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聚焦民生谋发展 真情履职谱新篇

2021-02-24 11:43:05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分组讨论现场。 本报记者 尕桑才让 摄

2月23日,海东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今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政协委员有哪些新提案、新内容?市政协团结带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开启新征程?委员又关注哪些话题、带来哪些好声音?全市各族人民充满期待。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本报记者 尕桑才让

“建设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对和谐稳定,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每年海东两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的教育、培养,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都是委员关注的热点。

“2019年,国家民委正式命名海东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市政协委员马真表示,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省委“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战略部署,健全完善创建体制机制,积极搭建创建平台载体,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团结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作为宗教界委员,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定拥护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珍惜委员荣誉,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提案、社情民意等履职方式,为新海东建设凝心聚力。” 马真说。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推进,让海东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群众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团结是福,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嘉仪·洛桑公却三排委员说,海东各民族要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的民族工作思想理论体系,加大对民族宗教工作者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全方位打造河湟文化软实力

□本报记者 尕桑才让

黄河文化孕育的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它与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一起,构成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海东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不断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深厚价值,汇集起保护黄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努力实现以河湟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委员才旦堪布·阿旺洛桑旦贝坚参表示,一定要重视河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分挖掘优秀的民族宗教文化,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认真挖掘、梳理河湟文化资源,确定文化主线、整合文化资源,使河湟文化更加系统完整,河湟精神得到提炼深化。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引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弘扬河湟地区的文明风气。

委员刘鹏说,去年海东成功举办了以“传承河湟文化、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的首届河湟文化论坛,共享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宝贵经验,共商青海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计,这也说明着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河湟文化”知名度,刘鹏建议,要突出河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海东市国家级高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同时,将打造河湟文化新高地列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引领青海特色文化向更高阶段迈进。建立更为优惠的人才激励机制,更多关注和培育本市“土专家”进入河湟文化人材库,为河湟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进一步加强对河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河湟文化”同“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样在全国享有同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电商小镇拓宽农产品销路

□本报记者 陶成录

2020年以来,海东市紧抓国家大力实施“互联网+”的战略机遇,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和中国(海东)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抓手,积极推进示范县建设,深化消费扶贫,壮大电商企业,拓宽农产品销路,稳步推进跨境电商,创新试点村建设,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在今年的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孙玉梅表示,海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硕果累累,各类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良好。无论从数字指标、产业质量来看,海东的电商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大力发展电商小镇有助于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及平台为海东特色农产品提供便利;有助于促进海东发展,加大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的发展力度;有助于海东的物流、仓储业务发展。

孙玉梅建议,建立电商小镇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物流平台、大数据中心等综合配置,大力发展“无形”商品交易,并让“有形”商品尽量“在路上”;用接地气的方式,将电商样品展示与城市功能配套、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所有空间都是产品展示馆、体验馆;成立大数据中心,为创业决策、企业发展决策、政府精准扶持、行业新亮点挖掘提供信息;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大大减少企业建筑空间的需求,降低固定成本。

孙玉梅还建议,借助互联网的作用及总部配套服务平台,招引、孵化区域总部及“独角兽”企业;紧密社企互动,电商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让“电商”无处不在、老少皆用,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电商小镇的建设,可以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创业机会,且完善金融、物流、信息、生活等各类配套,提高创业成功率。

“积极打造电商小镇,有助于进一步凸显海东处于兰州西宁中心地的优势,借助各类电商模式,便于海东特产、服务、文化及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融入兰西经济圈。”孙玉梅说,电商小镇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借助直播电商新思维、新渠道聚焦源头产地好商品,推动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为当地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新业态夯实基础。

让百姓享受“家门口”的阅读

□本报记者 李永兰

在今年的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市就业局副局长韩庆明提出,建设城市公共阅读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读书、借书,方便广大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保障我市居民基本文化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精神食粮的匮乏,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居民的幸福感。韩庆明认为,一个适宜的读书环境是提高读书频率和效率,增强读书愉悦度的有力手段,而公共阅览室、自习室的学习氛围浓厚,易于打起学习的劲头,同时通过阅读学习,可以提升市民素质。

“目前,海东市范围内没有开放性大学校园,也没有先锋书店等可供学习读书的公共阅读场所和环境,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读书需求,全社会重视知识、热爱读书的氛围尚未形成。”韩庆明告诉记者,公共阅读室和自习室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着眼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能够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供给。

为此,韩庆明建议,要高度重视公共阅读室建设这一民生、民心工程,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细化分工、通力合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阅读室建设达到标准,并在城市公共阅读室具体操作上,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规划建设部门跟进。同时,阅读室选址要合理有效,要具备适宜房舍或室内场地;阅读室开放时间要根据居民上下班时间灵活安排;书籍选用要多选择群众喜爱的、有实用价值的出版物,订阅一定数量的报纸和杂志,并号召群众和社会团体自愿捐献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书屋有效运行。

此外,韩庆明建议,建立城市阅读室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及时更新阅读室出版物,增强阅读室活力;对外借书籍,阅读室管理人员认真做好登记备案,做到“有借有还”,保证书籍不流失;组织读书、讲座等系列活动以及大力宣传公共阅读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老龄人群、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加入书屋大家庭,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增加阅读室人流量,使阅读室发挥实效,避免其成为形象工程。

以“大健康”理念建设健康海东

□本报记者 周晓华

近年来,海东市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群众体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等健康保障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市政协委员全富强说,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普遍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海东市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迫切需要以“大健康”理念为统领,坚持健康优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统筹建设健康海东,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全富强建议,应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重点,组织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和减盐、减油、减糖等专项行动。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学校用餐标准,改善学生的营养结构。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要带头禁烟,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实现“零容忍”。推进并规范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和服务,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推广设立心理咨询室,普遍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及心理卫生保健。

“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推动健康城市理念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家庭、军营,提高社会参与度。”全富强说,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休闲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传统特色运动项目创新,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全富强还建议,应大力推进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优化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到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多点执业,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通预约挂号、转诊等绿色通道。

加快实施健康海东,全富强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配合居家养老服务,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护理康复上门服务,完善医疗护理的医保支付政策,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机制。初步建成全市老年文体活动设施网络圈,老年生活照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加强基层公卫能力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 巴迎桂

在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中,市政协委员、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村民张喜祥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希望更多人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尽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速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的张喜祥,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的“就医难”,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人员短缺、设备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短板问题深有体会。对此,张喜祥表示,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推动人员向基层医疗倾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提效。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是当前最突出的短板和最大的痛点。”张喜祥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为何许多患者对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张喜祥说:“这是因为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是缺少好医生,二是缺乏优质医疗设备。此外,基层医院面临医生流失、人才断档,也是导致乡村居民奔向城市大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张喜祥介绍,近年来,海东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立足实际,整体谋划,分段突破,医改工作跑出了“加速度”。他表示,应切实推进改革,把好医生留在基层,加快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

“组建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能力的不足。”张喜祥说,海东市组建了城市医疗和县域医联体,患者只要拿着医保卡,就能在市内各医院实现诊间结算,既提高了医疗效率,又方便了患者。张喜祥建议,应在医联体内实现互联网远程医疗全覆盖,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影像、心电、病理、查房等服务。

张喜祥表示,还应通过县级医院“搭台子”,邀请上级专家来指导的合作方式,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从大城市引入基层,不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强化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

□本报记者 王悦

近年来,我省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等方面加强了管理。但培训班收费贵、退费难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话题。培训班如何收费?退费流程如何?

市政协委员、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马春茂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把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关口,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督查力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及不文明办学的培训机构及时整顿查处。督促培训机构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等相关许可证照,严厉打击伪造、编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行为。

目前,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并未取得教师从业资格证,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从教人员资格的审查,确保从教人员取得教师从业资格证,有良好的师德水平。同时,应当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不得买卖生源或者将招生工作委托、承包给其他单位、中介机构及个人实施。向社会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应及时报核发办学许可证的审批机关备案,招生简章和广告内容应当准确真实、规范合法。

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特别是要保证有资质、有良好素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老师。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相关组织,建立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系统,引导教育培训市场有序竞争。

马春茂表示,要纠正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事盈利性辅导,对违反规定的教师应严格追究责任,要从源头上杜绝有偿补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联合检查组,严格审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予以登记注册并规范收费,坚决取缔既没有办学许可证又不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

引进共享单车共享低碳生活

□本报记者 陶成录

随着“低碳环保、绿色出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共享单车在国内一二线城市遍地开花。共享单车有低碳、环保、方便的特点,是低碳节能出行的好选择,共享单车的出现,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目前,海东市平安区周边县区市都有了共享单车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韩庆民建议:在平安区引进共享单车项目。

韩庆民表示,引进共享单车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绿色环保节能,能改善市容环境。自行车既是短距离摆渡工具和换乘工具,能解决居民出行问题,也是全民健身工具,还能减少尾气排放,符合当今低碳排放的时代主题,符合打造绿色环保、畅通宜居、健康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二是方便居民出行,节约时间。市直各单位、超市、菜场、学校和住宅小区相对分散,间隔较远,居民出行往往遇到“步行太远,驾车太近、停车很难”的尴尬问题,共享单车的方便快捷,可以有效化解居民出行难。三是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停车难题。由于近年来私家车大幅增加,城区堵车和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当人们在短距离活动时大量使用共享单车,就会减少机动车使用量,还可充分利用城市的大街小巷,加大城市道路通行能力,释放出公共停车位,即可缓解交通压力,又能解决停车难题。四是平安区自2017年年底就有共享单车在平安区投入,市民只要办理共享单车卡,就能凭卡使用共享单车,然而这类单车需要办卡充钱才能使用,较多居民觉得比较麻烦,同时,这类单车停靠站点较少,有的停靠站点较远,所以很少有居民选择骑行共享单车。

韩庆民建议,应当充分调研考察,将引进共享单车项目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到省内外有成功经验的城市调研考察,结合平安区实际,研究可行性方案,力争让单车项目早日落地。共享单车项目的运行主要依靠引进专业公司,通过市场运作,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支持运营,租赁服务端和系统控制中心通过无线连接,简单易操作,无须投入大量政府项目资金。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项目申报、招商引资、通过市场运作促进项目落实落地。相关部门应编制出平安区共享单车项目建设规划、公共自行车停放租赁点布局规划、为规划发展、引进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