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兵 文/图
一条东去的河流,携带着远古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流过青海、流过乐都,这条河流叫湟水河;一条西来的古道,驮载着文明的种子、异域的风情,经过青海、经过乐都,这条古道叫丝绸之路(南道)。
她地处广袤的河湟谷地腹地,北枕巍巍祁连山,南依滔滔湟水河。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物阜民丰。这里,是河湟古都·人文乐都。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一座城市的血液和根系,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文化之城,早在4000多年前,乐都就已进入了农耕文明,而这第一缕农耕文化的星火,就被生活在依山傍水之地的柳湾先民点燃。
陶器是人类适应定居生活的产物,同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柳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作为原始社会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其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是古人在长期的渔猎、农耕生产活动中俯察天地,感悟自然的朴素认识,展现了远古农业以及原始社会人类物质生产生活的状态,加之出土的粟粒谷物和各类农耕农具,充分说明当时的乐都地区就存在繁荣的农耕文明。
可以说,依柳湾遗址而建的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乐都历史文化的浓缩。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大众架起了一座了解乐都的桥梁。
公元前111年,中央王朝始置护羌校尉,其后又置西部都尉,府治落都(今乐都),统领河湟事务,中原汉人开始移入湟水谷地,进一步推动了乐都的农业生产。汉宣帝时期,赵充国在湟水流域驻兵屯田,把先进的生产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农作物不断带入河湟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自此农业成为乐都的基础产业。唐开元年间,曾在乐都设陇右节度使,辖治12州,使乐都成为西北政治经济中心。中原移民和河湟地区原住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交融,河湟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油坊、糖坊、酒坊等手工业开始兴盛。到了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更是在《资治通鉴》中这样描述丝绸之路的盛况和陇右地区的繁荣,“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
经过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乐都总耕地面积23713公顷,粮食年产量1779.95万公斤。1953至1957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乐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耕地面积达到45333公顷,粮食年均产量达5084万公斤。1981年至1985年,以城台乡为试点的生产责任制在全乐都展开,198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664万公斤,蔬菜面积达到626公顷,各类瓜果总产量达260万公斤,乐都开始以盛产水果、蔬菜闻名全省,蔬菜产量曾一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此后,乐都群众因地制宜种植粮油、蔬菜、果瓜、药材等多种作物,奠定了全省农业生产主产区之一的地位。
从有据可查的原始社会至今,乐都始终保持农业基础地位,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基础深厚的农耕文明,为加快乐都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先发优势,提供了经验启示。
河湟大地,田畴沃野,阡陌纵横,垄上飘香。踏足乐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每一处都洋溢着自然的韵律,土地里长出的文化,如静水流深,深深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内涵,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在这里绵延不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