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海东奋力书写决胜全面小康“时代答卷”

2020-11-11 10:00:09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李富生 摄影报道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公路通到家门口,群众出行更方便;一间间新砖房拔地而起,贫困户住着更安心;一个个扶贫产业建在田野乡间,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后劲更足……这是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海东全市上下共同绘制的脱贫一线新画卷。

2015年,海东精准识别贫困村634个、贫困户4.84万户、贫困人口17.5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0%、30%、34%,是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海东也因此成为青海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高位推进,集中攻坚,累计投资202.77亿元,全面完成了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标。

如今,在海东大地上,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在这里展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这里全面吹响,海东各族儿女不懈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脱贫奇迹。

易地搬迁后的羊起台新村

产业扶贫拓新路

“站大脚”,它在青海方言里是对没有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的贫困群众在劳务市场随机寻求雇主,通过打短工的形式获得劳动薪酬的一种通俗叫法。

在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为了让“站大脚”这一群体也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聚焦民族手工业、服务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集中建设了北山乡德兴村服装加工、甘沟乡东山村石墨烯电采暖产品生产、官亭镇中药材加工等8家扶贫车间,促进了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

赵存桂是民和县北山乡永进村的贫困户,2018年她一家搬迁到了县城,但因没有谋生手段,在城里生活艰难。今年年初,她主动申请到北山乡扶贫车间工作,凭着一手裁剪缝纫的好手艺,成为一名“上班族”。她逢人便说:“以前我是个‘站大脚’的贫困户,现在我竟也成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人’了。”

作为海东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首,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地位显赫”。近年来,海东通过实施特色扶贫产业工程,全市累计投资46.4亿元扶贫资金,落实7.4亿元小额信贷资金,为4万多户15.3万名贫困人口因人因户实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

但产业扶贫也是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难点。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产业、产业如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一直是扶贫工作中的难题。

在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里,人参果、西红柿、葡萄挂满了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初冬季节,基地里一排排大棚整齐划一,种植户王大爷的3个大棚,主要种植了西红柿、豇豆、菜瓜,目前已收入3万多元。他告诉记者,菜瓜一年可以生产两茬,菜瓜的收入就达3万多元,算上豇豆、西红柿,一年预计可以收入6万多元,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近年来,海东市实施了6个贫困县区的扶贫产业园项目,带动2.26万户7.5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实施了634个贫困村村级光伏扶贫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634个贫困村每村投入5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为946个非贫困村每村投入10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

拉面技能培训

易地搬迁挪穷窝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时,易地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宽敞明亮的客厅、整洁干净的房间、温馨简约的装饰……樊立娟一家人在乐都区七里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住了快一年了。直到现在,她看着眼前这一切,偶尔还会恍惚道:“和做梦一样!”

七里店安置区是青海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集中安置了马厂、马营、芦花等11个乡镇的1946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7户。目前,该安置小区建设了服务中心、照料中心、幼儿园等,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真正让搬迁户换了个新活法。

有电、有自来水,还有为发展产业集中建设的规模化猪舍,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说起搬出大山的变化,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村民李卓玛花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到盘绣园里上班,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同样倍感幸福的,还有平安区三合镇翻身、邦业隆、窑洞、索尔干村的农户们。2016年,平安区第一个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安置区落成,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户们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现在搬到楼房,水电暖齐全,住着舒服,离县城近,交通也方便,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一年下来肯定要比种庄稼收入好,相信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邦业隆村搬迁户虎有福说。

不仅仅是这些,乐都区达拉乡白草台村98户365人通过易地搬迁,全部住上了100平方米的四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初麻乡塔麻村等13个贫困村,涉及农户1497户6225人……

回忆起曾经外出打工的日子,几乎所有住在山沟里的贫困户都感觉到,出门在外,生活不易,一家人聚少离多,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现在生活好多了。”搬迁户李永成话头一转,掰着手指头算细账,自己在家一个月挣四五千元,山里老家还种了马铃薯,收入稳稳当当。

让贫困户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是海东市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的一部分。近年来,海东累计投资36.6亿元,采取整乡搬迁、上楼安置、多村集中搬迁等灵活有效的搬迁模式,全市累计搬迁六县区55个乡镇451个村1800户64789人,搬迁人口占到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人口的34%,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并全面加快了就近搬迁向公路沿线和城镇搬迁的转变,由城乡隔离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由“拔穷根”向“换穷业”的转变。

化隆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新村

基础设施补短板

说起农村,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房屋往往是人们难以抹去的印象。但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清新别致的新农村小庭院随处可见,农村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

走进海东两区四县,水泥路延伸至每村每户,文化广场功能完善,新农村景观映入眼帘。“这样的场景放到几年前,想都不敢想。通过几年的发展,河湟大地上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让人眼前一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图文并茂的内容被粉刷到巷道两旁,成为美丽乡村一道别样的风景。”提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平安区巴藏沟回族乡下星家村党支部书记星显胜感慨万千。

星显胜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议事有场所、学习有专栏、文化有阵地、运动有场地、休闲有游园、出行水泥路、环境洁亮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总之,一切都变了,变得美了,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下星家村之变,是海东补齐脱贫攻坚发展短板的一个样本。近年来,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海东市坚持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以前家门口的路是土埂路,坑坑洼洼的车子十分难走。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了,我们出行方便多了。”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村民祁三宝说,水泥路修好后,客运班车开到了百姓家门口,坐车去县城只需20分钟,农作物也能卖上好价钱了。

一条条通村公路像一根根毛细血管,把偏远村落串联起来,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铺平了道路,而一盏盏路灯在村道小巷亮起,照亮了老百姓的心窝窝。民和县大庄乡魏家台村在“第一书记”郭顺祥的牵线搭桥下,装上了路灯。“这些全自动太阳能路灯是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给灯源供电,蓄电能力强,即使10天的阴雨天也能正常照明。”郭顺祥介绍说,村里在修建路灯过程中主要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参与施工,为周边的贫困户实现了增收。

路修好了,路灯安装上了,环境也变美了。截至目前,海东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1.28亿元,全力补短板、强弱项,贫困村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全市所有行政村公路畅通率、硬化率达到100%;5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1.33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成投资1.66亿元,建设通讯站2548个,贫困村4G覆盖率达到99%;医疗卫生方面实现了每个县区有一所达标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的目标。

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

拉面产业促创业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回族、撒拉族为代表的一些怀揣致富梦想的海东农民开始尝试外出寻求商机,并敏锐地抓住了开拉面店这门生意,让拉面产业在几十年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于全国各地。

20多年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上科哇村的马麦四都带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在杭州市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青拉牛肉面”店。目前,马麦四都在杭州已有十几家连锁店,每年安置就业岗位30多个(包括贫困户),年盈利300多万元。

40年间,越来越多的青海人同马麦四都一样,用勤劳的双手在全国各地经营地道的青海拉面。据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局长王海波介绍,目前,拉面店遍及全国27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世界10多个国家地区,有2.8万余家拉面企业,18万余人从事这一行业,贫困群众占比达到30%,拉面产业年营业额达到160亿元。

拉面不仅让他们脱贫了,也改变了他们下一代人的教育。今天,在厦门海边最美的旅游道上开着一家叫“西北拉面”的饭馆,它是拉面人韩海录开的。在厦门20多年里,韩海录的见识广了、思维宽了、思想更加解放了,两个孩子也被成功培养成大学生,并且都在西宁找到了“铁饭碗”。用他的话说,以前,在青海化隆农村三代人也培养不出一个大学生,现在我一代人就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真的要感谢这碗“面”。

循化县白庄镇山根村是个深度贫困村,218户中有93户靠拉面致富,这几年走出了21名大学生。村民马建成为了供俩孩子读书,卖了一套房。以前到处开店,搬家是常事,儿子小学一年级读了3年。到浙江后,老马不搬了,“哪怕少赚点,也得让娃娃踏实上学。”俩孩子先后考上大学,老马心里甭提多甜,他说:“孩子受教育,日子更红火!”

与此同时,这碗面也促进了大众创业,马青云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外出经营拉面店淘到“第一桶金”后,回乡创业。他告诉记者,拉面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群众的贫困面貌,而且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下一代人。

“进城从事拉面经营的农民正在逐步融入城市,脑子变活了,思想解放了,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增强了,重视孩子的教育了,越来越适应市场竞争。”马青云说,随着“面二代”“面三代”逐步成为拉面产业主力军,现在的拉面产业已然和前些年不一样了,因为拉面产业已经成为海东群众摆脱贫困的“致富面”、促进社会稳定的“和谐面”、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

社会扶贫聚合力

“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脱贫户员工这样说。

青海通达油脂公司是一家集菜籽油研发、精加工、储存、销售、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油脂加工企业,2018年和互助县五峰镇转咀村泽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合作经营伙伴,并注册“格桑花”菜籽油品牌,帮助当地群众免费代加工油菜籽,对种植户实行包种子、包肥料、包技术支持、包菜籽回收“一条龙”服务,连续四年高价收购贫困户菜籽3.2万吨。其中,2018年收购菜籽2.1万吨,户均收入2.75万元;2019年收购菜籽1.2万吨,户均收入2.6万元……

发展不忘扶贫济困。自通达油脂落户海东以来,该公司多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大学四年的学费有着落了,这一切都源于通达油脂公司的关心关怀,让我在学校能安心上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塘川镇贫困学子牛生说。

自2018年以来,青海通达油脂分别在互助县松多藏族乡马营村、林川乡大河欠村等地区,积极开展“学子圆梦”活动,资助少数民族贫困优秀大学生。期间,资助了松多乡、丹麻镇、塘川镇等8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优秀贫困学子20名,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像通达油脂一样的民营企业还有青海循化白驼清真肉业公司,公司帮助循化县查汗都斯乡新建村34户贫困户,培训牛羊养殖技术,提供养殖饲料,带动贫困户发展农畜产业;互助县海洲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成立“百万助学基金库”,每年为互助县50名贫困大学生资助25万元……这些都是近年来海东社会扶贫活动的真实例子,他们与其他扶贫力量一起合唱脱贫攻坚之歌、奏响民族团结和谐乐章,实现了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双赢。

近年来,海东加强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宣传引导,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帮扶力度。目前,全市已有163家民营企业与我市467个村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受益户达8766户3.68万人,产业帮扶投入1.6亿元,受益1.3万人;就业帮扶投入3966万元,受益4999人;公益帮扶投入4204万元,受益2.6万人;技能帮扶投入400万元,受益3094人;10个深度贫困乡镇结对10个商会,覆盖931户3327人。

乡村旅游助振兴

虽已进入初冬,赏花游玩的季节已经过去,但村民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过上了稳稳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得益于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生态文化旅游景区,让曾经千疮百孔的采沙场变成了现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目前,卓扎滩景区修建了水上乐园、儿童乐园、网红桥等7个游乐项目,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一千人次左右,小长假期间更是达到一万余人次。2019年,全村进行了第一次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分配资金达到100万元。村民的水费、卫生费、养老保险支出都由村集体经济收入统一缴纳。到了年底,景区实现门票收入830万元,加上村民经营的农家院、景区务工、经营摊位等带动发展,实现了1300万元的总体收入。

记者了解到,在卓扎滩景区内的护林员、售票员等多个岗位也都由本村村民担任,景区为村民提供经营性就业岗位106个,保洁、管理等岗位23个,110个摊位年平均收入2万元,20户群众自办农家乐年平均收入3万元以上。景区从业人数达到了280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

乐都区卯寨景区也是一个集民俗农事体验、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因为党建引领筑牢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在卯寨街头,随处可见街灯上、店铺门口和游客手中都有五星红旗,与青山绿水相映生辉。据景区负责人李连和介绍,截至目前,卯寨景区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及土特产销售等方式年收益30余万元,吸纳60人入园务工,人均年收入提高8000多元,间接带动周边贫困户在园区周围售卖农产品。卯寨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壮大,预计到2020年底可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30人再就业,旅游收入近500多万元。

让文化生态宝藏走出大山,让美丽乡村绽放异彩。在脱贫攻坚的声声号角下,地处河湟谷地的海东把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物产、明显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旅游+”的联动效应,让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梦。全市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扶持49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在带动4128户14279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扶持壮大了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

班彦新村土族盘绣园里的绣娘们

东西扶贫同攻坚

千里扶贫路,只因一场脱贫攻坚战,无锡牵手海东,情深意切,紧密相连。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无锡市从项目资金、人才智力、产业合作等方面对口帮扶海东市6个县区,以无锡的先发优势促进海东的后发潜力,也锻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帮扶队”。

2017年,无锡市梁溪区牵手循化县,两地通过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大胆探索扶贫协作新路径,使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走深走实,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目前,“梁溪—循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种子落地生根,贫困县开始“蝶变”。循化县白庄镇党委书记李晓明说:“我们乙日亥村曾经是贫困村,如今我们已全部脱贫。”2017年,梁溪区扬名街道与白庄镇签订扶贫结对协作协议,落实帮扶资金330万元用于花海旅游农家院项目,不仅填补了循化县休闲观光的农村旅游景点空白,还带动了村级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4年来,无锡累计帮扶海东市各类资金8.2亿元,先后组织实施帮扶项目314个,惠及包括13万贫困群众在内的60万海东群众,为海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大力量,谱写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篇章。

今年5月份,一辆来自循化县的大货车满载着3000箱价值近20万元的干拌面来到无锡,这标志着“梁溪—循化”消费扶贫第一车顺利成行。作为“消费扶贫示范点”,无锡四海一家投资有限公司与循化当地多家食品公司,达成年订单超过千万的合约,为当地农产品打开销路,巩固扶贫成果。目前,海东在无锡开设了4家海东特色品牌商品直营店,第5家直营店正在筹建之中,这些直营店已经成为消费扶贫的重要增长点。

今年春节,在无锡市锡山区开设的化隆农产品直营店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无锡全面推动海东拉面进机关食堂、国有企业食堂,拉面已经成为海东在无锡的亮丽名片。截至目前,在无锡市的海东籍拉面经营户428家,务工人员达1700多人。在无锡,海东拉面店的年营业额达1.76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两地还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目前,无锡市累计向海东市选派21名干部和近300名专业技术人才挂职学习,海东市选派82名干部和196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无锡市挂职学习,两市党政干部交流互访累计达5800人次,促进了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