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全国专家共商再生资源发展大计

2020-09-08 10:07:29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陈钰月 摄影报道

在大美青海最美的季节,我省举行2020年全国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暨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再生资源发展论坛,全国再生资源行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相约西宁共商城市绿色发展大计,分享各方经验,共谋发展新机,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西宁模式”领跑全国

如今,再生资源已成为国家资源供给的重要来源,再生资源行业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论坛中,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志刚提出,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西宁开展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两网融合”,建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良性循环利用生态牧场模式,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西宁模式”持续在全国领跑。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高原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育高寒生物资源、提供多层次碳汇服务的重要使命。青海资源、能源富集,水电资源丰富,盐湖资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地,也是世界新能源发展重要接续地。中国生态环保大会将永久落户西宁,更是对青海重要生态战略地位的充分肯定。

垃圾分类还需更“智能”

新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对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塑料包装制品使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方面作出细致规定。广东致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愚斌在发言中提出,如何在新固废法下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成了重中之重。

据了解,新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明确规定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并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和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建设。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分类投放义务。强调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统筹生活垃圾公共转运、处理设施与收集设施有效衔接,加强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融合。此外,规定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经费保障、违法行为处罚等内容。

据了解,广东致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垃圾分类再生“技术+装备”模块化,即生产设备与环保设备相匹配的成套设备,已写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纲领性文件。其中,500型PP、PE废塑料再生模块更是进入工信部《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装备目录》,模块针对垃圾分类中的废塑料,集成了回收再生利用过程的成套设备和工业技术,做成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技术+装备”模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冯愚斌提出,垃圾转运还需更“智能”,分类资源化智能转运站能够很好地解决分拣过程中的环保等问题,达到减量扩大化的效果。分类资源化智能转运站可以专业清楚区分品类,解决居民分类认知难题,精准分类后,可以节省收、分、储、运成本,降低再生资源全产业链的成本,解决“回收端”与“再生端”对接的“分类运输”难题。

精细化推行垃圾分类

上游的垃圾分类,中游的垃圾运输和下游的垃圾处理三者环环相扣,垃圾分类回收要与末端处理和资源利用相衔接,分得精细、合理才能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91再生”总经理刘宁在《新回收 新未来》的演讲中表示,再生资源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收旧利废、加工处理行业,而是关系着城乡环境治理,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打造。因此,相关企业不应该再走以前粗放式扩张的老路,要以绿色发展的眼光审视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网和再生资源利用网的深度融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在上游,实现对分类投放与收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中游节约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在下游,进行园区化处理模式,让废旧物资和生活垃圾都会进入相应的设施进行分类处理和可再生利用,防止因垃圾体外循环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两网融合”推进垃圾治理

生活垃圾管理既关系到百姓生命与健康,也是城市环境卫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虎哥环境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少平在分享《数字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两网融合”的虎哥模式》中指出,“两网融合”就是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通过“两网融合”的模式,让再生资源从源头分类投放到末端处置形成完整体系,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全区各类垃圾产生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垃圾分类工作实现“1+1”大于“2”的效益。

据胡少平介绍,虎哥模式采取前端收集一站式,在“四分法”的基础之上,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两个桶进一步简化,以“专用垃圾袋及支架”的方式放入居民家中,兜底收集全品类可回收物,协同收集有害垃圾,破解源头减量难题。同时,采取循环利用一条链,打通“家庭—服务站—清运车—分拣中心”的收运渠道,开创收集、运输、分拣、利用“一条链”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利用。此外,以精准到户的信息登记,构建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呼叫订单监管平台、物流清运监管平台、资源利用化监管平台、“环保金”兑换监管平台五大板块为一体的智慧化管理平台,构建智慧监管一张网,对接“城市大脑”,为政府监管工作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依据支撑。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