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德恒隆的蝶变之路

2024-08-20 09:39:3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丰收的喜悦

山间村落

□韩桂芳

“清气凌霄汉,金乌化暖冰。山峦黛观远,水岸柳拂轻。”

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上,有一种壮阔之美:清晨,苍黄的山峦在雾气的笼罩下显得温厚而又沉静,当太阳高高升起之时,远处的丹霞地貌愈发鲜艳,路上偶尔穿过的车辆惊走了正在低头觅食的牛羊。夜晚,俯瞰群科新区的夜景,山脉仿佛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一边是灯火璀璨的繁华城区,一边是清风朗月的天然之境,在那星星点点的树木下掩映着几座颇具年代气息的老房子,仿佛在诉说着德恒隆乡的历史。

粗犷中带着温柔

德恒隆乡位于化隆县卡力岗地区,东部与甘都镇接壤,南部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隔黄河相望,北部与沙连堡乡接壤。“德恒隆”是藏语,意为“老虎出没的地方”,这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地方的偏远。爬上山头远眺依旧是无尽的山沟,是大西北千山万壑星罗棋布的小山村之一。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可谓崇山峻岭、沟壑纵横,丰富的草山资源是牛羊的天堂。在这里,你可以体验西北粗犷的美,春季有盛开的油菜花,夏季有郁郁葱葱的草山,秋季有成群的牛羊,冬季有万里冰封的雪景……

“莫傲冬去春已来,春寒胜冬丝不衰。”德恒隆的春天来得比较晚,当山下已经新枝嫩叶时,卡力岗山上依旧飞雪狂舞。“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茫茫苍苍的大地被捂得严严实实。到了六月份,这里的油菜花才缓缓盛开。“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此时,在德一、若索等村可以看到成片的油菜花,开得最旺的时候,远远望去大地像是铺上了一条金色的毯子,又像金色的沙滩泛着青山的光亮,微风轻轻一吹,层层翻滚,美丽极了。

走近它,浓浓花香弥漫了整个世界,为粗犷的卡力岗添了几分温柔。德恒隆作为传统的农业大乡,近年来,深刻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2000公顷的高标准农田里培育了青稞、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为德恒隆高质量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你路过德恒隆时,可以品尝路边的豌豆,德恒隆人喜欢在锅里撒一把盐,拿清水煮上一锅,这也是一盘地地道道的美食。

秋天,正是德恒隆雨水最充沛的季节,漫山的野草肆意地生长,“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辽阔的草山就像一张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而绿草与蓝天的相接处,牛羊追逐,牧人举鞭高歌,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德恒隆依托丰富的草山资源,10家村集体经济养殖场近年兴起,18个家庭牧场办得有声有色,家家户户养着牛羊,过着日出而牧、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

一碗拉面“拉”出新天地

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批怀揣致富梦想的卡力岗人开始走出大山创业,到省外开起了拉面馆。从“一口锅、两口子、三张桌子”起步,借助“亲帮亲、邻帮邻”的经营方式,以福建省厦门市经济特区为起点,逐步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遍地开花,闯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从1988年第一批化隆人到厦门开办的第一家拉面店起,化隆人便开始了不分民族的“传帮带”共同致富的历程,马文德就是这群拉面人的典型优秀代表。他主动作为,努力扩大经营,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把化隆拉面打造成展示青海形象的窗口,积极为家乡代言,为大美青海推介,以实际行动提升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马文德的拉面馆,经常免费请环卫工人吃面,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爱心拉面,为留守儿童现场拉面,捐献物资抗击疫情……每天,他的店铺里都在上演着民族团结的温馨故事。

在马舍四的儿时记忆里,村里人永远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缺水,村民只能将每年的收入寄托在为数不多的降雨上,贫穷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我大概在18岁的时候离开了老家,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北京的一家拉面店里打杂,抽空跟着拉面师傅学习拉拉面。两三年后,我又来到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家餐馆做了拉面师傅,如今已经快20年了。”马舍四告诉笔者,当时的郑州大概有70多家拉面馆,人们对拉面也较为认可,发展起来还算容易,不过和北京相比,当地人更喜欢麻辣口味,于是,他也对汤底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才找到了真正受当地人喜爱的味道。

“这些年大家在外地开拉面店、做拉面师傅,很多人都在县城甚至省城买了新房子,和以前的日子比简直是翻天覆地,别提有多好了。”马舍四发出由衷地感叹。

一碗拉面“拉”出了卡力岗人脱贫致富的新天地,这是一碗引领群众创业脱贫的“致富面”,一碗促进全乡社会稳定的“和谐面”,一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面”,一碗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小康面”,一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振兴面”。如今,德恒隆乡拉面返乡人士创业涉及种植、养殖多个产业发展项目,他们在村里开办公司、合作社,积极申报产业扶持项目,吸纳当地劳力,为德恒隆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易地搬迁托起新生活

“卡什代”藏语意为“山梁上的老虎”。这里曾是德恒隆乡最西端卡力岗山梁上的一个贫穷小山村。卡什代村自然条件严酷、地理区位偏远、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偏远山区。由于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的“两少两多”原因,村民们生活艰难,吃饭、饮水、上学、就医都是问题……对此,卡什代村党支部书记马军海陷入了沉思。

在卡什代村流传着几句顺口溜:50年代茅草房,下雨屋里酱油汤;60年代泥墙房,刮风下雨心发慌;70年代沙灰房,看着蛮牢像酥糖……“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就连吃水都要排队。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种庄稼,十年九旱,一年的收入也只够勉强维持家用。”村民马忠林说。

201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卡什代村沐浴党的新风,开始实施易地搬迁。2019年,219户987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挪穷窝”。其中,集中安置64户326人,其余村民分散生活在化隆县周边。集中安置点先后推进安居工程、村民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从山上搬到山下,村民住进了新村,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如今,站在新建了新村的岗蓝卡向群科新区望去,但见清清黄河蜿蜒而下。成功脱贫的卡什代人,挪了穷窝,拔了穷根,换了活法,更是开阔了眼界,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守着几亩旱地过活了。卡什代村立足丰富的草场资源优势,打好党建促脱贫组合拳,建成了投资2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牛羊养殖场,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致富带头人承包经营养殖场,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41万元。实施投资达25.92万元的扶贫产业扶持养牛项目,户均收益达2300元,24户养殖大户从事牛羊养殖。成功探索出“购出新路子,走向新生活”的消费扶贫模式,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的“青藏高原牦牛肉”的爱心中转站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商城成功开业,有效拓宽了农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解决了农畜产品“卖出难”问题,并带动解决就业岗位8个。同时,卡什代村也大力发展拉面产业,全村近60%的人口常年在外搞拉面经济,经营的拉面店达151家,并精准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将项目资金21.6万元投入村民经营的拉面馆,以10%进行分红,年户均分红2500元。

美丽乡村“蝶变”记

“我有一方庭院,胜过诗和远方;晓起推窗闻香,暮听鸟语虫鸣。”这或许是每个人心中向往的生活,而在德恒隆乡哇加滩村,这就是每个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站在村子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村庄和蜿蜒的黄河。黄河流经这里并滋养着哇加滩村,而哇加滩村静静地依偎在母亲河的怀抱中,美丽乡村的画卷由此徐徐铺开。

哇加滩村处于黄河上游岸边,紧邻213国道,且与海黄大桥、德吉村景区相邻,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哇加滩村在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哇加滩村以打造“种植、养殖、林果、劳务”四大产业发展为主线,全村规划出农业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综合养殖区、副产品加工区。依托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家庭院和养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特征,集农业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耕渔文明于一体的“农家一日游”。以“农家乐”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安置空闲劳动力,利用闲置民宅,从而促进生态观光区、生活娱乐休闲区的功能发挥,加快村级经济健康发展。

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到现在的游玩好去处,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马舍乙布感慨万千:“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遇到雨天,出行非常不方便,现在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许多村民家里盖起了小楼房,村道上全是花草树木,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实在是太好了。”马舍乙布说,他长期在外地开拉面店,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如今村里变化很大,家家户户的院落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

美丽乡村正在进行时,村集体经济也在蓬勃发展。哇加滩村土地资源和水域资源丰富,与乡域内其他村社发展方向不同,哇加滩村发展现代特色农渔业的基础条件较好,目前,已建设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哇加滩村食用菌基地和海林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大棚)农业项目是2022年化隆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主要通过无土栽培种植香菇,售往海东市河湟新区;海林渔业养殖合作社先后投资1700万元,邀请省渔业技术专家指导建设生态环保高标准渔场,主要养殖三文鱼,以订单形式售往广州、上海等地。

“自从这两个产业起步以后,我们优先聘用村里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目前已有十余人在食用菌基地和渔业养殖合作社上班,让就业困难群体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村党支部书记马海龙说。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奋斗脚步永不停歇。如今的德恒隆乡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传统乡村散发出新韵味,勾勒出了一幅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