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木场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2022-01-20 10:34:14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实习记者 徐四伟 摄影报道

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木场村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54户519人,村里大多数人都以种地为生,生活困顿。2015年,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30户93人。2016年,在党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政策帮助下,木场村于2016年年底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脱贫还要靠自己!依靠党的政策,近年来木场村也涌现出了一批脱贫致富典型,他们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马铃薯、经营农机等方式走上脱贫致富路,受到村民的赞许。

春耕秋翻 双手托起致富梦

以前种地全靠人工,用双手在土里刨食,累死累活还效率低下。那时候星连春就想,要是有台拖拉机就好了,不用这样费力。

因父母身体不好,需要常年照顾,星连春不能出门打工,只能依靠种地维持生活,家里的生活条件一年不如一年。星连春是个勤劳的人,无奈土地产出有限,家里的情况始终没有好转。

2016年,星连春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扶贫政策,星连春获得了到户产业资金1.62万元,“530”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在古城乡政府的帮助下借款2万元。他使用这6万多元购买了整套农机具,开始在本村及周边村庄从事农机经营,春耕秋翻,辛勤劳作,依靠勤劳的双手,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019年、2021年,星连春两次更换了更大马力的机械设备,配备了犁、旋耕机、马铃薯收割机等多种机械设备。利用这些农业机械为周边地区群众提供种地、翻地、挖土豆服务,每年可以完成周边地区1000亩的耕地,农忙时每天收入达1000元。

“现在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春播秋收是最忙的时候,可以从早忙到晚。我是乡上的生态管护员,其他农闲的时间里,就负责大约1千多亩的山地林场的巡山、防火、禁牧工作,每年也有1万元的收入。”星连春告诉记者。

2016年12月,星连春经过自己的辛勤劳作成功脱了贫。2017年,借助农村危房改造的机会,利用政策补助的3.24万元,加上自己筹集的3万元,星连春重建新房。如今,生活条件逐年改善,星连春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家庭养殖 跑出脱贫加速度

今年68岁的李得录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长大。多年来,父子二人靠种地为生,生活一直没有起色。李得录患有糖尿病十几年了,又患上了关节炎行动不便,家里的收入也多半用来看病,没有什么积蓄。

直到2015年12月,李得录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次年,得到扶贫政策帮扶,利用到户产业资金1.08万元,“530”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共4万余元修建了猪舍,开始探索生猪养殖产业。

成功之路总是充满坎坷,李得录的家庭养殖也经历了不小的考验。猪舍建好后,李得录养了1头母猪,15只仔猪,因缺乏经验,仔猪全部死亡,李得录损失惨重。

“第一次养殖就出现这么大的损失,对我的打击很大,一度有了放弃养殖的想法。但是,政府扶持的资金全都投入进去了,不搞出点名堂,我实在不甘心。”李得录说。

经过这次教训,李得录再次养殖时加倍细心。他彻底清洗了猪舍,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逐步增加养殖数量,慢慢摸索养殖经验。通过自学养猪知识,多次参加乡里组织的养殖培训,情况才有所好转。经过几年发展,李得录的养殖事业逐步稳定。2021年数量最多时,猪舍里有30多头猪,他也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到了2021年年底,趁着价格上涨,李得录卖掉了其他生猪,只剩下4头母猪和6头仔猪。2021年7月,借助乡村振兴生态猪舍政策资助的5万元资金,李得录新建了猪舍,家庭养殖规模扩大至50头。

“2021年我家的生猪养殖收入2.6万元,种植的马铃薯收入1.5万元。在政府的帮扶下,儿子成了乡上的公益性护林员,每年也有2万元收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李得录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李得录依靠家庭养殖脱贫致富。他们家也分别获得了2020年平安区、2021年青海省三江集团脱贫光荣户的荣誉。

回报社会 脱贫不忘引路人

“以前,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家里只有我一个劳动力,生活很艰难。女儿都很懂事,怕我太辛苦,都不想继续读书了。幸好有了政府的大力帮扶,解决了家里的困难,两个女儿才能继续完成学业。”白玉花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与村里人一样,靠种地和小型养殖维持生活。

2016年,白玉花迎来了改变了她们一家人命运的大事,村里送来了到户产业资金1.62万元。白玉花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到了家里的生猪养殖上,扩大了养殖规模。

“以前资金有限,只能养2头猪,现在能养9头。我还养了一头母猪,生下的仔猪可以卖掉,也可以自己养。”除了养殖外,白玉花还种植了10亩马铃薯,每年也有1.5万元的收入。为了帮助白玉花家庭尽早脱贫,古城乡政府为她安排了公益性护林员的工作,每年可增收2万元。经过几年发展,不仅女儿的学业没有被耽误,而且还在2016年年底实现了脱贫。

白玉花的大女儿贺卓玛是村里的第一个研究生,2021年7月大学毕业后,成功考入了化隆回族自治县国家税务局,成了一名公务员。在大学期间,她就积极参与学校里的志愿活动,多次受到表扬。2020年,正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她在志愿服务中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平安区优秀“防疫”青年志愿者。2021年疫情期间,因隔离政策不能回村出力,她也通过微信为村里捐款200元。

2021年9月,白玉花的小女儿也考入了青海大学预科班,两个女儿在上大学期间均被纳入“雨露计划”,享受国家助学补助。

“扶贫政策及时解决了家里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现在孩子长大了,励志要回报社会,为社会作点贡献。”提起两个女儿,白玉花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