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我的家乡 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2021-09-13 10:21:0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巴迎桂 卫正芳

9月12日,青海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海东市乐都区盛大开幕。

以城市之名,邀八方来客!来自全省的19个代表团1800余名运动员齐聚海东,以“赛”为媒,体验“醉”美海东的魅力。

本届民族运动会是海东撤地设市后海东市举办的首次全省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对于许多海东人来说,这是十分值得骄傲的事。作为东道主,热情好客的海东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为此次大赛助力。

“又一场盛会在咱们家门口举办,我的家乡,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社区和谐了,基础设施健全了,居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宜居宜业的海东准备好了!”

“我们会以崭新的面貌和五星的服务,接待好每一位乘客,让他们感受到‘醉美海东’的热情与温暖。”

这两日,参与民族运动会,成了海东人生活中的大事,大家弘扬“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树立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为民族运动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再次升级属于这座城市的幸福感。

乐都区七里店社区党总书记李艳:扮靓社区喜迎民族盛会

李艳是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今年是她从事社区工作的第7个年头。7年间,李艳亲眼见证了这些年来“小社区”的“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辖区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记者看到,在七里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划生育、人民调解、社会事务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大厅统一办理。“这样一来,群众来这儿一趟就能办理多项事务,一些行动不便的居民,我们社区干部还会提供‘主动上门’服务。”李艳说。

李艳所在的七里店安置区,是乐都区最大,也是全省最大的一个集中安置区。在社区工作这么多年,李艳最大的感受就是,社区和谐了,基础设施健全了,居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据李艳介绍,社区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健身操队、秦腔团,快板等多支文艺队伍。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

“近几年,社区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举办了市民学校、家长学校、道德讲堂、健康讲堂、普法讲堂等,定期邀请专业人员为群众讲课。社区每年还会组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和谐家庭、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李艳说。

9月12日,民族运动会在海东体育中心盛大启幕,李艳告诉记者,为迎接这次开在家门口的盛会,七里店社区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全辖区发起环境整治活动,组建了40人的环境卫生治理志愿服务队,每天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还组建了60人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文明出行劝导、各路口执勤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民族运动会顺利举办贡献力量。

乐都区出租车司机徐晨:用热情专业的服务为海东争光

连日来,每天清晨出车前,徐晨都会走到小区楼下,认真地将出租车内外擦拭一遍,然后才上路接乘客。

“出租车是一张移动的城市名片,也是展现文明形象的‘流动窗口’。我们会以崭新的面貌和五星的服务,接待好每一位乘客,让他们感受到‘醉美海东’的热情与温暖。”徐晨说。

徐晨是海东市乐都区的一名出租车驾驶员,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7年时间,7年间,徐晨驾驶着他的出租车跑遍了乐都的街头巷尾、角角落落。

“最近几年,我深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老旧小区换了新颜,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又宽又干净,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生活在这个城市,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徐晨说,很多时候从机场、车站接到来自外地的游客,他们一路上看着城市的变化,都对海东的飞速发展赞叹不已。

与这座城市焕然一新的面貌一同提升的,还有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水平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我身为出租车司机,近几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现在人们过马路都会遵守交通规则,曾经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也会尽自己所能为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车内干净整洁是基本,看见有乘客拿着行李也会主动帮忙装卸,争取让市民的出行体验达到最好。”徐晨说。

7月初,徐晨从新闻上了解到民族运动会将在海东市体育中心举办,他说:“作为一个海东人,我觉得很自豪,同时也非常期待这次民族运动会。我们一定会当好东道主,用热情专业的服务,向省内外的朋友展示我们海东的文明形象,为这次全省的民族盛会增光添彩。”

盛会之际,还有许许多多像徐晨一样的“城市服务者”以昂样的姿态、崭新的面貌,秉持着求是担当的精神,为民族运动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展示海东风采。

平安区平安镇西村党支部书记殷万豪:多了一个篮球场少了十张麻将桌

金秋九月,漫步海东市平安区体育公园,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日常健身、休闲器械一应俱全,公园内花草繁多,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宣传标语和景观小品,市民悠闲地坐在树荫下、长廊里闲聊、下棋,孩子们在儿童区愉快地玩耍,体育公园已然成为城市慢生活的理想去处。

在平安区体育公园一侧就是平安镇西村,村广场上宽敞的户外篮球场、标准化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用西村党支部书记殷万豪的话说,就是“多了一个篮球场,少了十张麻将桌”,因为体育设施的提档升级,聚集打麻将的村民少了,健身的村民多了,傍晚村里的妇女还聚在小广场跳广场舞,大家的精神面貌与过往大不一样了。

近年来,平安区以全民健身运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区依托完善的县区、乡镇、村各级体育设施,成立体育队,并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民族射箭赛和徒步大赛等各项赛事。渐渐地,各项体育赛事成为群众最大的“社交舞台”。

殷万豪说,以前村里老年人多、空闲时间多、打牌喝酒赌博多,最近几年,村里的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大家也开始主动参与进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强化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这正是提倡全民健身,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后带来的变化。

平安市民李盖光:健身圈扩大了幸福半径

“这些场地都是免费的,周末我会带着家人一起过来,妻子领着儿子玩轮滑,我跟几个朋友打打篮球,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运动感觉非常好。”家住平安区平安镇的李盖光是一名“篮球达人”,他以前打球基本上都是在高校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主场”。

今年69岁的老人张国峰家住平安镇互助路,过去除了健步走没有其他运动爱好,“那会儿也就是在街上走走,而汽车来回在路上跑,空气质量不好也不安全,现在从我家到体育公园锻炼用不了10分钟,这里有乒乓球台,我让孩子给我买了球拍,现在打得都有些上瘾了。”张国峰说

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的绿地……平安区绘就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而嵌入其中的体育场地设施,无疑让这幅画卷“动了起来”,也真正扩大了百姓的幸福直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