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李长龙:带头治水找回最美风景

2019-04-17 09:42:43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3月13日,多云,湟水河新盛村段南山寺处河道堤坝修建,枯水期河道内漂浮垃圾。安排村级河长及时组织清理……”

“4月16日,晴,羊官沟鲁大复线桥头东侧垃圾较多,影响环境。安排人员及时清理垃圾,拉运浮土,栽种树苗,加强巡查……”

这是摘自李长龙“护水笔记”中的两段记录,像这样的工作日志,每巡查一次李长龙都要记录在乡(镇)河长巡查记录表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中,“污水”“清理”“整改”是出现的高频词汇。

治水治心 执着守护

2月18日,在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上,青海省对表现突出的10个先进集体、31名先进工作者、34名优秀河(湖)长以及16名优秀河(湖)志愿者予以表彰。李长龙是34名优秀河(湖)长中的其中一位,他是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党委书记,高庙镇总河长。

为了保护当地的河流水质,他几乎每天早上上班前都会沿着河边走走看看,调查沿线的水质污染情况并记录污染源。有时候还亲自到各个污染区蹲点,向附近的村民宣传劝诫。按照他的说法,做这一切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守护一方清流。

乐都区高庙镇辖21个行政村,境内有湟水河干流,湟水河以北一级支流26条、二级支流4条,有骨干坝3条,万亩灌溉渠1条,水源地3个。根据河长制工作要求,设镇总河长、副总河长、责任河长各1名,镇级分段河长8名,村级河长、副河长42名,组建镇级巡察员队伍1支12名,村级巡查队21支148名。

今年是李长龙在高庙镇工作的第6个年头,高庙镇的每一个村子,每一个河道,每一个角落他再也熟悉不过了。“拒绝坏境污染,还绿水青山。水污染了,不单是影响人的健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失去它的光华和魅力。”李长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理想很丰满,可实施起来并不像他预想的那么顺利。

“刚开始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观念都没有什么认识。他们认为靠山吃山就是把山上成材的树木砍来卖钱,靠水吃水就是用河水洗拖把、洗衣服……”高庙镇副镇长、责任河长王泰玉说:“有一次我到卯寨沟,看见一位村民将满满一车垃圾直接倒在河边,我立马上前阻止,并劝告他把倒的垃圾清运干净,放置垃圾箱内。”

反复宣传教育,为提高群众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增强村民的环保、“护水”意识,李长龙和他的班子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悬挂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横幅、并利用微信平台发送生态治理、水源保护、污染治理等环保宣传信息,这些工作是“护水”的基本功课。

令他欣慰的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了李长龙对于“护水”的执着。

河长来了 水变清了

“我们在垃圾堆放点和河道边人员密集的区域安装了14个监控摄像头,张贴了警示标语,防止群众乱倒垃圾、污染河道。在手机上进行实时监测、查看实时情况,这就能很明确地看到在哪里有谁在乱扔垃圾、乱排污水,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理、整改……”李长龙拿着手机边看监控边说。

哪里的垃圾箱满了、哪里河道有白色垃圾、哪条水沟里的淤泥没有清理干净……高庙镇河(湖)长制工作的微信群里大家一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从总河长到副总河长,从责任河长到乡镇级河长,从村级河长到村级副河长,每一个人都尽心尽力,用心呵护着高庙镇的碧水蓝天。王胜元是高庙镇西村的村级河长,每天除了督促大家不要乱扔垃圾、及时清理垃圾,他每天早上还要开着垃圾车清运垃圾,“不知道大家听烦了没,我自己都喊烦了,但是为了让家乡越来越美,我不得不这么做。”王胜元笑着说。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李长龙与他的班子还自筹资金为村里的村级巡查员配备了统一的服装、袖标、常用工具等。高庙镇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包片区域担任该区域内河道、水源地、骨干坝的镇级分段河长,签订三级目标责任书,落实三级河长的职责和管理范围,形成了镇党委牵头抓总、包片领导具体负责、村主要负责人强化管理的镇村联动、齐抓共管的河长制工作机制。

“我们还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乐都区高庙镇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和6项制度,对区域内河道、灌渠等的管护责任进行了细化,详细编制了《“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各巡查队责村域河道的日常巡查和河道内及河道两岸垃圾的清理和乱倒乱排、乱搭乱建等现象的整治,每周巡查2次,并做好巡查记录。”李长龙说。

村庄内道路两侧和河道内及河道沿岸的陈年垃圾不见了,乱搭乱建、乱排乱倒的陋习逐渐有所好转。过去巡河道除了观察水面异样外,还要查看是否有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等,而如今保洁效果好,村民也很自觉。

“斥资治水,村民从原先不理解到如今大加赞叹,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李长龙说。

山清水秀 家园更美

初春时节,从卯寨的山顶眺望,群山环抱下,一片具有乡村田园风情的山水园林区横卧山湾中。其间亭台楼阁林立,小桥流水点点,恰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徐徐展开……脏乱的沿河违章建筑不见了,白色污染越来越少了;昔日淤泥堆积,今日水流潺潺,一条河的凤凰涅槃也见证了人们向往碧水清波的朴素愿望。

家住高庙镇马厂小区的王秀英对于这一切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小区南面的河道里堆满了垃圾,一到夏天气味特别难闻。现在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了,感觉眼前都明亮了许多。记者看到,离马厂小区门口不远处放着两个大型垃圾箱,67岁的贾国福专门负责清理这里的垃圾。

因为河(湖)长制的实施,高庙镇变美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村里的老百姓。过去,河道内垃圾很多,杂草丛生。现在这些脏乱现象少之又少,走在洁美的河道两岸,让人心旷神怡。“河长是我,但功劳是大家的!”李长龙如是说。

“水质改善,源于不懈治水;治水治人心,治水治岸上;河长制就像一棵生命之树,水流到哪里,责任就到哪里……”李长龙常常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自从他担任总河长以来,他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围绕“除臭”“水清”“景美”做文章,把握细节、紧盯过程,对高庙镇辖区的河道、水沟进行反复巡查,进一步治理。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水生态,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谈起这些年“护水”的感悟,李长龙感慨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回归到山清水秀的自然状态,河(湖)长制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发动当地老百姓来监管河段水质,配合政府具体整治,同时对当地群众进行环保理念教育,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治理行列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安排,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守护青山绿水。”

李长龙只是众多河长的缩影,望着潺潺流动的湟水河,巡查员们工作的背影显得如此亲切、可爱,是他们呵护着湟水河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碧波荡漾。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