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藏在画卷里的振兴“密码”

——乡村振兴好“图”景系列报道六
2022-05-30 11:53:1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永兰 通讯员 冶一鸣 摄影报道

五月,走进位于水韵群科南大门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团二村,只见田间玉米青翠,麦浪翻滚,黄河岸畔更是风光秀丽,美景如画,而团二村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这一幅幅画卷里。

图片一:“美”字说尽人居环境

【图片解析】

从群科新区沿黄河溯流西行,五月的夏风习习,各色花朵在暖意中绽放枝头。不多久就到了化隆县群科镇团二村。这是群科镇最南端的村落,此时此刻,它犹如羞涩的新娘,等待着被掀开盖头,向人们展现最美的容颜。

走进村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棵棵葱郁的大树、美丽的花朵将农户门前装点得格外美丽。

团二村的美绝非一个镜头、一张图片所能概括,也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完整。而想要解开这个乡村之美的密码,还需要从人居环境整治说起。

【振兴故事】

“村里的变化来自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及现在干净整洁的村落,团二村党支部书记马生贵感慨万千。

在马生贵眼里,几年前的团二村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和周边其他村子一样,那时的村子破破烂烂,垃圾遍布,村容村貌很差。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当地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清洁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子美了,村民们干啥都有劲了,精神面貌也好了。”马生贵说,如今的团二村,已经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背景链接】

据群科镇党委书记晏得钰介绍,团二村的变化只是群科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群科镇带领党员和年轻志愿者深入村社,广泛发动群众,围绕“八清一改”基本要求,以“三清四乱”为重点,对全镇村庄内乱倒乱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共清理48吨垃圾,党员、志愿者、群众与公益性岗位参与人数达200余人,清理费用3.38万元。同时,为了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顺利实施,还通过健全督查考核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每周在公众号上进行通报,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提升了整治成效。

图片二:“变”字概括移风易俗

【图片解析】

乡村振兴无疑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就单个村落具体而言,这种变革包括居住环境之变、发展产业之变,当然还有风俗之变。

在马生贵看来,移风易俗就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几年前的团二村邻里倒也和睦,但是彩礼高,攀比现象严重,导致群众始终富不起来,更谈不上振兴了。”如今,随着移风易俗的推进,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是带来了发展产业的后劲和活力。

【振兴故事】

对于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村民高满索有着说不完的话。据他介绍,最近他女儿订婚、结婚,本来是一件十分让人高兴的事,但是男方家在表现得很高兴的同时,又有种“有苦难言”的感觉。经过他和对方家长的沟通后才了解到,男方家里缺乏劳动力,经济不宽裕,生怕拿不出彩礼,听到这一困难后,他立马表明了态度,只要孩子双方合适,彩礼不是问题,“现在国家提倡移风易俗,我们都要拥护国家的政策”,最终双方约定8万元的彩礼,并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

【背景链接】

自群科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团二村积极响应,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陈出新,将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村规民约,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摒陋习、树新风,积极营造乡风净、民风纯的文明和谐氛围。如今,红白喜事不搞排场、一切从简,已成为了村民共识,文明乡风在这片土地上已蔚然成风。

图片三:“活”字形容乡村旅游

【图片解析】

黄河在群科镇有16公里沿岸线,为此,群科镇充分利用沿黄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打好黄河文化牌,目前已建成安达其哈生态旅游景区、东泓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唐卡和青绣培训扶贫车间等项目。去年实现景区门票、农家乐、特色小吃、农副产品销售等综合收入112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近1000户群众增收致富,人均收入达1.5万余元。其中,实施的总投资500万元的团二村科普文化旅游项目和投资800万元的团二至安达其哈沿黄彩虹旅游步道项目,使沿黄旅游发展档次进一步提升,不断提升了“山水化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振兴故事】

“没想到我们也能吃上旅游饭。”团二村有4户农家餐饮院,虽然目前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这些放下锄头拿起大勺的村民对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团二村依河而建,和乡村旅游“明星”安达其哈村毗邻,沿河自然风光旖旎,田园风光无限,为此被定为群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安达其哈等连成沿黄河旅游带,以此促进乡村振兴。这些年,团二村已成为游客们赏花、踏青、品鉴乡村风情的好去处。“成为全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后,无论是村‘两委’还是村民,都干劲十足,都想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马生贵说。

【背景链接】

自团二村被定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后,群科镇党委政府重点抓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改善等工作,让精细农业有动力更有活力,精致乡村有“面子”更有“里子”,绘制一幅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振兴蓝图。其中,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团二村实施了总投资500万元的科普文化旅游项目,使沿黄旅游发展档次进一步提高。同时启动总投资50万元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包括更新杏树5000棵、投资开发4户农家餐饮,让乡村旅游更具活力。

图片四:“特”字破局产业振兴

【图片解析】

不久前,地处黄河沿岸的团二村掀起春耕备播高潮。在树木掩映下,在杏花沁人心脾的清香里,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勾画出一幅极美的春耕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而发展产业,就必须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进行因势利导,团二村的农业特色产业出路在哪儿呢?经分析发现,团二村共有耕地380亩,因为以往土地收益低,外出务工人员多,致使一部分土地撂荒。为盘活这些耕地资源,群科镇根据团二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制定了种植玉米青储饲料、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计划,曾经撂荒多年的土地,如今重焕生机。

【振兴故事】

特色产业并不一定要追求“高大上”,针对当地地理气候等特点,牢牢守住耕地,也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一种。在团二村撂荒地复耕过程中,每一片农田里都曾发生过动人故事,每一块土地上都曾有党员带头、干群团结、一起耕地撒种、埋下丰收希望的最美图景。晏得钰表示,群科镇通过集中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围绕产业发展,修通田间路,打造纵横相通的产业道路格局,补足群众主粮食种植面积和特色产业发展,让荒地变为“致富田”,实现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三赢”。

【背景链接】

近年来,群科镇坚持把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提升产业发展优势, 实施了总投资700万元的伊兴农副产品加工示范点、青绣加工车间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全镇乡村振兴项目目前正稳步推进。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精细化的工程,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我们既要着眼大规划、大手笔、大项目,也要高度重视那些涉及民生福祉的“毛细血管工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团二村坚守耕地红线,依托当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下大力气整治人居环境,特别是积极推行移风易俗,构建现代文明体系,这样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值得提倡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