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石峡清风徐来杏花香

——海东市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2019-04-25 10:46:2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周海新 李玉娇 金显花 摄影报道

东出西宁,必定绕不开小峡,它与大峡、老鸦峡并称青海的“三峡”,是青藏咽喉中的咽喉。

这里,两山夹着湟水河,王家庄村就“挂”在南岸的半坡,还被109国道分成两半,是一个十足的川水小村。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村民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享受着社会主义红利,搞运输、贩奇石、护生态,过着幸福日子,也改变着村容村貌。

然而,2018年,王家庄村彻底换了“容颜”—村庄西片区163户旧房被拆迁后,变成了一片以杏树、金叶榆为主的生态景观带。住楼房、搞产业、添绿色,一幅唯美的生态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王家庄有三座桥

“石峡新开武定关,东西流水南北山。行人莫道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在还。”王家庄村所在的小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石峡。据史书记载,石峡,汉代又称隍峡,唐时又称漆峡,宋时为绥远关,始俗称小峡。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险峻之地。山势陡峭,东西难行;湟水阻隔,南北不通;这里也是景色奇异优美的地方,河水缓缓,杨柳依依,山花烂漫,石壁峻峭。同时,受峡谷地理位置的影响,即便是夏日炎炎,站在这里仍会觉得凉风习习。

这里有三座桥,分别见证着不同时期的王家庄,正如花儿唱词:“进去个小峡着清风刮,崖上的路,它修着当峡里了;湟水岸边的好人家,致富的桥,搭着个太阳上了……”

清乾隆年间,这里的一座木桥被洪水冲垮后,西宁道杨应琚同西宁知府沈予绩监修建了石桥,但还是屡遭洪水侵袭。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为了方便河南岸小峡群众及西宁与河北岸哈拉直沟一带群众的出行,在这里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曲拱大桥。王家庄与其他小村一样,不起眼,只不过多进了几次路人的眼。

后来,全省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又在曲拱大桥的西侧,修建了一座现代梁式大桥,成为这里南北交通的主要桥梁,王家庄村脱颖而出,河湟奇石声名鹊起。“这个桥虽然样子没有老桥好看,但是走的车多,很热闹!”47岁的村民马为明指着远处的桥说。

2018年,民小路建成通车一年,飞跨京藏高速、兰青铁路、湟水河的控制性大桥,东望其余两座桥,成为小峡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大桥。王家庄村被拆迁绿化,彻底换了“容颜”。“这三座桥见证了三个时代王家庄及青海的发展,也算是活化石吧!”马为明说道。


 


生活环境年年变

两年前,路过王家庄村,路边奇石市场生机蓬勃,错落有致的小楼依山沿河而建,农村气息极重。

自2013年起,党政军企共建、新农村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推动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扎堆”王家庄村,让这个地处西宁与海东两大城市中间的小村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小康路。村民马小林回忆说,那几年里,土房变楼房、修建文化活动广场、翻新围墙大门、加设坡面屋顶、修建人行小道、植树种花……家里村里的变化那叫一个翻天覆地。

在新农村建设的潜移默化中,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王家庄村正朝着“新型生态农村社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王家庄村是西宁进入海东的第一村,生态建设、门户形象非常重要。同时,随着海东河湟新区的批准设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及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8年3月,海东斥资1.5亿元实施王家庄西片区163户群众整体拆迁生态建设工程,10月完成拆迁,开始了平整土地、造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工程。

“虽然依恋家园,但想到要过城里人的生活,大家还是愿意被拆迁的,现在我们都住上楼房了!”王家庄村村委会主任马德仓表示,王家庄村9户贫困户已于前年脱贫,80%的群众都有汽车,日子早已达到小康水平。拆迁后,大家都在西宁、平安和高铁新区购买了楼房,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看到家园杏花飘香,很欣慰。

“我们村里的回族和汉族关系很好,好多人买房时依然想与自己的邻居继续做邻居,所以大家就团购买房了……”村民马小林用群众购房一事阐述着村里民族团结的故事。


 


百亩杏园安了家

去年11月,海东市林草局工作人员刘治龙带着任务,来到王家庄村拆迁区域,和同事们打响了冬日景观绿化的攻坚战,开始实施投资1000万元、面积为335亩的造林绿化工程。

4月18日,记者跟随刘治龙来到王家庄村,虽然金叶榆还未黄,但新栽植的山杏已是烂漫无比,开满了整个湟水河南岸。远处半山腰,一群工人正在挥锹培土,几台挖掘机轰鸣作业。这里每天平均有百余人在植树造林,以平均每天0.7公顷的种植速度,改变着小峡口的面貌。河北岸,互助县投资500万元的200亩绿化工程也正在加紧实施。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百余户人家的村庄变成了一片杏树林。”对于年轻的林业人员刘治龙来讲,让一个百余户村庄搬迁后搞高标准生态绿化,让他惊讶不已。他也表示,林草部门将与施工单位一起加大造林管护力度,确保三年后活一片、成一片。

市林草局工作人员李翠翠说,截至目前这里已经清运建筑垃圾2.9万立方米、客土回填8.7万立方米、栽植山杏2.8万株、金叶榆1.8万株,技术人员还进行了防病虫害刷漆、浇灌、察验等工作。

“现在杏花飘香,树林成片,没想到我的家变成了公园!”马为明拾掇着十年前在自家后院种下的一棵榆树感叹道。

小峡镇政府副镇长谢占全表示,以后这里可以依托杏林,打造一些生态景观,为湟水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再添贡献。


 


奇石进了石材城

由于王家庄矿山资源丰富且临近西宁,广阔的运输行业和用工市场为这里的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积累起再次创业的资本。

1998年和1999年对王家庄村的村民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两年。许多群众把营生从耕种薄田和发展运输陆续转移到采集奇石、售贩河湟奇石上来。当时,王家庄村几乎家家小楼门前都有河湟奇石的陈列处,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河湟奇石。

据马为明介绍,一些村民自从发现石头能赚钱后,便开始收集河湟奇石引来省内外奇石爱好者和石商前来收购。后来,在县、乡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河湟奇石文化市场,把奇石作为创收的商品推向了市场,部分奇石精品开始流向了省外,河湟奇石的名声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经营奇石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又营造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的文化建设。“我们这里的一些奇石大户们赚得好,每年至少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最好的一块石头在北京卖出36万元的高价……”马为明作为奇石协会会员自豪地说。

时过境迁,随着王家庄的拆迁绿化,村民们纷纷将河湟奇石搬迁到了河北岸的北山石材城,走上了正规化、集约化的售卖发展之路。

当问起地方变了生意是否会受影响时,马为明摇摇头说,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快手、抖音、微信就是我们做买卖最好的宣传渠道,搬到石材城的商铺中,交通方便、整洁集中,生意会越来越好。

湟水南,古道边。石峡清风劲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搬迁安置原址做绿化修复生态是转型发展的途径、是保持湟水河水质的关键所在,杏花飘香远胜于旧砖残瓦!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