,离乡村有多远?省城的干部,离群众有多远?郑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

从村支部书记马吉林、村委会主任冶玉贤,再到村民马沙巴尼,提起“第一书记”郑坤,回想今昔巨变,他们眼含泪光。

无“业”不兴,无“业”不富。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省工信厅(省国资委)和驻村工作队,找“贫”根、寻“困”源,为群众想办法、出实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村委会主任冶玉贤说,村里人有的相互都有不熟悉的,但是郑坤驻村以来,下得来、蹲得住、摸得清,这家门里进,那家门里出,成了村民无话不说的知心人,也与村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让这个大山深处的穷地方变了样,给乡亲们带来了致富的“活水”和希望。

翻过一山又一山,踏平坎坷成大道。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静谧的别落村,第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村里人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郑坤最大的欣慰,但当夜深人静时,对家人的亏欠也只有郑坤自己能明白。

郑坤说,他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更多乡亲们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别落村实现如期脱贫,成为更美丽富裕的山村。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