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办实事 解民忧 纾民困 暖民心

——乐都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
2021-10-11 16:42:3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卫正芳 摄影报道

近日,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龙沟门村至祁家山村盘山公路6处急转弯路面拓宽工程顺利开展,这项民心工程为周边几个村的百姓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村民们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乐都区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通过进一步丰富拓展实践活动内涵,创新方式方法,紧盯与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息息相关的“小切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办好群众关心事、忧心事和难心事6000余件。

学深悟透 要“深度”

“百场宣讲增信念”“百场教育忆党史”“百名书记话变化”“百场轮训强素质”……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乐都区创新开展了“百十七”载体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按照“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的工作标准,将“百十七”载体活动分解为“6+1+10”任务时序安排,以“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制”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6+1+10’任务清单是指6项区级层面统筹落实载体任务加1项区委专项工作组牵头推进载体任务加10项基层党组织主导实施载体任务。清单明确了17项重点载体任务、54个具体内容和推进措施,实现目标内容具体化、实践载体操作化、推进过程细致化。”乐都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祁玲静说,期间,乐都区组织动员全区580个党组织、1.6万余名党员干部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使党员干部在学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悟思想中提高党性修养,在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乐都区委区政府广泛调研、倾听民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全区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锤炼、形象在一线树立,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定期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调度、破解难题。

截至目前,乐都区建立了21个区级联点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排查行动”,组建“19+N”工作专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等7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进行全面排查整改,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乐都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敬老献爱基层义诊”“社区共驻共建”等主题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脚踏实地推“进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乐都区出台了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举措。投入资金2.15亿元,集中精力开展“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投入补助资金1.04亿元,重点培育壮大寿乐镇仓岭顶生猪养殖、肉牛繁育等产业发展;全力实施碾伯镇下寨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建设,聚力打造瞿昙镇徐家台村等7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峰堆乡上一村等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东牧湾生态牧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推出了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出台《关于印发海东市乐都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解决了“为证明而证明”问题;制定下发《2021年强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截至目前,乐都区各类市场主体1.8万余户,同比增长7.2%。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措施100条,压缩税务注销一般流程办理时限。开展“便民畅通专项服务活动”,简化办理境内人员“出入境”办事流程,推行上门办、现场办、就近办等措施。

实施了一批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民心工程10类21项;累计投入资金7756万元,全面实施引胜路危旧小区改造、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累计投入资金3.3亿元,建设无锡援建东林学校等教育项目,教育基础进一步夯实。

从细处着眼,不断延伸城市管理触角,维护市政设施460余处,投放共享单车1000辆,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措施让市民生活更加精致;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受理信访案件342件,当前办结率达100%;承办市民热线1900件,办结率达98.6% ;领导信箱承办量99件,回复率达92.9% ;集中整治群众反映的婚姻家庭、劳资纠纷、经济合同等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286条;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3件,为465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849.58万元,清欠率达100%。

纾困解忧显“温度”

“我这个病治不好,乡上的干部一直照顾我,动不动给我送点药过来,感谢他们。”乐都区李家乡民族村的村民说。

李家乡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医疗设施基础薄弱,因病致贫人口多,患慢性病群众基数大,如何让群众少花钱看病是乡党委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此,李家乡党委依托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心贴群众办实事,初心不忘守健康”义诊,邀请医护团队为群众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发放常备药,免费测血压血糖,给群众提出治疗建议和预防保健方案。同时,医护志愿者们还走进困难家庭,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老人和残疾人送医送药上门,将健康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乐都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聚焦低保特困、特殊病慢性病、残疾人、困难大学生四类群体精准施策,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切实提高困难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为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乐都区扎实做好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工作,稳步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进一步加强对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内的易返贫致贫、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的监测,压紧压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夯实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走访慰问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75人,发放慰问资金3.75万元。

乐都区各医院把特殊病慢性病认定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重点工作来抓,简化认定程序、提高认定效能、拓宽受理方式,持续扩大特殊病慢性病覆盖面。并组织人员前往各乡(镇)卫生院开展特殊病慢性病患者鉴定工作,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就地办理“两病”就诊卡,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聚焦残疾人群体,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纳入民生工程,扎实开展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工作,为725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助资金571.18万元。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鼓励和扶持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群众的关注程度,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困难家庭大学生排查摸底专项救助活动,累计为180余名学生发放社会临时救助资金50余万元。各乡镇对困难学生家庭开展动态监测,防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发生,确保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可持续。

无论是在党政机关、学校课堂,还是田野乡村,一场场理论学习、一次次党史教育、一件件民生实事,凝聚起了乐都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奋进力量,使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要求转变为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乐都区将坚决扛牢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一如既往抓实抓细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集中精力、列出专题、创新形式、抓好结合,深入、系统地开展学习活动,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乐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生文表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