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白色空间 艺术家的异想世界


灵动的工作区
这是北六环一个艺术园区内的房子,是170㎡的复式大开间。顶层天窗为房间带来极佳的采光,对于作画者来说,采光均匀意味着色温标准,也就利于画画上色。大开间最里头是工作区,四面白墙,量身定制的大画桌,看过奈良美智的纪录片以后,屋主一直念着要有一堵作画的白墙,不仅可以展示创作,还可以随时监看作品。
搭配点评:左侧的DIY白墙,底部铺有铁板,用吸铁能把画吸附在上面。白蜡木材质的书桌椅,浅淡的色调易于与白色空间合为一体,让人内心平静。
温馨的会客厅
工作区旁边紧挨的是会客区,由于会客区地板做成了一个高起的木台,也就自然地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了,木台是早年做话剧时搭的,会客区上方的铁丝云灯,也是当年的道具之一,利用已有的素材做变化,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里完全没有复杂样式的家具,两把沙发一张茶几一盏落地灯,已足够日常使用。
搭配点评:温馨的榻榻米式木台结构,既自然隔开了空间,光脚踩上去,人也轻松不少。木质肌理和色泽都是最天然的装饰,随时间流逝颜色加深,渐渐显露迷人的岁月感。
简易的餐厨
屋主平时不太花时间在烹饪上,所以只做了一个简易的开放式餐厨,旁边楼梯直通小二层,里面是个十平米不到的小空间,也是日式榻榻米结构,这里是主人家平时休息和收纳的地方。厨房虽简单,装饰却不少。两层搁架上的锅碗瓢盆,都是收藏的好东西,既是料理的工具也是装饰品。
搭配点评:简洁的开放式收纳,让独具生活气息的日用品兼具装饰作用。冰冷的钢制材料,率性的黑白与温暖的旧木相遇,混搭出利落时尚的空间范儿。
精彩的角落
室内收纳多半是开放式,柜子由旧木材料定制而成,尺寸都是依照宣纸、镜框和绢筒的尺寸定做的,有简单的存放功能。书架也都是为了存放画册画材使用,不同年代购入的家具,使用的即使是同一种木材,也会因时间关系产生不同色调的美,这些深深浅浅的色块,书写着空间的岁月,是主人最深沉的陪伴。
搭配点评:小画桌是旧家具,上面摆放古董打字机,激发内心情感,散发宁静的岁月美。不同画幅的画作搭配不同尺寸的家具,是最自然的装饰。
(来源:时报资料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东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本报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