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民和模式”奏响现代农业发展强音

2022-09-19 09:00:1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郝志臻 蒋晖 张璐 摄影报道

一张白膜,铺出干旱山地“千斤粮”;一把秸秆,催生农牧联动“新模式”;一根网线,打通农特产品“出山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强化农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的推动下,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大力支持“三农”、狠抓“三农”发展,打造了高原循环农牧业发展“民和模式”,全县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创了农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干旱山区的 “神奇庄稼”

2008年,一种全新的耕作方式在民和县干旱山区诞生,那就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全县试种的数千亩全膜玉米地里,破天荒地种出了700公斤的亩产量,亩均增产超千斤,被山区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神奇庄稼”。

2007年11月,在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的王国兰和七八个同事把自然条件恶劣的前坪村作为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第一站,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神奇的种植旅程。

“当年我们到这儿时,没有吃的喝的,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柴火,更没有牲畜。”这是当年王国兰对于前坪村的第一印象。

“要是产量达不到,我们拿工资赔给大家!” 在动员会上,有村民对于新的种植方式并不支持,王国兰几人当即立下军令状。

就这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2008年4月,第一批全膜覆盖的玉米种子种进了前坪村1300亩的旱地里。

“我们以前就没见过这么种地的,苗刚长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放苗,一些苗都被烫死了。”2008年5月下旬,一株株长势喜人的幼苗打散了村民心中的疑云,大家纷纷钻进地里施肥、松土、除草。

干旱山区种出亩产千斤粮的消息不胫而走,种植全膜玉米的呼声一天天高涨起来,粮食产量也是一路陡增。困扰民和县干旱山区农民“靠天吃饭”的难题,被一张塑料膜轻轻化解。

2011年,民和县跃居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成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的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之一。截至今年,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了13个年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占到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7.85万吨,其中全膜玉米总产量达14.55万吨,占到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8.44%。

农牧联动的循环模式

“过去我们种植的玉米秸秆都是拉回家烧火,费时费力,也不耐烧。而现在的玉米棒子还没掰下来,就有附近的养殖户提前来预定了。”民和县西沟乡一村民说。

近年来,成片推广的全膜玉米产出了大量的玉米秸秆,为民和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饲草基础。为切实利用好丰富的秸秆资源,民和县委县政府提出农区畜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不仅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养殖业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规模养殖户和家庭牧场。

截至目前,民和县已建成饲草料加工企业4家、饲草加工点25家、青贮池6058座66.42万立方米,饲草加工总量达到59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58%。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6家、养殖大户1685户、家庭牧场5829户,全县牛存栏3.8万头、羊存栏28万只、猪存栏5.8万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解决了农户的有机肥需求,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牧业发展“民和模式”。

从无到精的设施农业

近日,记者走进西沟乡麻地沟村的蘑菇种植基地,排列整齐的钢架上,摆放着成千上万的菌棒,大小不等的平菇盛开着朵朵“莲花”。该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正带领村民熟练地将成熟的平菇采摘下来,整齐地摆放在框内,等待装车。

地处脑山的麻地沟村曾是一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村”。2020年,在西沟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麻地沟村利用50万元的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并通过整合麻地沟村村集体原有资金50万元,修建了一栋面积1224平方米的玻璃节能温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该温棚存放着5万个菌棒,且种植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受干旱山区农业变革的启示,民和县创新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业,一大批设施农业基地在官亭、中川、总堡、巴州、马场垣等乡镇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草莓、人参果、灵芝、赤松茸、黄桃等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

民和县强力推进以优质设施果蔬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农业,努力打造具有民和特色的高原生态绿色品牌,促使设施农业产业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以特色产业振兴拎稳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全膜玉米、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牧场等富民增收产业,建成了隆治苹果、北山马铃薯、甘沟满坪中药材等果品蔬菜特色种养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村125个。成功打造30个马铃薯百亩示范田、4个油菜千亩示范片、15个小麦百亩示范田,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7%。充分依托1571栋温棚,积极引进赤松茸、灵芝等新品种,300栋温室赤松茸丰收75万公斤,30栋温室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子实体产量达2.7万公斤。

一根网线”连通致富路

近年来,民和县不断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全县现代农业引导、提速。县、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并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逐步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民和县引进试验蔬菜、玉米、小麦、马铃薯等新品种56种,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3项;遴选农技指导员264名,建立科技工作站6个,服务团队6个,对科技示范户进行针对性技术指导和服务,培育科技示范主体6个。推广全膜玉米绿色防控、马铃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油菜田绿色防虫技术三项新技术。同时,充分依托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组建了上下联通、内外联接、资源共享、反应灵敏、具有权威性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承包等活动,定期组织送科技、送良种、送信息下乡活动。试验、示范、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全县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民和县进一步延伸“民和模式”触角,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用“一根网线”缩短了山区农产品与城市大市场的时空距离,为全县优质农产品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打通了民和县农特产品的“出山路”,丰富了城里人的餐桌,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民和电商产业园为“核心”,下足功夫推动“一站式”服务,健全电商产业链,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常态化。

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2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乡镇电商覆盖率达100%、村级电商覆盖率达40%,引进电商企业12家。牛羊肉、马营陈醋、隆治苹果等20多种民和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市场,牛羊肉、土鸡、马铃薯、大蒜等50多种农特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品下乡”1200万单、交易额6亿元,实现“农产品进城”160万单、交易额8000余万元,有效带动1751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民和模式”有了新内涵,从联动发展到加工销售,民和高原生态绿色农特产品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