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多彩村庄”里的幸福故事

2021-04-02 09:41:5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祁树江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人民政府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峰堆乡位于乐都区南部山区,曾经的峰堆乡是个传统的农牧业乡,山大沟深、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薄弱,生态承载力脆弱。2015年年底,峰堆乡政府聚焦“六个精准”,采取“五看法”开展精准识别,将其中6个村识别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68户1265人。截至2019年年底,全乡360户12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目前,全乡生产总值达到1.7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了全面提升。

老地新种 小土豆种出大花样

峰堆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由于该乡耕地面积的80%为山地,所以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种植成为了全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也被称为“马铃薯之乡”。为了早日帮助峰堆乡脱贫致富,在联点帮扶单位青海省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帮助下,该乡改变了传统商品薯的单一种植思路,成立了农村合作社,确立了致富带头人,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专家的帮助下打开思路,从传统农业转向合作社、机械化、科学化种植。其中,要说最出名的致富带头人,便是“土豆兄弟”郭占福,凭着那句“要把家乡的马铃薯种出个名堂来”的誓言,他不仅成了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成了峰堆乡上一村的致富带头人。

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郭占福不仅种植商品薯,还加大力度种植种薯,“这种‘红皮马铃薯’就是‘青薯9号’,因其‘抗旱、抗病、高产’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也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我们村的马铃薯销往全国各地。”郭占福说。

郭占福表示,以前种的马铃薯1亩地最多收1000公斤,种上“青薯9号”亩产能达到3000至4000公斤,这样算来,1亩地农民的收入能增加几百元钱。

在郭占福的带领下,峰堆乡结合地域优势确定了以种薯品牌化为主的种植战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由合作社集中收购,打消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种马铃薯,带红一片,带富一片。”这是郭占福的梦想,他说,只要肯吃苦,老土地里也能有新收成。

峰堆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全力打造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种植基地,继续扩大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的种植规模,实施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扩大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将峰堆乡打造成高原种薯之乡。

拓宽思路 多种产业协调发展

“前几年,村里卫生、交通、经济都非常差,自从脱贫攻坚开始后,大家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带领下,思想发生了转变,共同致富,共同发展乡村,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峰堆乡上一村村民辛元平告诉记者:“当初因为没有技术,只能种些小麦、青稞一类的农作物,满足自家的粮食需求,生活很清贫。脱贫攻坚开始后,在郭占福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大量种植洋芋,种出来的洋芋合作社直接收走了,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

辛元平还告诉记者,在省委统战部的联点帮扶下,技术专家来到村子里教村民学习羊肚菌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技术,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学成后就去了郭占福的合作社担任羊肚菌技术员,一年能有1.5万元的收入,同时他还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再加上种植洋芋的收入,全年的净收入就达3万多元。

这些年,随着资金、技术的注入,这片黄土地焕发出了别样生机,让当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除了在种植业上“作文章”,这些年,峰堆乡还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为群众开辟致富路。

峰堆乡的周彦是一名青绣传承者。近年来,她带领着30多个绣娘,创办了刺绣专业合作社。

“我们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平时绣个鞋子、衣服,没想到这种生活技能也能成为赚钱的好手艺。”合作社的一个绣娘说。

接到刺绣公司的计件订单,她号召全村妇女共同刺绣致富。“原来刺绣全凭兴趣,现在当作事业,村里的妇女在我的带动下,种地休息时绣两针,陪孩子学习时绣两针,做饭馒头出锅前再绣两针,一个月随便增收上千元。”周彦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峰堆乡除了大力发展“富硒土豆”“羊肚菌”“青绣”等特色主导产业外,还大力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全省首个“光伏之乡”,集体经济逐渐壮大,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多彩村庄” 以美助力乡村振兴

青海的夏天,从来都不缺花看,梨花、杏花、桃花、格桑花、油菜花等一波接着一波竞相开放。虽然洋芋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妖娆娇艳,但它质朴平凡,小小洋芋花,细细碎碎,单看一朵毫不起眼,连成一片后,本不起眼的洋芋花瞬间变得汹涌成海。

从2019年海东市首届“洋芋花海艺术节”在乐都区峰堆乡上一村举办后,每年8月,省内外游客们都会来赶赴这场“淡紫色”的约会。和牡丹、郁金香、玫瑰不同,洋芋花本身就是一种很朴素、很平常的花,就连花香也极淡,若有若无。峰堆乡上一村的洋芋花开之时,成片的花海开出了天际,一眼望不到尽头,其间又开辟出几条深入花海的阡陌小路,纵横交错,嬉戏在花丛间,别有一番趣味。

“把旅游产业和旅游服务做到一起,才能让老百姓有收入。”峰堆乡乡政府始终秉持着这个信念。

峰峦如堆景似画、田野农家乡趣浓。峰堆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精准扶贫为抓手,通过区域和民族特色,以承办海东市首届“洋芋花海艺术节”为契机,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多彩村庄”。

与此同时,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上一村、上二村经过画笔的描绘和颜色的渲染,全力打造“多彩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多彩村庄”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村庄整体色彩布局,分别对上一、上二两村群众住宅外墙进行多色调、大色块的涂刷,涂刷面积为4.5万平方米;第二部分为艺术彩绘区域,分别对上一、上二两村道路两侧宽阔区域进行大面积涂鸦,面积为5500平方米,旨在用艺术彩绘突出当地风格特点,增加趣味性、观赏性。

这些年,当地老百姓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乡变化带来的实惠。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没想到几百年的村子土墙土房变成了油画,更没想到,变化以后会吸引这么多人来旅游。

农耕文化和现代涂鸦文化融合,小村庄展现新魅力。曾经深藏在山间的贫困乡,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脱贫事。新时代征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期待峰堆乡的再一次华丽转身!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