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高素质农民培训赋能乡村振兴

2020-12-28 10:07:4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金显花 通讯员 白文静 摄影报道

“家庭牧场棚圈空间大,能不能养其它畜禽?不能!为什么不能……”“马铃薯切种你们知道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吗?”12月25日,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班上,授课教师和学员的一问一答使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学员们眉宇间露出了疑惑和求知的信号。

这群学员有个特殊的身份——高素质农民。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知识技能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渴望。

如何让农民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今年,民和县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精准扶贫巩固提升的实际,围绕养殖业、玉米、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知识技能,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常识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对全县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农民等进行培训,不但提高了农民种养殖技术,还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不再是单纯的资金补贴,而是“授之以渔”。邓西南是官亭镇梧释村村民,2018年他和村里4名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民和梧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里种起了樱桃,凭借官亭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樱桃树长势良好,去年就已开始挂果。目前,邓西南种植的樱桃已有150多亩的规模,预计明年就可以产生收益,而他们的养殖产业也初具规模,羊存栏数量达80只左右。

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村教学现场,邓西南与100多名学员一起参观了田家寨村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与学员们共话发展。“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在樱桃树栽植、嫁接、管护、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等方面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邓西南说,培训结束后,他也要将田家寨村这种“特色种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的发展理念带到梧释村,用学到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经营好自己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好带动村里种植、养殖业的标准化生产。

李艳荣是北山乡先锋村村民,2014年,李艳荣和丈夫一起成立民和县志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6年的发展,志向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加入了其他农民合伙人,马铃薯种植规模也达到了300多亩,此外,合作社还种植白芍、赤芍、大黄等中药材,规模也有350余亩。借着这次培训,李艳荣将自己专业合作社中的11名员工带出来“取经学习”。

“我们合作社主要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产业,这次的培训中正好有马铃薯种子的栽培,农药、化肥的使用及中药材种植、切块等方面的知识,我就带着员工一起报名学习,掌握种植新技术。”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李艳荣还畅谈今后也要扩大种植规模,挖掘白芍、赤芍等中药材的观赏价值,努力打造集人文旅游、产业输出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经济。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今年,民和县充分利用省级财政切块资金166.5万元,计划实施培训高素质农民650人。”民和县农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魏小明说,通过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不仅丰富了全县人民的“菜篮子”,也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锻造了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