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
市政大桥
黄河两岸春来早
花椒丰收
薄皮核桃
火红的线辣椒
纯真笑脸
非遗螭鼓舞
□本报记者 陶成录
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以撒拉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庄严诞生在黄河岸边!
70年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一个脱胎换骨、美丽富饶的新循化傲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这是新时代新循化的伟大变革,更是新征程新伟业带给循化的磅礴生命力。历经70载,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从巍峨的积石山下出发,攻坚克难、风雨兼程,伴随着祖国强盛的脚步,在西北开出了高原小江南的艳丽花朵。
奔涌、流淌,黄河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湾“深情回眸”,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之”字形,勾勒出“黄河第一湾”的天然画卷。从1954年到2024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昨天的印记。回望如烟岁月,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迎来了自治县成立70周年。
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之一,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2300米,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人。
巍巍积石山、奔腾黄河水见证了70年来循化前进的每一步。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循化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循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从百废待兴到产业兴旺、从物资高度短缺到产品极大丰富、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前沿的巨变,创造了“短短几十载,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奇迹。
70年峥嵘岁月,70载春华秋实。一路昂首走来的16万循化各族儿女书写了历史的传奇,见证了沧桑巨变。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变化翻天覆地,是循化县成立70年来变化最显著的地方。曾经的循化县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乡村道路泥泞不堪。如今,循化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大循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圆了几代循化人的“高速梦”,全县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954年的0.5平方公里拓展到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5%。循化县城乡面貌迈入了旧貌换新颜的“快车道”,基础设施完成了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的巨大转变。
数字无言,却能感受到循化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的脉动。195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40万元,人均GDP只有56元。经过70年奋斗,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1亿元,人均GDP达到30832元,分别是1954年的1704倍和550.6倍。
如今的循化县,经济总量节节攀升,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每年9月,循化县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在黄河沿岸,一片绿茵茵的核桃园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在采摘核桃。循化县城里,到处可以看到一堆堆待出售的花椒,红艳艳的花椒映红了撒拉艳姑的脸庞。沿着清水乡的田间道路行走,便可领略到绵延不断的“红色长廊”,一串串火红的线辣椒沐浴在阳光下……
70年来,特色产业撑起了新循化发展的“半边天”。曾经的循化县,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以粮食为主,工业以手工作坊的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基本空白。循化县大力发展“一核两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打造线辣椒等千亩种植基地18个,建成“黄河彩篮”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0.87亿元,比1978年增长63倍;建成全省首个以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为主的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从5万元增长至14亿元,市场主体由109户发展到10100余户。如今的循化县,基本形成了以特色农业、民族工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70年来,循化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累计投入资金15.9亿元,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扶贫开发,8142名贫困民众全部脱贫摘帽,6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成为中国首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实现优先发展,先后建成循化县第二中学、白庄镇初级中学、城西完小等学校,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健康循化”建设全面提速,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逐步解决。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建成县文体中心、民俗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剧院,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走进被称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典范的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一条条道路笔直宽敞,一盏盏路灯照亮村庄,一个个小院井然有序,一张张笑脸映着曙光……70年休戚与共,循化县各族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旋律。如今的循化,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人心归聚,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锐意进取、团结拼搏的循化人民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正昂首阔步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迎接属于循化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