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那些追光的人

——来自海东市绿色发展一线的系列报道(六)
2024-08-02 09:19:5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青茉莉

汹涌的黄河很难得地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留下无限温情,她伸出臂弯,将众多村落拥入怀中,极尽柔情地呵护着两岸的杏树、梨树以及庄稼。

黄河在这里的一个侧身,留下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也让群科有了“水果之乡”的美誉。你看!那一棵棵杏树,妖娆迷人,尤其是花开时节,第一个把春的气息喜形于色地告诉世人。闻讯而来的人们摩肩擦踵,以杏花节之名,在这里相会,在这里被陶醉。

离开黄河不足一公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沿着一条深深的沟壑向北面的山体攀爬,荒芜似乎令人窒息,让人无处躲藏的毒辣太阳,直射在裸露的皮肤上嗞嗞作响,被晒出的油脂混合着汗水在脸上流淌。

终于将一截陡峭的山路甩在身后,这是一个叫大尕滩的山头,一溜的平房,几顶帐篷,外加一排排的光伏板,就是化隆民安光伏电站的所在。再往高处,道路继续弯曲着向上延伸,更多的光伏板散落在更高的山坡上。

站在大尕滩,已经看不到黄河,也看不到群科新区的高楼大厦,甚至已经看不到一棵树木。除了光伏板下面阴影里那些随风舞蹈的小草,目之所及,是层层叠叠的黄土。

正在光伏板下巡检的周华祥脸膛黑红,一看就是长时间待在大山里风吹日晒的缘故。他如今是常驻光伏电站的站长,手下的两个“兵”是他的徒弟,电站大大小小的事都得他拿主意。

进入新能源领域工作前,周华祥是青海大通桥头铝电的一名工人,众所周知,桥头铝电是一座火力发电厂。

周华祥是乐都区碾伯街道西门村人,2005年9月份,他考入重庆市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成为该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名学生。这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含金量”很高,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毕业后,周华祥成为桥头铝电的一名电器运行工,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电器设备异常复杂,操作起来不得半点马虎,进入车间要想操作任何一个设备,都必须凭票进行,也就是说,必须持“操作票”才行。“操作票”上列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流程,念一条执行一条,不能超范围进行操作。

实践和书本之间还是有着一道鸿沟。刚进厂时,周华祥也觉得很吃力,对很多电器设备上的代号搞不懂,许多图纸图标看不懂,甚至设备出现报警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记得有一次,他在进行刀闸操作时拉到一半电机突然不转了,他顿时吓得冷汗直冒,要知道这样持续下去设备会对地放电,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好在老师傅就在跟前,紧急采取手动方式,将刀闸合了回去。从此,周华祥在工作中学会了谨慎和仔细。

2016年,随着生态环保政策的趋紧,桥头铝电火电机组的寿命期刚好到期,火电项目被拆除,周华祥面临着工作上的分流。该何去何从?周华祥第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我还是干电力吧?要不还得从头开始。”刚当上新郎官的周华祥与其说是和新婚妻子孙海苹商量,还不如说自己已经打定了主意。

周华祥这次所说的“电力”,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即新能源电力,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绿电”,是绿色算力产业最为重要的一环。

彼时,新能源赛道风起云涌,特别是在青海,水资源丰富,气候干燥少雨,光照时间长,适合水电、光电、风电以及水光互补发电等绿电产业布局,华电、华能、国家电投、大唐、中广核五大集团均在青海攻城略地,纷纷抢占新能源市场。据青海省能源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超过5100万千瓦,占比92.8%,发电量占比超84.5%,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新能源装机、电量占比“双主体”。2024年青海省将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青海电网已成为含碳因子最低的省级电网,绿电含量居全国首位。

目前,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已成为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已建成投运百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站5座;新能源方面,已建成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获批国家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2434万千瓦,占比超全国10%;储能方面,集中开工建设三座7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电化学、压缩空气等储能项目,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全面起势。推动水、风、光、火储等多种电源协调发展,形成安全、稳定、可靠的绿电供给体系。

在海东市,绿电产业也乘势而上,并已形成燎原之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目前已建成水电站10座,实施光伏发电项目51项,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147.4兆瓦;互助土族自治县除现有的200兆瓦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外,正在启动中电950兆瓦新能源绿电制氢、阿特斯500兆瓦源网荷储牧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现有4座大型水电站平均发电量已达到102.4亿千瓦时,上网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仅为0.18元;化隆首个25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项目自2023年4月26日首次并网发电至今,上网电量已达2.544亿千瓦时,累计带动当地3500人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

化隆山大沟深,气候环境恶劣,尤其是卡力岗山区,曾是贫困的代名词,而今却因“祸”得福,在新能源的加持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

周华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依依不舍地离开刚刚结婚四个月的妻子,一头钻进了化隆县巴燕镇的西山里。

巴燕西山,平均海拔3200米,山里气温寒冷,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即便是最为美好的五六月份,山里都穿不着短袖,雨雪、大雾时常“光顾”,给周华祥他们日常的巡检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

虽说上二十天班可以休息十天,可往往临到休息时却回不了家,一场大雨或大雪,就会阻住周华祥回家的路。山上种不出任何庄稼,也同样种不出蔬菜来,每次下山到巴燕去买菜,都要装满一皮卡车,确保半个月不用再下山。这样,“娇贵”的蔬菜不能买,萝卜、土豆、白菜成为主打。山上没有水,同样只能靠去山下拉水,别说洗澡,衣服都没得洗,脏了只能攒到休息时拿回家去洗。

两年后,周华祥所在的公司接到一个特殊的项目——位于群科镇的化隆安民29.5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这是一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是全县144个贫困村共同的希望。作为精兵强将,周华祥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

“比起巴燕西山,这里的条件好多了。”艰苦的工作环境早已磨平了周华祥的棱角,对于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都能泰然接受。实际上,虽然距离城区近了,周华祥仍很少下山,除了思想上已经“与世隔绝”,他所要干的活很多,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间逛街。

就在我们上山的前一天,光伏电站需要更换设备,因为光伏板白天发电,只能晚上打着手电筒进行更换,地处大山,5月的夜晚寒气逼人,但3个小时的活干下来,周华祥和两个徒弟却累出了一身的汗。

光伏板都是安装在山坡上的,搬运设备是最让周华祥头疼的事,有些设备重达200斤,在陡峭的山坡上,两三个人没法抬,一个人又扛不动,有劲也使不上,只能一点一点往上挪。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第一次上山,女儿还没有出生,一眨眼现已经上小学了,望着视频通话中的乖巧女儿,周华祥总有一种想要落泪的感觉。

“这个周末,我一定要回去。”周华祥转过身对着我们说的这句话,更像是在自言自语。然而,现在的他依旧得坚守在山上,因为他知道,他看守的不仅仅是一个光伏电站,而是肩负着化隆群众的重托。

在大尕滩看不到的地方有个不大不小的村落叫雪什藏村,全村被掩映在黄河岸边浓密的树林里。前往朱寿全家的路旁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榆树特别粗壮,同行的群科镇雪什藏村党支部书记张德西确信,这两棵树至少有100岁以上了,至今每年依旧枝繁叶茂。

雪什藏村的村民们特别喜欢花花草草,村道两旁、院落里种满了各种花木。朱德寿家也不例外,刚刚开败花的牡丹旁,一丛丛月季正在花枝招展,一棵梨树上,梨儿也已有鹌鹑蛋大小。

朱德寿从小残疾,耳朵不好使,说话也不流利,见我们来只是招招手,老伴刘外姐健谈,回忆起她当年从二塘乡的山里嫁过来时的情景,说那真是一场缘分。今年67岁的朱寿全是村里的护林员,68岁的刘外姐是保洁员,都是村里的公益岗位,两人每年能拿到近万元的工资,每月还能各自领到200元的养老金。

张德西说,像朱德寿这样的脱贫监测户,村上共安置了5户6人在公益岗位工作,发放工资的资金,就来源于光伏电站这一“阳光银行”。

化隆安民29.5兆瓦光伏电站所建设的地方,有雪什藏村29.2公顷土地。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突发奇想,想要在兔子都不拉屎的山地上种出点什么,开出的土地里终于种上了土豆、小麦,颗粒无收的结果可想而知。

“说大尕滩能给我们带来效益,谁都不相信。”2018年村民大会讨论光伏电站项目时的情景仍烙印在张德西的脑海里。当时他心里也没底,莫说几十年的荒地能产生效益,单就这阳光能变成钱,他就有点犯嘀咕。光伏电站建成的第二年,村里收到了两笔钱,一笔是土地租金,每亩200元,共87600元,一笔是光伏发电收益金,9万元。

村集体经济就此破零!这叫张德西心服口服。

有了资本,乡村振兴的后半篇文章“写”起来就酣畅淋漓,而后村里又发展了果园、在群科新区购置了商铺,除去投入的资金,现在村集体的账面上还有38万元现金。

虽然相隔60多公里,一个在黄河岸边,一个在湟水北侧,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也演绎出和雪什藏村一样的“阳光”故事。

杨家山村形成于明代,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这里有着三官庙、烽火台、药王庙等遗迹,似乎在诉说着杨家山曾经的不平凡。但身处大山,却早已注定杨家山落后的宿命,杨家山村现任村委会副主任杨富英对此深有体会。

也许因了名字里有个“富”字,他不到30岁就离开家乡,做生意、跑运输,最终富了起来,在乐都城区买了房、安了家。村里的山地即便能养活人,也不会让人富起来,杨家山169户人家,走出去的就有100户,多数是去了新疆承包土地种地,户籍虽然在杨家山,几代人几乎都没有回来过。

2017年,杨家山村也有了“阳光存折”——300千瓦集中式扶贫光伏电站在村里建成,至2023年累计发电上网电量277.42万千瓦时,发电收益超过208万元,贫困户年户均收益2200元以上。

青海绿电无疑是一个奇迹,它是富民电,是绿色算力的“充电底座”,更是通过青豫绿色电力大通道,不仅造福了中原大地,还点亮了北京大兴机场、闪耀了杭州亚运会……省长吴晓军就此提出:青海要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有利时机,着力把“绿电”变“绿算”、把“电缆”变“光缆”、把“瓦特”变“比特”,努力培育新发展动能,开辟发展新赛道。

如今的海东,正借助绿电“能量”,早已奔赴在了绿色算力的新赛道上。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