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讲起来 写起来 蒸起来 绣起来

互助县多层次深入推动海东精神落地开花

2021-10-11 16:41:0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邵秀芳 摄影报道

海东精神,振奋河湟儿女;磅礴之力,汇聚湟北之畔。金秋时节,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乡村,一场场生动的宣讲,一次次有针对性的互动,一场场贴近百姓的活动,犹如一盏盏精神之灯,照亮了土乡发展新征程,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共识。这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着力弘扬海东精神,激活了突破发展的“精气神”带来的热气腾腾的新景象。

一心一意 讲好海东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海东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

如何推动海东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首先要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互助县着力组建六支宣讲队伍,形成宣讲联盟体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讲——

领导干部宣讲团。以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阵地作用,围绕五个新海东建设、乡村振兴、思政教育、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等内容,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点乡镇,采取讲专题党课、作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深入阐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解读党的政策,强化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专家学者宣讲团。围绕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金融等行业领域内容,专家学者深入乡镇、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和乡镇农村开展宣讲,把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广大基层群众和干部群众更加深刻理解海东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在乡镇、部门抽调优秀专业人才组建宣讲团,讲理论、谈感受、理思路,在真学真用中坚定理想信念。

理论讲师宣讲团。以县委党校教师为主的理论讲师团,整合乡镇、部门干部和“村官”组建宣讲队伍,重点围绕党的历史、路线方针、脱贫攻坚战、富民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通过召开理论课堂、理论培训等方式,形成理论宣讲体系,切实增强了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百姓(群众)宣讲团。以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岗位标兵等为主的百姓宣讲团,一边采取座谈会、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一边借鉴“板凳会”“炕头会”“田间会”等灵活机动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家属院内、居民家里,将身边人、身边事,运用到宣讲内容中,使基层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

曲艺宣讲团。歌舞团、秦剧团、合唱团、电影放映队、广场舞队等23支宣讲队伍,结合“送戏下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基层服务活动,以青海道情、贤孝、花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曲艺节目宣讲海东精神,让老百姓在观听通俗易懂的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时感悟思想伟力,形成情感共鸣。

网络宣讲团。以互助县融媒体中心为主体的网络宣讲团,开辟“新时代文明实践”“微视频”等新媒体专栏,录制一批各具特色的宣讲短视频,设置一批网络互动议题,转载一批精品宣讲课程,“学习强国”青海学习平台及时推送精彩宣讲视频。各乡镇、各部门及时推送宣传宣讲工作动态,让“海东精神”浸润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朋友圈”,形成“线上+线下”的宣讲矩阵。

接地气、聚人气,形式多样的联动宣讲,让海东精神“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心里。

一笔一划 书写海东精神

为了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互助县邀请书画爱好者用书画作品展现美好生活,用各种形式让书法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9月16日,由中共互助县委宣传部、互助县文联主办,中共丹麻镇委员会、互助县书法美术协会、互助县文化馆承办的互助县“海东精神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书”写海东精神活动在丹麻镇和互助县青稞酒文化广场举行。邀请互助县书法家协会20位书法家现场义写。书法家们以笔代言,以纸为媒,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海东精神。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一幅幅散发着清新墨香的书法作品呈现笔端,气势磅礴的草书、笔酣墨饱的行书、庄重齐整的楷书,让观众赞叹不已。通过书法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走入千家万户。活动中,还表演了花儿、曲艺、小品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充分展示了海东精神的内涵,让海东精神深入人心。

9月30日,书写海东精神进校园活动在五十镇中心学校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互助县书法家协会10位书法家现场义写。各位书法家挥毫泼墨,运笔行云流水,通过书法这种师生喜闻悦见的形式,使广大学生领悟书法艺术的魅力,加深对海东精神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品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厚积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利用一个平台,利用一个展览,利用一个机会,就把这么多人的心连在一起、手拉在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一起来欣赏书法的美,书法才是真正的民族自信。”互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鲁敏说。

书法家郑有海说:“整个社会现在重视书法,十九大报告把文化自信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这中间就包含中国书法的普及。书法是文化之母,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定书法自信。我一直坚持以笔胜口,形胜于言,我会用实际行动,用书法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擀一卷 蒸出海东精神

青海人对面食情有独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彰显了面食本身的可塑性,更是注入了他们的丰沛情感与聪明睿智、勤勉坚韧。一擀一卷蒸出松软传统大月饼,一层一层撕着吃,那叫一个香!互助人把这个绝活传承得淋漓尽致。

9月17日,蔡家堡乡举办了以“古香古韵迎中秋·新风新貌暖民心”“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活动在大庄二村学生经典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拉开序幕。活动中还举行了月饼大赛,开展了研学课堂。

9月18日,在丹麻镇哇麻古台乡村旅游景区举办了以“庆农民丰收·品丹麻味道”为主题的第二届庆农民丰收暨传统美食文化节。当天,来自全镇17个村的50多名“巧厨娘”精心制作的美食精彩亮相,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不断挑逗着大家的味蕾,传统的青海大月饼、绵软润滑的酿皮、唇齿留香的萱麻饼、清甜爽口的青海酸奶、清香扑鼻的酩馏酒,还有尕面片、焜锅馍馍、狗浇尿、青稞饼、手抓羊肉、奶皮等乡村传统美食琳琅满目。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田间到餐桌、从美食到艺术,大家一边品尝,一边欣赏,丰收的喜悦在人们心间流淌。

为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展现土乡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9月18日,东沟乡“感党恩、听党话、庆丰收、迎中秋”月饼大赛在昝扎村广场举办。在独具土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安召舞蹈暨庆丰收祈平安仪式中,月饼大赛拉开了序幕。在激烈的月饼比赛中,来自全乡16个村的90余名“巧手厨娘”大显身手,共制作了500余份麦香浓郁、色泽亮丽的传统月饼同台比美。“海东精神”“感党恩 迎小康 庆丰收”“福地东沟”等别具新意的雕花装饰在月饼上,精巧的手艺引得现场观众连连赞叹。浓郁的香味、完美的配色,吸引着慕名而来的群众。趣味吃月饼比赛区内人头攒动,格外热闹。

一个传统大月饼拉动一个小镇的繁荣。通过举办传统月饼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对乡村旅游饮食文化的兴趣,促进了厨娘们厨艺交流,丰富了美食文化,展现出互助农民的幸福生活和丰收的喜悦。

一针一线 绣好海东精神

一群勤劳手巧的绣娘、一根灵动生花的银针,盘绣园里阿姑们飞针走线,用指尖技艺将“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化在针里、融入线中、绣进心间。

9月29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文体旅游局、县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海东精神进万家”系列活动之“巧手绣好海东精神”在五十镇班彦村举行。

刺绣成品色彩搭配丰富、构图清晰,纹络精美细腻、线条优美、生动形象,针法独特、疏密得当,色泽鲜明,犹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通过一针一线,绣出了40万土乡儿女对党的热爱、忠诚和敬意,绣出了对同心向党的信念,表达了绣娘们对海东精神的弘扬以及“巧手绣出幸福路,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美好憧憬。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投入国家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在班彦村建成总面积600㎡的盘绣园,包括展销厅、培训室、手工坊等。盘绣园共吸纳当地绣娘1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绣娘93名。截至目前,共生产各种订单5万余件,订单收入共计260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带动周边乡镇贫困绣娘300余名,盘绣园的成功运营为2020年新设立的28家扶贫工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互助县长期从事盘绣工作的绣娘达5800余名,具有法人资格的盘绣经营户34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绣娘500余名。以“青绣文化中心+龙头企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海东精神是推动海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互助全县上下把学习贯彻海东精神与落实‘十四五’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宣传全覆盖,在助推互助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强信心、勇担当、善作为。”互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正芳说。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