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岔尔沟村民吃上了“文化饭”

2019-10-18 09:44:1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李富生 通讯员 阿艳艳

“自7月30日首演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岔尔沟村的土族原生态歌舞剧《塔拉之约》已经演出28场,平均每场演出费用3000元,总收入达到8.4万元。除去演员工资、交通等支出,岔尔沟村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达到1.5万元。”说起《塔拉之约》,村党支部书记张启很自豪地算了一笔账。

文化资源破解发展困境

2018年,当村集体经济“破零”的劲风吹到岔尔沟村的时候,村“两委”却犯了难。区位、资源、产业哪一项都沾不到边。无奈之下,岔尔沟村“两委”只好把4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入股互助县绿色产业园安定投资开发公司,通过分红收入暂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2019年,面对中央财政5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财政60万元扶持资金两项优厚政策,岔尔沟村“两委”意识到必须想个出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今年2月,在东山乡党委举办的农村党员冬春轮训活动中,一堂关于“文化扶贫”的党课吸引了张启的注意。一语惊醒梦中人。张启发现,岔尔沟村是一个纯土族村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土族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是以男子毡帽和妇女七彩袖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轮子秋”“安召舞”和土族“家曲”为代表的歌舞艺术方面更具特色。同时,岔尔沟村现有土族盘绣、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梆梆舞”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唱人、手艺人20余名,真可谓是土族传统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

顿时,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土族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张启的话说,这叫“软实力”。

经村“两委”讨论达成一致后,张启随即召开党员大会。经过热烈讨论,决定利用岔尔沟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动员本村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唱人和能歌善舞的村民,编排一场反映土族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歌舞剧,通过赚取演出费来发展村集体经济,并确立了“传承文化、助力脱贫、振兴乡村、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理念和“村集体经济+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歌舞剧的名称也想好了,就叫《塔拉之约》。“塔拉”,土语意为草原,在张启看来,金色塔拉最能体现土族儿女对这片世代居住的土地的虔诚之心,也最能寄托彩虹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会议,彻底改变了岔尔沟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改变了整个岔尔沟村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软实力”绽放大光彩

说干就干,张启注册成立了东山乡首个民俗文化歌舞表演团体——青海金色塔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紧接着就在村里发布公告招募演员。消息一出,村民们炸开了锅,平时就喜欢载歌载舞的土乡人民一听说村里要招演员,还能赚取演出费,便纷纷跑到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咨询、报名。

演员有了,可怎么干,又成了问题。在2019年以前,互助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要么靠交通区位优势、要么靠环境资源优势,都是有“硬实力”的,而岔儿沟村出其不意地想要靠“软实力”,这在互助县实属首创。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也没有专业的歌舞剧编排人员,村民们会唱、会跳,可都是些小打小闹,甚至对于歌舞剧这个词都是陌生的,怎么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民间艺术整合成一场完整的歌舞剧?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土族民俗特色元素融合起来?如何将土族传统民俗文化用最优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这让村“两委”又一次犯了愁。

“我们要编排的歌舞剧是要高大上的,虽然是由我们农民群众来演,演农民群众的生活,但也必须要专业、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张启对心目中的《塔拉之约》却有着很高的期待。最终,在乡党委的联系协调下,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安排了2名专业编舞老师,下沉到岔尔沟村无偿担任《塔拉之约》的导演和编舞。经过层层筛选,在最终确定了31名演绎人员后,编舞、排舞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演员服装上,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土族服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色,东山乡党委出面,组织本乡土族服饰、土族盘绣的传承人、手艺人,在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反复修改后,最终设计出了86套演出服装,再交由专业的民族服装制作公司制作完成,其中有34顶土族毡帽,是由东山乡贺尔村一位73岁的土族毡帽手艺人纯手工制作完成的。

经过近5个月的筹备,2019年7月30日,一台融合非遗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歌舞剧《塔拉之约》在互助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启幕。演员们通过古老的歌谣、纯正的腔调和优美的舞姿,将土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得鲜活生动、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盛宴,更是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家乡情结。

《塔拉之约》一炮打响。演出的成功也让岔尔沟村的演员和东山乡党委政府对今后通过民俗文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以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

知名度还不够高,怎么宣传?平时没事爱翻翻“快手”的张启又想到了通过网络推介的办法。在东山乡机关干部的指导下,岔儿沟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们个个使用智能手机注册了“快手”“抖音”等网络APP账号,有空就更新一下。东山乡党委微信公众号“东山顶上党旗艳”也没闲着,积极转发、点赞,帮助宣传。于是,《塔拉之约》的各种视频、音频、图片迅速在网上传播、蹿红,各方邀约接踵而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启带着《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们到处奔波,忙得团团转。通过东山乡党委牵线搭桥,青海省第三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生态休闲农庄以及互助县的各个兄弟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剧组甚至还接到了西宁市的演出邀请,每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东山出品” 火了市场

“光有演出还不够,除了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我们土族还有饮食文化、酒文化,这些都要全方位展示出来,通过我们的推介,也都能产生经济价值。”对于今后的发展,张启还有更长远的思考。于是,从今年8月8日开始,互助县纳顿风情街举办起了“东山乡首届美食文化节”,乡党委动员全乡各村积极行动,和演员们一道将从东山乡带来的土族传统馍馍、农家洋芋粉条、土榨菜籽油、自酿酩馏酒、散养土鸡、东山“赛纳”羊肉以及土族妇女纯手工制作的各式绣品等20多种土特产、手工艺品及农副产品搬到了《塔拉之约》的演出现场进行展销,这些农家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预期,一摆上售台便被一抢而空。土特产夜市开办6天,销售金额就达到了6.8万元,纯利润达3.4万元。通过他们的展销推介,打着“东山”标签的农家产品也迅速在互助县成了“抢手货”。展销现场抢不到货,人们就驱车跑到东山乡去购买,设立在纳顿风情街的“东山专柜”生意红火。

自从有了《塔拉之约》,东山乡的群众开始“忙”起来了,村里经常能看见人们身穿土族传统服饰聚在一起跳安召、唱“家曲”,土族非遗、土族传统民俗、礼仪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向来热衷于外出打工的年轻妇女中间也悄然流行起了学做土族传统馍馍、土族盘绣等传统技艺的风潮。

在岔尔沟村规模最大的自酿酩馏酒销售店,27岁的年轻老板娘王玉蕾忙着招待顾客。王玉蕾的公公李有林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和村里的酩馏酒酿酒“土专家”。在他们一家人的带动下,村里已经陆续开了4家自酿酩馏酒销售店面。

“这些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年轻人都热衷于外出打工、进城上楼,一些传统习俗开始淡化,尤其是我们土族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塔拉之约》唤起了更多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记忆。”《塔拉之约》的总导演、互助县文体旅游中心职工孙晓莉说。

“互助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有着非常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我们通过盘活贫困地区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建设,让村民吃上了‘文化饭’,从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升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达到了移风易俗、提升文化价值观的效果。”东山乡党委书记师小兵说。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