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鲜卑花与降龙木及其他

2023-11-13 09:41:2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张旻

小时候跟着大人到山里采药、挖金子时提前准备在外生活和劳作的衣物、食物、器具,尤其吃饭的食材和锅碗很重要,但有一样东西不用带,就是筷子。山中到处长着一种叫做胡儿条的灌木,胡儿条枝干笔直光滑,木质坚硬,不散发任何味儿,最合适做筷子。因此,出门若是去山中,不用带筷子,就地取材,刷刷三刀两刃,一双乳白色的崭新筷子就成了。那时家家不富裕,出门时家中不带出物,在外没出力气就新添一物,回家时带进吃饭的家私吉利。青海方言中把树枝叫条条,也延伸到坚韧性很好的灌木名字中,比如:胡儿条、柠筋条、柳条。青海脑山地区很早有这样的一首“花儿”歌词:“阿哥是阳山的胡儿条,尕妹是阴山的柳条;宁叫枯死火烧掉,不叫仇人们剁掉。”这里的仇人指的是情敌。以胡儿条和柳条比喻恋爱中的彼此,取胡儿条的坚硬以喻青年男子,取柳条的柔韧配青年女子。

对于这么好的植物,祁连山里的人们把传说中的富有神奇力量的一类木种安到胡儿条身上——降龙木。在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中,穆桂英用她穆柯寨的降龙木破解了辽国变化莫测藏有猛兽、毒气的天门阵,杨家将士大胜辽兵,自此辽国国力衰弱,再也不敢南下犯宋。降龙木有化解毒气的作用,就制作成筷子,献给那些总是害怕被人下毒的帝王后妃用餐。用能做筷子的降龙木可以制敌,这其实一个寓言,化解国家危险的就是让老百姓有饭吃。杨家将故事里把偌大的降龙木制作成几双筷子,仅供皇家极少数人享用,这其实也是一个寓言,不管天下黎民百姓的饥饱,只顾皇宫里锦衣玉食,导致大宋朝的皇室先是南渡河,后面直接南投海。

其实,降龙木是虚构是寓言,降龙木的主人穆桂英倒有一丁点儿的原型,就是《保德州志》中记载的“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慕容姓氏就是北方鲜卑族的重要姓氏,慕容在鲜卑语中据说是富有的意思,今天穆姓的源流中就有鲜卑之说。

鲜卑人入华后曾建立众多的政权,其中慕容氏建立的最多,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北燕。这么多燕有点乱,让学历史的人分不清东西南北,让当时和后世的学者也很头疼,就干脆叫他们胡人。五胡乱华,鲜卑就是五胡之一。鲜卑之中拓跋氏和慕容氏影响最大。在金庸以宋辽金夏吐蕃为历史背景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以恢复燕国为己任而成畸形人格,至于复到哪个燕政权没说清,因为慕容氏建立的那些以燕为号的政权,历史脉络太复杂,不适宜小说杜撰。除了五燕以外,鲜卑慕容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另一个政权,国号独特,以人名为国号。政权长达350年,古代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与之比肩,它就是吐谷浑。当代史学家许倬云对此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义:吐谷浑是一个鲜卑贵族统治羌人的部族国家。羌人就是今天的藏民族族源,吐谷浑的政权统辖范围在今天的青海及临近青海的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恰恰就是胡儿条的分布区。与吐谷浑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藏民族对这个政权有很多记载。藏语里把胡人叫做霍尔,格萨尔史诗里的霍尔国的原型就是指吐谷浑,今天的土族的族源主要有吐谷浑人,土族聚集最多的是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在藏语读作“霍尔助”意为胡人(鲜卑人)聚集的地方。西宁城区的虎台遗迹,在藏语中就是胡人的台子之意,虎台是南凉时期留下来的,南凉是拓跋鲜卑人建立的,也就是胡人。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青海地区为吐蕃管辖,但这里的百姓都是吐谷浑时期留下来的,唐代司空图的《河湟有感》写道:“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诗所写的年代河湟地区正是吐蕃人统治,诗中没写成羌儿,却说胡儿,这跟先前河湟地区被鲜卑吐谷浑人长期统治不无关系。

不论是胡儿,还是霍尔,互、胡、虎都跟鲜卑人有关,就是汉语中的胡人。

每年农历五月,山中的百花开始争艳,其中胡儿条以及它的近亲西番柳、铁杆柳开着黄白相间的碎花蔚然大观,是山坡百花中重要的族群,这个植物族群有一个人们很少知道的学名:鲜卑花属。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在高海拔地区,它们的花期很短,在没有开花只有光秃秃枝条时依旧叫它们鲜卑花。鲜卑花在国外分布最多的地方是西伯利亚南部,很多学者都认为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是鲜卑人最早居住的地方。鲜卑人早已融入到其他民族里了,鲜卑是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极大的古民族。《颜氏家训》里记载一个齐朝士大夫的言语:“我有一儿,年以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鲜卑语很早就失传了,鲜卑人很久以前也融入其他民族了,鲜卑花却在他们曾演绎的山中盛开。三国时期的史学家张晏和日本鲜卑学专家白鸟库吉都认为“鲜卑”一词是祥瑞的意思,类推下来鲜卑花就是祥瑞之花。

在学名叫鲜卑花的胡儿条上,一个赫赫的族群把历史写在它淡淡的花絮上,在他们辉煌过的山谷中一年绽放一次。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