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重磅!央行“降息”,这次你能少还房贷了!

2022-05-23 14:14:20 来源:中新网 点击:
20日,央行官宣,房贷“降息”15个基点。这一次,无论你已经买房还是正计划买房,这个“大礼包”都能拿到。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LPR,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

这一次降息有四方面信息值得关注:

这是罕见的房贷“单独”降息,5年期LPR创下历史最大降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自从LPR报价形成机制改革以来,首次出现1年期LPR不降、5年期以上LPR下降。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共计下调5次,总计40个基点,而1年期LPR共计下调8次,下调幅度达55个基点。此番针对房贷定向降息,政策“稳楼市”意图清晰可见。

另外,过去几次降息,5年期以上LPR大多为一次下调5个基点,即便是在疫情刚刚暴发的2020年4月份,降息也仅有10个基点。而此番一次性下调15个基点,创下历史最大降幅。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是最近几年来楼市迎来的最大利好。

此番“降息”后贷款购买首套房或迎双重利好

此番降息与5天前央行对首套房LPR利率下限的调整有叠加效应。

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全国层面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LPR调整为LPR-20个基点,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保持LPR+60个基点。此次调整后,按照最新LPR计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达首套房4.25%(相比4月份最大降息35个基点),二套房5.05%。

日前,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公开资料和部分银行网点反馈情况,目前已有包括广州、深圳、天津、济南、青岛、郑州、苏州、昆明等20个城市首套房最低利率降至4.4%。此番降息落地后,这些城市首套房最低利率有望迅速跟进,降至4.25%。

各类贷款买房者“雨露均沾”都能获得利息优惠

此次降息,无论新购房者,还是已购房正在还贷的人群;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均能享受到利息优惠。

对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立即下调15个基点,叠加央行、银保监会5月15日将全国层面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LPR调整为LPR-20BP,新申请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将迎来双重利好,购买二套房的居民家庭也能从中获益。

对于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也将在购房人与商业银行合同约定的利率重定价日后下调15个基点。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45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1.6万元。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如以商贷额度3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LPR下降15个基点,存量贷款客户每年房贷能省超过3000元;对于新贷款人群,考虑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在LPR基础上下降20个基点,即与4月相比最大降息35个基点,每年房贷节省还款额度约7500元。

温彬也认为,部分城市新发住房贷款利率会出现明显下调,有助于合理满足居民的购房需求。对于存量住房贷款而言,LPR的下降会通过贷款重定价降低存量房贷成本,这将起到纾困作用,减轻居民债务负担,从而节省下更多资金用于消费。

政策利空出尽,楼市有望筑底回升

近期楼市利好政策频发,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利空出尽,楼市有望筑底回升。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降息以降低月供,这是提振购房情绪的重要工具。从4月份房地产数据看,地产销售端大幅度下行,超出预期,拖累了开发商资金链,导致拿地、开工也大幅度下降,造成房地产全链条下行。需求端回暖是破题的关键。5年期LPR大幅下调,就是要让楼市需求端快速稳定下来,为解决供给端冲击(信用风险,收并购难以进展、土地市场冷却、开工不足等)创造条件,避免供需相互恶化。

李宇嘉认为,随着疫情缓解,6月份,经济社会循环或步入正轨,一揽子政策开始见效,包括疫情纾困、各地激励楼市,央行降息等等,其叠加效应将在下半年全面显现。他认为,目前房价和销售的底部已经开始显现,下半年将全面回升。但需要防范政策叠加形成共振和滞后效应,导致新一轮房价上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LPR下调叠加央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市场的回稳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市场动力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信心不足,央行多次实质性的支持,对提振购房者的市场信心起到很好的支撑。在信贷宽松的支持下,市场回稳的速度会加快,预计疫情好转后积累的需求将会逐步释放,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逐步走高。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