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李晶:八年公益路温暖一群人

2019-06-03 11:09:09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金显花 通讯员 白林娟 摄影报道

她叫李晶,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出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朴实善良的农民,家庭的拮据使她从小对“贫穷”有着深刻的理解。

10岁的时候,李晶得到“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的爱心资助,从此,一颗“爱”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如今,这位曾经受助的寒门学子已成为一名“爱心天使”,怀着感恩之心在公益道路上前行了八年,那颗“爱”的种子也已长成参天大树。今年,她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和第21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前不久,还被青海省推荐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之一。


学习中的李晶

玉树之行浇灌爱的种子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撼动了全国。同年11月份,李晶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玉树灾区。那一年,她23岁。

一年365天,也许对常人来说可能一晃而过,但对于李晶来说,在玉树的这一年成为了她一生最宝贵的回忆,也成为了她人生路上的转折,这一年的时光让她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玉树的日子里,我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些孤残老人,虽然政府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关怀,但他们的子女大多是外出务工或者已经去世,他们眼中时常闪现孤独,需要心理和精神上的陪伴,那种眼神至今让我难忘。”说话间,这位善良的80后姑娘眼眶湿润了。

善良的人往往就是这样,不会以地区、民族、年龄来选择倾注感情或给予关爱的对象。玉树和民和相距千里,但是很多老人的生活现状却很相似。从玉树回到民和后,李晶开始在民和县的山区开展调查和助老活动。

“老龄化问题单凭一次活动和一个公益项目并不能有效解决,需要一个专业实体可持续地发挥作用。”作为80后女孩,李晶在思想上较同龄人更加成熟,她深知自己的公益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2012年底,李晶和自己的公益伙伴们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民和县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公寓自开办以来,先后收住贫困孤寡老人40余人,免费收住贫困孤残、无家可归老人9人。

随着机构的成立,李晶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至,资金、人员、老人健康状况……一个个问题摆在了李晶的面前。从小就有着不服输的性格,干事情也有一股子韧劲,一个个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大麻烦的问题,在李晶的那里却被一一解决。

“那段日子常常让我焦虑,很多个夜晚辗转难眠,但是我信奉一句话‘选择我所爱的,爱我所选择的’,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去,并且一定要做好。”李晶说。为了提供更加专业化、可持续的服务和援助,使受助群体真正受益,2015年,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李晶在民和县永平老年公寓的基础上开办了集专业服务、公益援助、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建立这个平台,帮助偏远山区贫困留守、孤残、失独等困境老人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类社会问题,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李晶说。


帮老人擦拭双手

孤残老人是心底的牵挂

靠单方面的援助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若能激发内生动力,产生持续性的收入,很多难题将会迎刃而解。想到这里,李晶开始创新实践农村老人“以农养老”的养老模式。

青海东方蜜蜂属于中华蜜蜂的一种,民和县的东方蜜蜂又是一个单独的类群,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是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给农作物授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晶从民和县养蜂协会了解到青海东方蜜蜂的情况,“养蜜蜂只要环境允许,在家门口就可以做,而且只要是身体健康的老人都可以做,一来保护了青海东方蜜蜂,二来老人们还能有持续性收入。”想到这里,李晶便兴奋了起来。于是,她多方筹集资金试点实施“夕阳下的甜蜜·幸福的晚年——孤残老人拯救青海东方蜜蜂”公益项目,挖掘筛选了民和县7个乡镇的39名贫困留守和孤寡老人通过项目扶持获得了养殖技术、设备、包装技术等,同时通过电商等渠道帮助老人销售产品,让老人们获得了可持续的经济收入。如今,每位受益老人平均每年通过养殖青海东方蜜蜂创收1.2万元。

目前,孝康养老服务中心设有服务部、运营部、社工部、项目部,在职员工36人,各类志愿者359名。这支有爱心的队伍,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社会参与、临终关怀等方面,从“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给老人提供专业照护和服务,让老人们安心养老。

无论走多远,李晶的心底牵挂的永远是残疾、重病、生活不便的老人。在民和县偏远山区,那些因孤寡、残疾、重病、独居等原因使得生活、医疗、出行等都异常艰难的困境老人时刻牵动着李晶内心。

这些年,李晶先后通过丹姿基金会和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筹资46万元实施了“陪您一起晒太阳”民和偏远山区困境老人援助项目,为民和县古鄯镇、西沟乡、满坪镇等18个乡镇的316名孤寡、残疾等困境老人发放了轮椅、拐杖、毛毯、棉被、洗发水等辅助器具和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李晶还聘请专业社工、护理技术人员、康复师上门为生病的老人进行康复和护理指导,拍摄全家福,制作联系卡……希望通过这样的关爱使老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们,愿意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快乐与苦闷。截至目前,养老中心已与1925位困境老人建立长期援助关系。

“不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很难解决老人的问题。”在走访帮扶中,李晶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大多数老人留守在家中,照顾孙辈的生活、学习、安全等,很多老人常常因为孙儿们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感到恐慌。于是,在关爱老人的同时,她还长期关注着留守儿童的营养、安全、心理、教育等问题。

截至目前,民和县5个乡镇的3826名儿童得到了“向日葵”温暖包,45个教学点的115名乡村教师得到教学和生活用品的资助,4852名留守儿童收到了过冬棉鞋,557名留守儿童收到了棉衣、帽子、手套等御寒物资……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这个80后女孩对孩子们成长的用心守护。


为山区孩子戴上手套

不忘初心坚守公益之路

卢梭曾说:“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仅仅是儿时的一次爱心受助,使李晶懂得了一个善举的意义, 多年来,她没有忘记当时受助后能继续上学的喜悦,前行的路上始终心怀感恩。

“除了受助,对于这份初心的坚持离不开父母的耳濡目染,父母从小教导我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善心、有爱心的人,想家的时候就会把思念融进对爷爷奶奶们的志愿服务中。”家乡在湟源县,可志愿服务基本上都在民和县,李晶的乡愁里常常出现的是儿时那个贫穷的小村庄。

在很多次思考中,李晶想的是,如何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调查现实需求和发展现状、探索和创建一个符合老人需求、社会需求、文化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并推广,让每位老人都能够幸福的安度晚年。如今,她的这一模式雏形初现并逐渐在向好、向前发展。

截至目前,李晶先后筹资实施了关于养老服务、贫困妇女援助、留守儿童发展、灾后重建、环境保护、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的41多个公益项目和活动,各类受益群体达5.8万余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