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间的城市桃花源


拾级而上的风景
小小塔楼内住了四户人家,屋主是两位老人与其孙女,三人居住于顶楼,塔顶加盖坡顶小屋,形成了上下两层格局。但塔屋内一层相当于普通房子的一层半高,越往上越抖,上下仅靠一架户内的梯子爬上爬下。洗菜烧饭挤在狭小的楼梯平台上,想让儿子儿媳回家同住,成为了老人家最大的心愿。
改造问题:狭小的楼梯间落地,面宽仅75厘米,要承纳六口人衣、住、吃、行……无序而混乱。楼梯长,灶台和杂物储放把楼梯过道堵得严严实实,煮饭做菜时多个人上楼转身都难。
空间重规划
设计师在原有的两层空间中增加一个夹层,主卧、儿童房、长辈房、厨房、卫浴、阳台、客厅,让这些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功能空间得以通过重新规划并成功分离出来。而原本分界模糊,混乱且毫无隐私的空间变得独立而清晰,表面错层的建立看似挤压了原有空间,但是反而因为有了这个错层,缩短了一层楼梯的高度,缓冲了爬坡的难度,保证了私密性。
搭配点评:改变墙体或者通过软装隔断,打破了原有分区。以舒适自然的浅淡松木色作为定制家具的主色调,解放局促空间。
极致收纳
房子面积小,最大化利用空间是重中之重,设计师整理出140多条设计愿望清单,力争所有设计能符合每个人的使用习惯,机智的收纳功能,让小空间充满惊喜。
搭配点评:写意山水画的圆形挂饰变身饭桌。每个台阶都做成抽屉,地板拉开也是收纳柜,侧面全部做成搁板。
色彩分区 多样化体验
摒弃视觉的统一性,在不同的节点上制造戏剧性的场景,用来区分每个不同空间的生活观感,较高饱和度的蓝与清爽的木色白墙相配合,通过色彩变换传达不同情绪,在爬楼梯的同时看着7个彩色空间交错。
在不同房间之间“跋涉”过程中,能有室内室外空间交替的感觉,并对此做了强化。楼道中的红枫叶墙,结合红枫叶墙设计的天窗,天窗下正对的鱼缸以及儿童房的凸窗……每个窗户都能将景致借入室内,激发无限想象力,让人感觉住在由室外环境串联起的一个个小的房屋里面。
搭配点评:通过不同的颜色传达感性情绪,提亮整体空间,也能塑造各空间的个性。另外,人造景致和自然风景的相呼应,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来源:时报资料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东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本报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