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民和特色种植秋日生“金”

2020-09-18 09:37:48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

喷满孢子粉的灵芝、鲜美可爱的赤松茸、挂满枝头的苹果、成片的百合……时下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瓜果飘香,农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农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辛苦耕作了一年的农民,正收获着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李鸿志和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灵芝孢子粉

灵芝进棚结“富”果

古闻仙草灵涯长,今见灵芝棚中生。普通人印象中,仙草灵芝或生长在悬崖峭壁,或生长在深山老林,但走进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的有机富硒灵芝及珍稀食用菌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这里的灵芝竟然种进了大棚。灵芝顶着红褐色的孢子粉,一朵挨着一朵,大棚里菌香四溢。

灵芝种植基地目前共有1.6万平方米约20个大棚,预计生产灵芝2万公斤、灵芝孢子粉4000公斤,每公斤孢子粉的售价在600至800元左右。“我们基地种植的灵芝已经陆续成熟,开始采集孢子粉了,再经过消毒、烘干、破壁等工序后就可以出售。剩余的灵芝除了药用加工外,还将加工成盆景进行销售。”有机富硒灵芝及珍稀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鸿志介绍说。

“我们这种灵芝是在20年树龄的断木上栽种的,它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虽然长势较慢但品质较好。”李鸿志边摸着孢子粉边说,“灵芝从散发孢子粉开始大约需60天的时间,是盛产孢子粉的时间,一个菌盖可喷20至30克的粉,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将一张白纸放入小拱棚内,如果一段时间后白纸上无粉,我们就开始用小刷子将菌盖上的孢子粉扫下来进行收集。”

据介绍,该项目基地是青海境内首个最大的珍稀食用菌灵芝种植基地,是集研究开发、种植培养、加工于一体的种植基地。灵芝和灵芝孢子粉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体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虽然灵芝种植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但市场价格坚挺,经济回报十分可观,不仅填补了青海珍稀药用菌的空白,同时直接解决了当地160户农民就业问题。

如今,大棚种植灵芝取得了全面成功,基地不仅积累了灵芝种植的经验和技术,还为今后灵芝种植业在海东地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李鸿志说,今后,灵芝种植基地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学习和掌握种植灵芝的技术,做到规模化生产,不断延长产业链,开发打造灵芝孢子油、灵芝切片、灵芝醋、灵芝青稞酒、灵芝盆景、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实现多元化发展,让灵芝“灵”气十足、致富百姓。
 

村民正在将赤松茸切片

松茸助农奔富路

驶出民和县县城,向东驱车40分钟到达总堡乡,沿着崎岖的山路,绕过几个弯道,便来到了总堡垣。俗称的总堡垣是总堡乡三垣、总垣、中垣三个村为了更好地发展果品经济,而整合资源建立的万亩设施果品基地。

眼下,正是高原温棚生态食用菌赤松茸丰收的季节。在温棚里,三垣村村民李三月和村上的小姐妹,麻利地将采摘的赤松茸挑拣并装筐。温棚外,基地负责人柳荣久和前来装车的工人一起将采摘的赤松茸装进三轮车里。“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我们,然后在基地打工。一年不仅有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还可以通过打工获得每天80元至100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柳荣久说。

“我在基地干了两个月,前期种赤松茸,现在摘赤松茸,我的生活很充实。” 李三月笑着说,现在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每天就至少有80块钱的收入,9月之前早晚两次采摘,现在天气转凉,我们就下午来摘,不耽误干农活,时间富裕了,手头也宽松了。

跟随柳荣久,记者来到了总堡乡高原生态食用菌产业基地。工厂内,工人们正在操作台上将刚采摘的赤松茸按照市场需求和品质等级进行分拣归类,打好包装后放进冷库。达到一定斤数后,统一空运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地区。现在,南方市民的餐桌上也出现了来自青藏高原无污染、纯天然的赤松茸佳肴。

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林树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俗称松茸、松口蘑针松茸。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具有味鲜、爽脆、口感好等特点。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正在推广种植。人工培育的赤松茸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营养丰富、香味浓郁。

柳荣久告诉记者,总堡垣的气温很适合种赤松茸,再加上土壤等自然条件,有着种植赤松茸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赤松茸种植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可观。

“一亩地可产出1500至2500公斤赤松茸,A级鲜菇销往全国各地,市场价每公斤8至10元。剩下B、C级及其他大小不一的赤松茸进行切片、烘干后包装出售,目前产量供不应求。”柳荣久说。
 

隆治乡丰收的苹果

隆治苹果醉金秋

说起民和的隆治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隆治沟里的软儿梨和隆治旱塬上的旱砂西瓜,这两样瓜果一度成为隆治人引以为豪的“致富果”。然而现如今,隆治人尝到了种植苹果的甜头。

在白武家垣上的近2000亩连片苹果园里,举目远眺,一片葱翠,近观硕果满枝,着实壮观。村民们每每提及苹果种植也是喜上眉梢。走进隆治乡白武家村,近2000亩的苹果园里,少半果树已经到了丰产期,最大的果树主干比碗口还粗,挂满枝头的苹果,红彤彤的惹人爱。如今,这个苹果园已成为了村民的“钱袋子”。

白武家村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遍体通红的红富士苹果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似乎摇摇欲坠。1800亩果园里,种满了富士、红香蕉、黄元帅、尕拉、新红星、软梨、冬果等品种的果树,最老的果树有35年了,年出售果品达十万公斤。还有几颗果树的果子被袋子套了起来,记者经过询问后得知,这种“套袋”苹果成熟后颜色比其他的鲜艳、好看,但由于味道不如其他品种,所以每年就在个别果树上进行“套袋”。

“我们全村有380户都是果农,这些果子成熟后销往新疆等地,老百姓每亩地能挣5000元呢。”隆治乡白武家村原支部书记孟全明说。

张海山和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百合长势

百合开出好“钱景”

民和县官亭镇光辉村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土豆、小麦、胡麻等传统农业和养牛、养羊等传统养殖业为主。2015年12月,退役军人张海山牵头成立民和光聚辉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350亩百合种植基地,直接带动6户贫困户参与百合种植。

百合既可食用,又能入药,营养价值非常高。百合鳞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生物碱等多种成分。百合入药可研制成百合粉等产品,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消肿抗癌、美容养颜等功效。张海山一边查看百合长势,一边跟记者说:“挖出来以后一般都加工成百合干或鲜百合发往省内外,有的还出口国外。”

百合地里,一株株百合苗排列整齐,长得甚是茁壮。“这种食用百合生长周期为三年,第一年栽,第二年和第三年要摘掉花苞,再过15天这几株就可以挖了。”张海山说。

2019年,他出售百合的收入达到了30万元,这让张海山看到了一片“钱景”。他打算今后再加大百合的种植面积,打造“中药材花海”,让百合花期成为旅游旺季。在花期过后举办“养生美食节”,联合其他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百合等中药材结合羊肉、牦牛肉等本地特产,研发养生美食菜品,提高百合的知晓率。“目前,我们的电商平台正在启动,不久之后,大家就可以在网上购买新鲜的百合了。”张海山对记者说。

民和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把农产品产业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按照“扩大规模、调优结构、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新品牌、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采取典型引路、行政推动、投入启动、科技带动、市场牵动等配套措施,花大气力,综合开发,使全县农产品产业在较短时期内突破性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