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民族团结花开别样红

2024-09-09 09:51:0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张语嫣 摄影报道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民族自治县,有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43.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7.38万人,占总人口的62.3%。

多年来,民和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沃土”,多措并举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各民族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互嵌融居 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

走进民和县川口镇的馨怡社区,平坦的柏油路延伸至社区深处,楼宇间干净漂亮的小广场上,老人正在闲聊……居民的生活正如社区的新名字一样美好幸福。

馨怡社区成立于2014年,总人口10575人、3228户,其中少数民族4150人,辖9个居民小区、85栋楼院,划分为8个片区,实行网格化治理。

这几年馨怡社区持续构建“信息收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于一体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居民信息登记作为加强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不断补充更新居民信息,建立起完善的居民信息档案,全面打通社群信息沟通渠道,为统筹风险防控,发现处理矛盾纠纷,提升服务能力效率、促进社区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12月18日凌晨,大地一阵摇晃,地震震醒了馨怡社区党支部书记白清明在内的所有人。社区的退役军人赵高利、贾峰等人第一时间给白清明打来电话,询问社区群众的安危。得知社区的群众安然无恙,几名退役军人便立即分头赶往官亭镇草滩村和民和县物资调送中心。

那个晚上,馨怡社区的退役军人微信群里发出了一声声号召,以赵高利、贾峰为首的退役军人首先响应号召,并以自己“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情怀发挥了带头作用。

多年来,馨怡社区始终用党群社群感情维系民族感情,把促进民族团结重心放在服务群众上。除了落实好党面向困难群众在社会保障、生活救助、养老、助残、医疗等方面的惠民政策,还常年开展访民情、办实事、送关爱等主题活动,多渠道为群众提供帮助、解决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因此社区在重大活动中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能够快速凝聚起组织力和向心力。2020年,馨怡社区被评为青海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海东市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21年成为海东市首批挂牌“石榴籽”家园的社区之一;2022年被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示范社区……

近年来,馨怡社区始终坚持把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首要目标,多维谋划推动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以小区单位动态管理网格为切入点,加快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逐步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共美的新路子。

医者仁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在民和县中医院的康复训练室,患者冶有明正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

说起自己的意外事故,冶有明和身旁的医护人员同样心有余悸。8个月前,冶有明因意外颈椎骨折,造成高位截瘫。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冶有明再次站起来的希望很渺茫,但在民和县中医院康复科的细心治疗下,冶有明在第二个疗程就可以站立。如今,经历了8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冶有明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

“当时自己都绝望了,但怎么也没想到中医康复能让我再次站起来。”冶有明的一席话,道出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暖心就医环境的心声。然而,这仅仅是民和县中医院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所取得成果的一个微小见证。

“我院先后增设了律动室、音乐治疗室、儿童训练室、睡眠科等科室。”民和县中医院党支部书记李积焕介绍道,该院深入推进提标扩能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各族群众患者的就医体验,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民和县中医院于2017年开展了中医师承工作,组建了建院以来的第一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名老中医师吕进德作为高级中医师带徒7人,其中本院3人,卫生院2人,村卫生室2人,开展了为期7年的传承工作,让当地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患者李春兰刚入院时病情危重,但在主治医生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悉心照顾下,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已明显好转。在民和县中医院,医护人员除了悉心照顾病人的身体健康之外,还担起了“情绪管家”,每当患者对治疗和康复有抵触情绪时,主治医生总会鼓励安慰患者,用一次次暖心行动提高了患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2023年至今,民和县中医院已先后深入全县19个乡镇、5个社区,开展义诊活动16000余人次,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发放药品1150余盒,发放宣传资料20546余份。这些实在的举措,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李积焕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积极探索更多服务细节,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增强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医院绚丽绽放。”

凝聚合力让民族团结“幸福花”竞相绽放

近年来,民和县始终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县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各族干部群众积极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推动者,以民族团结的暖心言行,由内而外催生出幸福之花。

民和县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融合示范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创建工作的红利。目前,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5个。

今年以来,民和县分别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召开共建联创联席会议2场,并与红古各社区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河湟两岸石榴红、共建和谐新家园”观摩交流活动,共同打造了1个互嵌式小区,共同打造两地创建示范家园,树立民族团结榜样。

为推动民族地区改善民生、促进增收、凝聚人心,民和县合理运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2024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867万元,实施特色产业、小型生产生活设施项目11个。全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有序稳妥推进,凝聚起了各族群众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22824户受损农房已竣工21601户、竣工率达94%。

在民和这片热土上,一段段激情的民族歌舞,一张张朴实会心的笑脸,一个个民族团结模范事迹,都是新时代民和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站在新的起点上,民和县必将描绘出一幅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谱写出一曲曲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赞歌。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