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下台村有位群众贴心人

2019-08-29 09:27:4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

“快看,那边红顶的房子就是下台村的生态肉牛养殖基地。”沿着海东市乐都区城台乡政府向南山大通道走了20分钟的山路后,记者眼前出现一片错落有致的村庄、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呈阶梯状的耕地,形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同行的乐都区城台乡下台村“第一书记”邓生栋一边向记者介绍生态肉牛养殖基地情况,一边还不忘给村庄拍张照片。

2017年5月,邓生栋被选派到乐都区城台乡山城村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他在全省驻村工作队员轮换时,主动请缨继续留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经组织批准轮换到乐都区城台乡下台村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到任第一天,邓生栋就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走街串巷,察民情、听民声,只用一周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具体情况。


邓生栋了解村民种植情况

心系群众 扎实开展驻村帮扶

“以前下台村有203户村民,这十几年来,村里有点本事的人都陆续离开了,有的投奔子女,有的投奔亲戚,现在留下来的常住户只有58户,近一半都是贫困户。”下台村党支部书记周学亮说起以前村里的穷日子,满心无奈。“自从驻村‘第一书记’邓生栋和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一切正在改变,而且给全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学亮说。

在下台村里,不时能看到百姓们正在悠闲地晒太阳,邓生栋不时地和村民们打着招呼,有时候还会盘着腿席地而坐,跟百姓们拉拉家常。

当记者问起担任“第一书记”这段时间中最难忘的事,邓生栋说:“去年的8月2号,村里发生暴雨灾害,当时我想到山脚下有4户七、八十岁的留守老人,就带着驻村干部去接他们。当时去那边的路都被雨水冲断了,也没有信号,我们踩着没过膝盖的泥浆花了两个小时才到。”说到这里,邓生栋满眼的感动,“老人们当时眼含着泪水紧紧握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谢谢。”

“我平时会利用村民大会、入户走访、座谈等机会,掌握了解村、户基本信息、实际困难,再听取多方意见后,编制审定了《下台村农牧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下台村易地搬迁后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方案和规划,让下台村未来发展思路不断清晰,村民们积极参与下台村发展建设的信心倍增。”邓生栋说。

曾经,下台村的穷用眼睛能看到,用手能摸得到。弯曲的山路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场大雨、一场大雪就能让村子与世隔绝。所剩不多的耕地,即使最好的年景也不会有太好的收成。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下台村的人不懒,只是想发展却没有条件。“如今这一切正在改变,而且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邓生栋坚定地说,“全村全面推进易地搬迁工作,截至7月,村里已协调完成所有建档立卡户和部分非建档立卡户的搬迁房抽签工作,目前部分农户已陆续办理入住手续,并搬迁入住,这是村里人盼了多少年才盼到的大好事。”当搬迁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都乐坏了。村民周焕邦告诉记者,家里的土房子从自己记事的时候就有了,到现在少说也有50多年了。他说:“想着快要搬出去了,心里就舒服得很,打工方便,看病也方便,比这山沟沟、穷窝窝不知道好多少倍。”


邓生栋与群众拉家常

发展产业 集体经济实现破“零”

除了易地搬迁工作顺利进展带来的高兴之外,邓生栋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和驻村工作队员经过调研与分析,罗列出村里搬迁后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如何做强产业及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何解决村民的产业发展及就业,如何在村民离开土地后找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邓生栋说:“其实解决这几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让产业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动力源泉。既要发展集体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也要发展贫困户自家的产业,双管齐下,真正实现村强、民富、生活美。”

从贫瘠中看到希望,在贫瘠中挖掘潜力。驻村的第一天邓生栋就暗下决心,要用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这个在所有人眼中连种地都种不出希望的穷地方,如今却通过肉牛养殖场发展有了不错的收益,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拿到了分红,有的还在养殖场务工挣工资。

“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具有无污染等优势,最适合发展养殖。2016年至2019年,村里共争取落实项目资金649万元,其中的549万元都用来发展农牧业,先后建成了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场和土鸡规模养殖场各一个,还购置了生产畜和农牧机械等。今年我们还试种了饲用玉米,每亩地的产量将近7吨,为做强村里的肉牛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生栋说,“目前,村里有80%的土地实现了流转,等村里搬迁后,养殖场将把所有的土地进行流转,发展规模种植。”

为进一步推动下台村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2019年邓生栋积极动员群众将土地流转入股到合作社统一经营,整合流转耕地729.89亩。合作社对整合土地重新进行优化平整,并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玉米600亩,土豆50亩,中藏药材等80亩。“多亏了邓书记,才让我们这些60多岁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挣上工资。”村民周永刚说。


邓生栋介绍土鸡养殖场的情况

发展电商 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以前我们买油盐酱醋之类的小东西都要走十几公里的路程,基本上是早晨出去晚上才能回得来,更别说去县城买个大物件了。”下台村村民购买生活用品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自产的农产品走不出大山,影响着大家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让村里的土鸡、土豆、荞麦、野葱花等农产品找到好市场,邓生栋在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为村里注册了电子商务营销中心,开始探索“电商+扶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由电商中心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农产品,依托电商中心专业技术加工、包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挥电商带动农畜产品销售作用,大力推进订单农业和农产品网络营销。

如今,村里的土鸡、土豆、荞麦、野葱花等土特产已经打开了销路,卖出了好价钱。“2018年,北京的客户一下就订购了村里2000只土鸡,是目前最大的一单。”周学亮说。

电商让百姓的农产品走出去,让百姓需要的物品流进来。邓生栋说,下台村电子商务营销中心将会利用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并初步建成乐都区农产品销售体系、农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和农村青年网络创业机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