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看!镜头中海东脱贫的故事

2020-09-21 09:53:14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9月8日至15日,海东市委宣传部、海东市扶贫开发局共同举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全媒体走进海东大型采访活动”。来自中央驻青媒体和省垣9家媒体的18名媒体工作者先后深入我市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报道海东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

听介绍、问情况、看变化,全媒体采访团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乡村农户,聚焦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与当地群众拉家常、聊变化、话发展,用镜头记录海东脱贫成果,用笔触感受海东发展脉搏。

磨尔沟景区新面貌

电商成村民“新农具”

9月11日,在民和县电商扶贫产业园供应中心消费扶贫专柜里,工作人员正有序地筛选、分装、打包商品。而在供应中心一角,入驻产业园区的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学荣正在为采访团介绍牛羊肉真空“贴体包装”。

“以前,我们的牛羊肉没人问也没人管,养大了就给贩卖牛羊的收购商出售了,现在,阿牛哥公司上门收货,我们坐着收钱。”在民和县满坪镇朵堡村建档立卡脱贫户董正辉家中,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正上门收购500公斤的黄牛肉,每斤高于当地市场价5元。“我们的牛卖了4.2万元,在电商这块净增收益5000元,比以往贩卖给其他的收购商赚得多。” 董正辉说。

近年来,民和县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力开展“西货东卖”“土货进城”电商扶贫活动,全县消费扶贫成效明显。截至目前,电商扶贫产业园引进8家电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四通一达”物流,建成仓储物流中心、民和特色馆、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品牌培育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实现农村网货2天以内配送完成。截至目前,帮助250余户脱贫户增收近100万元,为马铃薯、蜂蜜、马营陈醋等20余种农产品销售插上了“电商翅膀”。

民和县还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农村淘宝合作协议,开设线上电商扶贫特产专区,专门推送宣传销售民和农特产品。同时,完善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县级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村分别建立电商服务站,推动电商企业、平台等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上门收购农产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业人士对群众免费进行电商知识培训,累计培训农村淘宝合伙人42人,对6200余名电商从业人员集中进行“充电”。

据民和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甘万旺介绍,目前,全县农特产逐步实现电商渠道线上销售,累计完成“工业品下乡”49万单、交易额7300万元,节省村民购物支出700余万元,完成“农产品进城”27万单、交易额3100万元。

“民和不愧是全省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县,这里的电商扶贫,模式成熟、效果显著,可借鉴、能复制,为其他地区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先进经验。我相信,在电商的助力下,民和一定能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西海都市报驻海东站站长祁万强说。

电商产品展示

养殖场开到家门口

微风拂来,秋意渐浓。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牛羊养殖场里,成群的山羊正惬意地吃着草。

这是村民利用易地搬迁后的20亩拆旧复垦宅基地建设起的牛羊生态养殖场。据卡什代村“第一书记”索南尖措介绍,养殖场目前牛存栏数为52头,羊有210只,项目运行后向村集体上缴了12万元,其中的6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余的6万元用于全村建档立卡户分红,户均收入达4000元。

卡什代村位于德恒隆乡最西端,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偏远山区,全村耕地面积3285亩,草山1.2万亩,退耕还林1980亩。全村共235户1074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畜牧业。2019年,卡什代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219户987人实现搬迁入住。

土地确权和拆旧复垦工作全面完成后,卡什代村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成为关键。为打破闲置土地发展利用僵局,乡政府、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拓宽思路、积极探索,确定了“整村流转土地、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

据索南尖措介绍,卡什代村将整村流转目标设置为打造种羊繁育、高效牧草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游览为一体的种羊基地。养殖场总投资150万元,项目分2个板块,即山羊、牛养殖区。通过项目实施,全村每人每年可增收2000余元。项目建成后,安置了20余人就业,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余元。

记者走进卡什代村村民瓦阿布多的家,干净、整洁的两层小洋楼里装修得颇具风情。瓦阿布多全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连夸赞党的好政策。

为了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德恒隆乡党委政府合作兴办后续产业,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为他们长期在安置区宜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德恒隆乡只是海东市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彻底帮助山区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东市把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作为“头号工程”,对自然环境恶劣、就地脱贫难度大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就地发展产业、兴建扶贫车间,真正实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庄严承诺。

卓扎滩景区旧貌换新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细雨下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薄雾蒙蒙,就像人间仙境。刚一下车,记者就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绿色的远山、金黄的麦田、粉墙黛瓦的村庄,仿佛一幅山水画徐徐展开。

在奔小康的路上,南门峡镇把绿水青山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靠山,打响了“生态经济”这一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当地的湿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带领当地群众从绿水青山走进小康。

“我们村自从建成美丽乡村之后,开始发展旅游业,村民们也开起了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在家门口赚到钱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在磨尔沟景区门口摆摊卖饮料的村民董卓玛索说。

近年来,互助县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拆危治乱为抓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出了磨尔沟、卓扎滩村等一批美丽乡村。

磨尔沟村民董卓玛索在家门口做起小生意

以前的磨尔沟村,房屋破旧、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磨尔沟村立足自身实际,对村里的危旧房屋、断壁残垣进行了彻底拆除,对村道进行了硬化,村文化广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原先的“破”农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新农村。

“采访时,村里的老百姓对我们讲,现在村子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方便。”青海日报驻海东记者站站长陈俊告诉记者,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继通车通航,海东和外界的联系变得愈发紧密,再加上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海东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