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智力引擎助推青海高质量发展

2020-01-24 11:19:3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李永兰

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实现“零”突破、“青海学者”首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首次开展组团式引才、首次开展“双定向”职称评审、首次在多行业启动正高级职称评审……2019年,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亮点纷呈,新政策、新突破高频出现。

“组团式”引才

2019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教育、卫生、生态、农牧、工程技术、金融、公共管理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编制《青海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2019-2021年)》,发布涵盖全省8个市州、48个省直机关和7个省直企事业单位在内的365家用人单位报送的3740个急需人才总体需求,为开展引才工作形成基础性数据支撑,切实增强引才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2019年,一辆辆招才引智的“专列”开赴北京、郑州、西安、兰州等地的各大知名高校,为我省“一优两高”战略重点任务精准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019年上半年,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首次组织高等院校、省级公立医院等15家单位组成“引才团”,引进博士研究生83人;下半年,再次组织全省60余家企事业单位带着978个招聘岗位,赴省外知名院校引进2020年毕业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从开门引才变为上门选才。

我省在采取柔性、短期服务形式和“项目+候鸟型人才”方式,邀请国内外人才来青,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以海外赤子为国服务活动、博士后科技服务活动、专家基层服务行动等为载体,依托专家服务基地,引导各类专家智力汇聚“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最前沿,传经送宝、指导交流。

2019年,开展人才智力帮扶活动7次(为历年来最多),共邀请生态农牧业、新能源、环保、医疗卫生等多学科互补的120名国内外专家来青开展理论知识交流和实践技术指导。期间,举办了“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创业导师暨海外高层次专家青海行活动”,邀请10名创业导师和海外高层次专家前往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针对光伏发电等专业技术难题开展实地交流指导,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加油助力;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举办“2019年度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暨全国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基层服务活动”,邀请上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三区三州”包虫病防控难题共商应对之策,共解防控之难。

“六个首次”促改革

近年来,省人社厅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需求,在多个方面勠力改革,力求创新,一系列利好新政接踵而至。其中,“六项首创”作为2019年的精心之作,更是让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捞到了干货、得到了实惠,干劲更足、热情更高,职称评价“指挥棒”的号角更加响亮、通透。

2019年,我省首次在省党校系列增设人力资源培训专业,在各级党校及党政群团职工培训机构建立职称晋升专门通道,打破以往申报职称“无对应系列(专业)”的窘境,破解了党校人才队伍发展难题;首次在“三区三州”地区农牧、林草、水利行业实行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让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有了“双线晋升通道”,首轮评审共有195人取得“双定向”职称。其中县以下175人,全部按规定兑现了待遇;首次在水利、林业、地勘行业启动正高级工程师评审,使这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上可以与大学教师“平起平坐”;首次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界限,贯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互认渠道,认同“跨界英才”,已有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搭上了职称评审“直通车”,实现工程技术领域人才队伍融合;首次实现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明确了55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层级,避免了对相同领域、同等专业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交叉评”“重复评”,让他们可以集中时间精力搞研究、出成果;推进“互联网+继续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首次建立青海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组织开展继续教育课程备案、学时审核审验、学习档案生成等工作,充实了职称“最多跑一次”工作内容,为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带去新的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

多项举措筑平台

近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争取人社部支持,极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高校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流动站,努力拓展我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全新路径。

围绕优势产业、特色学科创新发展需求,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2019年,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在青海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地理学专业和青海大学作物学专业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已达8家,累计招收培养40名博士后人员。

同时,坚持高端引领、高端再造,对入选“青海学者”的“青字号”本土优秀高端人才,在其支持周期内给予学术交流、团队建设、事业发展、落实成果转化收益、鼓励兼职创业等全方位培养支持,使他们的科技创新力、行业推动力、团队带动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反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科研技术、成果走出省门、跨出国门,亮出了“青海学者”的名片,向世界展示了青海人才品牌。2019年,首届“青海学者”潘彤首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实现了本土高层次人才迈入国际一流人才队伍的新跨越,开启了我省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走向世界的全新一页。

各类待遇强保障

按照尊重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的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完善激励政策,强化落实,让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青海工作既有名又有利。

目前,我省已实施的国家级和青海学者、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拔项目中,都对在青高层次人才给予培养支持保障。如“青海学者”入选者可在培养周期内获得目前我省最高、最优的政策保障和激励:自科类的,每人每年给予科研经费150万元;哲社领域的,每人每年给予科研经费50万元。同时,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50万元,一次性住房补贴50万元,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100%补贴。

此外还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津贴制度。2002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青海工作的306人(次)高层次留学人才发放在青服务津贴1054万元;2014年以来,为引进的776人(次)高层次人才发放高原工作补贴15554万元。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让高层次人才更具有价值认同感、地域归属感和个人获得感,营造了良好的栓心留人环境,不仅把高层次人才引进来,也让他们愿意留下来,真正在青海落地生根,为我省建设发展服务。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