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社区小民警的“大作为”

2020-11-23 11:24:10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王悦 通讯员 李盛明 摄影报道

人生中最美好的18年,6570个日夜,他毫无保留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公安事业;时光在他的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也在他心上镌刻了一心为民的忠诚使命;他把辖区居民的大事小事放在眼里,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他就是西宁市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群众的贴心人王刚。

“18年一眨眼就过去了,细想起来没有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每天都很充实。或许被社区居民需要,被社区居民肯定,我就无悔这一段青春了!”王刚这样总结他的从警经历。

智斗“套路贷”守好百姓钱袋子

2017年,正在社区巡逻的王刚发现,原本安静的万方城写字楼一夜间突然喧闹起来,上楼嚷嚷着要贷款的人络绎不绝。一番询问后王刚得知,原来是15家打着“小额贷款”“民间借贷”名义的公司入驻万方城。听说利率低、额度大,不少手头紧张的市民纷纷前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王刚的经验。看着空手进去,钱包“鼓”着出来的贷款人,他顿生警惕:“不用任何抵押就能贷几十万元?天上掉不下这么大的馅饼。”

经调查,王刚发现这些公司多为北京、上海等地公司在西宁的分支公司,表面上为民间借贷,实际则以“无抵押私贷”为招揽,通过利滚利的方式骗取受害者的财物,“套路”不明真相的贷款人。据统计,万方城最多时有43家“套路贷”公司同时运营,涉及借贷金额上百万元。

“不能等老百姓受了损失、出了事再介入,不能只做犯罪的打击者,更要做风险的放哨人。”从刑事警察转岗到社区民警的王刚知道,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往往更希望有人帮他们避免遭受犯罪侵害。

“当时打击‘套路贷’的规范依据还不明确,要怎么干,我心里还真有点打鼓。”王刚说。但打鼓也不能打退堂鼓。联系金融监管部门、查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间借贷合法范围……王刚说,打蛇打七寸,看透不法分子钻空子的伎俩,才能真正从源头遏制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百姓利益不受损失。

为了彻底调查清楚这些公司的来历,面对30多层的大楼,他一层一层走访、一户一户排查,30多层的楼,他每天来来回回要爬三四趟,五十多岁的年纪,再好的身体也吃不消,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他说:“老百姓挣钱不容易,绝对不能让这些人骗了。”

他以整治办公环境为由,借机排查运营情况,调查借贷利率费用,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普及,劝说他们从事其他行业;他要求相关公司上报资质证明,对缺乏经营资质的,坚决清理,对有经营资质无金融借贷资质的,进行劝离;他还蹲点在大门口为前来借贷的群众讲法律、谈政策,告知百姓前往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这期间,8家背景雄厚的公司提出,每月向王刚交一万元“保护费”,只求他“高抬贵手”,这些公司甚至允诺只做一年就离开。

“我要是同意,就成了他们的‘保护伞’了。这是底线,不能碰,更不能破。”王刚说。

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发布。而此时的万方城里已经一家“套路贷”公司都没有了。辖区的“套路贷”公司清理完了,而王刚也累倒在岗位上。

长期的巡逻、检查,早已让他的膝盖、脚踝不堪重负。在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膝关节和脚踝存在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等病变,甚至双脚踝均有骨刺。骨刺在医学上被称为骨疣,在临床上常见于职业运动员、大体力劳动者等群体,极少出现在普通人群中,这种双脚脚踝都出现骨刺的情况更是少见。王刚用沉重的双脚丈量着辖区的土地,用汗水浇筑着百姓的安全,用实际行动为辖区百姓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一个月解决40多件“小事”

“我在社区办公以后,与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属于‘零距离’接触,以前老百姓办事情都需要去派出所,还有一些复杂手续需要办理,现在群众有困难,直接来社区就可以解决。”王刚上任“社区副书记”一个月以来,辖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从“社区民警”变为“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从“局外人”变成“家里人”,从“守田人”变成“种田人”,王刚和同事们在服务群众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老百姓知道我在社区办公后,发生邻里矛盾纠纷、办理有关证明、法律咨询、办理居住证等都会直接来找我。”王刚说,今年高考期间,辖区内40多个报考军队院校和政法院校的高考生,来一次社区警务室就可以完成政审,不像以前需要跑三个地方才能完成。

向辖区群众宣传建党99周年光辉历程、向辖区商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做好五四大街44号院的入户登记、加班加点做好人口普查……工作计划显示,7月份,王刚的工作任务分为好几项,但实际上,他做的工作很多都没有登记。

建筑工地疫情常态化防控不到位,他和社区的新同事上门登记核查;开业不久的商铺消防设施不齐全,他和新同事上门提醒;一小区楼上居民家的宠物狗跑进楼下邻居家里乱叫,他跑到居民家里协调……一件件小事实事,都是他对工作的认真和对百姓的热忱。

工作笔记显示,王刚兼任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第一个月,先后办了40多件事情。在派出所里办公18年,第一次把办公室搬到社区里,让他感觉到,在社区办公更能提高服务效率。“每一件事情都是居民对民警、社区的期待,更是对民警、社区的信任。”王刚说。

真心实意巧解纠纷

“社区的平安,是靠民警一步步丈量出来的,更是民警用真心、真情一点点浇灌出来的。” 王刚如是说,也如是做。2020年5月底,王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到辖区的几个工地看看复工情况。走进一处工地时,看见里面人头攒动,部分人员情绪激动,而且还有人员不断涌入,一看情形,王刚心头一紧,知道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他立即挤入人群,看到工人们挥舞着手里的家伙,和项目经理对峙着,项目部的地上一片狼藉,显然遭遇了一场“激烈运动”。

“都别动,都靠后!”王刚面沉似水,大声呼喝。刚开始那几个上蹿下跳的闹事者都缩到了人群中。项目经理一看王刚来了,像看到救星一样,大声说:“王警官,您来得太是时候了,您快给评评理,这帮人简直就是无理取闹!”“这怎么是无理取闹,我们明明签了合同,现在他们反悔,我这一百多号兄弟们要干活养家,让我们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争执着。

现场的工人和开发商的工作人员都附和让王刚来主持公道。随即,王刚说:“有什么事大家好好谈嘛,你们吆五喝六的,问题能解决吗?”在王刚的劝解下,现场气氛慢慢缓和了下来。王刚主动带着双方负责人找共识、讲道理、谈人情、阐法律,双方相互让步,最终事态得到妥善解决!

一件棘手的纠纷、一件极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被王刚及时解决了。但是这一切的背后,远远不止那三言两语的调解,而是王刚倾尽全力为民服务的回报、是点点滴滴付出浇铸的威望、是不计得失一心为公争得的民心。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无缘街头擒凶的凛然和无畏,但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有一片对百姓的赤子之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