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86岁老人和他的83本学习笔记

2019-11-28 11:44:51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陶成君 通讯员 王英 解雁 摄影报道

你是否每天坚持学习?你每天专心学习的时间有多久?你的学习习惯已经坚持了多长时间?

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林业小区,不足一平方米的书桌前,有一位老人每天都会伏案学习3小时,自1954年开始,他坚持了65年,23725个日日夜夜,他的学习笔记,也越写越多,到如今已累积了83本学习笔记。他就是李延林,如今,他已是位有60年党龄的86岁高龄老人。

“这几天我的学习笔记全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每天的学习让我精神百倍。”老人说。

入党60余年初心不改

1933年4月,李延林出生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星家村一户土族村民家中,1951年3月,18岁的李延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被编为6连3班7排战士,后因部队改制,1952年12月转入地方参加土改工作。1959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2月,老人被保送到西北民族大学学习,从那以后,他的学习笔记65年未曾中断过。

原以为老人学政策写笔记,退休前是为了工作需要,退休后是为了打发时间,但在和老人3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记者发现,老人的笔记本就是他入党60余年来爱党爱国初心不改信念的见证。

谈话间,老人将记者带到客厅向阳角落里一张小小的书桌前,他慢慢坐下,指着靠右墙角的《半月谈》《求是》《习近平关于扶贫论述摘编》等一摞书刊说,这个小书桌就是自己平时学习的地方,以前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这些学习资料会去新华书店购买,现在只能通过家人为他收集。接着,他将旁边的10余本厚实的学习笔记拿到记者面前,带上老花镜,一本一本翻开向记者讲起了这些笔记本的故事。

在每本笔记的扉页上,只写着“政治学习笔记第xx本”“20xx.xx—20xx.xx”两行简短的字。李延林指着一本笔记上的“政治学习笔记第35本”告诉记者,“这本是我2017年写的,我每开始写一本笔记,都会给它编号,这样以后查看会很方便。这个‘35’是我退休后所写笔记的编号,退休前虽然写了46本,但是因为多次搬家,大部分笔记本都弄丢了,还有一部分存放在仓库里,不然,这些笔记拿出来都能堆满好几辆小推车了。”李延林说。

记者接过老人手中的笔记本,翻开仔细看了看,原来这些笔记并不是“摘抄”,而是全文抄写,每篇笔记的名称和章节标题,还被老人细心地用红色记号笔标注出来,整齐紧凑的汉字,密密麻麻地铺满了笔记本的每一页。笔记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习近平关于军队工作的论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党在各个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理论、方针、政策,还有《宪法》《刑法》《婚姻法》等大量法律法规……看着手中这沉甸甸的“第35本”笔记,记者对眼前的老人肃然起敬。

执笔65载坚持不懈

在李延林老人的书桌上,还放着一个老旧的纸质档案盒。当他打开档案盒,记者看到一沓整整齐齐、A4纸大小的材料。这些蜡黄的手稿,其实是老人退休前利用休息时间走访、搜集大量文史档案资料后整理、撰写,又再一次誊写的关于互助县人文、政治、历史、宗教等各类文字材料。手稿中有《互助土族自治县区域演变情况及解放后的政治情况》《民族研究纪实——土族之来源略记》等10余份。

“爷爷,您曾经想过放弃写笔记吗?比如因为年纪大了,眼神也不是很好,身体也不方便了,自己可以歇一歇,不用再写了。”记者惊讶于老人的仔细,更惊讶于老人的毅力。因此,迫切地想知道,他是否有过放弃或中途歇一歇的想法。

老人瞪大眼睛,露出一种很吃惊很意外的表情,连忙摆摆手告诉记者,“这个事情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怎么可能放弃呢?以前眼神还好,身体也可以,每天早上都会学习3个小时,边学边记笔记。最近这两年身体不行了,只能每天记两个小时了。”

都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1952年12月,李延林从部队退役转到地方参加工作,直到1992年才退休。近40年间,他陆续在互助县税务局、互助县公安局、红崖子沟乡人民政府等近20个单位工作过。这么多年,工作在变,李延林的角色也在变:市场管理员、民政助理、秘书、政府副乡长等等,然而始终不变的是他每天坚持学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学各项业务知识,以便让自己以最快速度胜任新的工作。

1965年至1968年间,李延林在互助县高寨公社工作,是当时公社的一名普通干事,兼任和平渠管理所所长。“开始的时候水渠管理工作许多群众都很不配合,工作异常艰难。”李延林说。在他担任所长后,每天晚上学习相关政策、业务知识,白天和所里干部为当地群众宣讲,他梳理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开荒、疏通水渠、改造水渠、挖浇水口,和平渠的管理工作也渐渐步入了正轨。因治理工作出色,1967年,和平渠管理所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他也被评为了先进个人。

“每次党中央出台新的政策理论,我都会学,都要记笔记,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我通篇学了3遍!”说到党章,老人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讲党课的故事。

“如果你没把党章学好,你怎么讲好党课呢?上世纪80年代我在互助县五十镇工作时,村支部书记请我给村里的党员讲党课,当时我一个人连着给16个村党支部讲党课,讲党章知识。每次讲课的前一个晚上我都会备课,针对每个村上党员管理、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党章中的哪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去解决,这样他们就知道怎么去改进和提高自己了。”

学以致用为民作贡献

1992年,李延林从红崖子沟乡人民政府退休后,他将组织关系转到了星家村党支部。每次支部通知过组织生活,他总是家里村里两头跑(退休后老人搬到了互助县城居住),乐此不疲。多年来,李延林时常给村支部书记提建议,要把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学习好,弄清楚,开展工作才能方向不偏;每月一次的支委会要开好,要有专门的笔记本做会议记录,以供查阅;村里的财务要管起来,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要尽快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召开支委会讨论拿出成熟意见,再通过大会讲给党员群众听。而他做的更多的,是通过政策法规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把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2006年,已经73岁的李延林在互助县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后,主动当起了一名义务普法治理宣传员。他多方搜集资料,先后学习了《宪法》《刑法》《婚姻法》《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60余部法律法规,撰写了22本114万余字的法律学习笔记,夯实了一名退休老党员的思想阵地;他还经常利用自己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的机会,给村里的党员讲《党章》,讲和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他总是对村里的年轻党员说,要坚持学习,按时参加支部的活动;对外出务工的党员,李延林提醒他们挣钱养家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但凡回到村里要及时“补课”……

多年来,李延林不顾年龄大和路途远的困难,深入红崖子沟乡各村社,参加宣讲会70余次,为1200多名群众宣讲党的惠农富农政策;在村中调解各类纠纷30余次,调解成功率90%以上。

传承红色基因树家风

“现在我的家庭有8名共产党员,有干部、教师,也有货车司机,如果《党章》允许,我都想成立一个家庭党支部啦!”

“每次清明、春节等节假日、家庭聚会,人多的时候,我都会给家人们讲‘党课’,讲党的纪律,告诉他们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踏踏实实地干。不管你是货车司机、支部书记还是国家干部,你是共产党员,你就不能忘记党,不能忘记人民……”李延林说。

说着说着,老人的说话声高了许多,情绪也更加激动。现在,老人的孩子、侄子也会给家里的晚辈讲红色故事,讲奋斗精神,在党言党爱党护党、守责担当务实为民的家风也在老人一遍一遍的“家庭党课”中传承了下来。

时间磨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就这样,86岁的李延林老人用83本笔记铭刻了60年初心不改的坚定信仰,用自己平凡的举动,谱写着一位少数民族党员对党不变的忠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