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安心!百姓“互联网”医院可求名医

——“走过2020·年终盘点”之民生篇系列报道一
2020-12-29 10:24:41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开篇的话】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在2020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海东市迎难而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盘点这特殊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实施,汇成了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画卷:网上能看病、家门口能上班、出行不受阻、住房有保障……这些,都让海东人有了稳稳的幸福感。

本报今起陆续推出“走过2020—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回眸与展望。

□本报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患者在医院自助机上微信扫码挂号、缴纳费用,几分钟完成诊疗;一台电脑、一只话筒、一个摄像头,市级医院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坐在办公室就可以为村里的老百姓看病。今年以来,海东市各公立医院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及卫生信息化建设,让患者真切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医疗服务。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家住乐都区城台乡山城村的村民李多杰郎走路总是腿疼,没有拐杖根本就站不起来,村里的医生建议他去医院拍个腿部的片子。李多杰郎觉得去城里太远,怕折腾。医生告诉他,在乡卫生院拍了片子,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其他医院的医生也能看,这让他下决心要好好去检查检查。“在乡上也能让城里的医生看病,真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他说。

“以前要苦苦排队等候放号,有时还不一定约得到,现在有了智能化预约挂号正规渠道,第一时间就能自动约上专家号,省心又省力。”在平安区互联网中医医院,李多杰郎说,就靠一部手机,预约挂号和实时动态叫号情况都能看到,医院缴费退费都能在手机上操作,诊后报告单也可以实时推送到手机,看完病他就安心回家了,效率特别高。

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完成从挂号缴费、信息查询到在线支付、医院报告单推送的全过程,这是海东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市民带来的就医新体验,也是海东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的一个缩影。

曾经,“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这所谓的“三长一短”问题是海东群众生病就医时的“心”病。现如今,凭借就医APP,群众在医院就诊可随时实现充值缴费、预约挂号、各类报告和就诊记录查询等多种便捷应用,真正实现了医院工作减负,群众就医提速。

记者了解到,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海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积极争取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大力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2016年,平安区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中医医院,全面启动了便捷就医服务。

近日,在平安区互联网中医医院内,医师王耀宾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对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中心卫生院传来的一份胸部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诊断。不一会儿,诊断便有了结果:病人脑部有积液,需要紧急治疗和处理。他们随即将诊断报告反馈给洪水泉乡中心卫生院,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海东“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性项目逐步向市属各级医疗机构全面推广普及。目前,海东全市范围内已有12家医疗机构成功上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市民通过就诊APP就能在这些医院挂号、缴费、取药、检查等,再也不用携带一堆各医院的诊疗卡,看病就医更方便。

“互联网就医不仅方便了患者改善就医体验,也优化了医院的诊疗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据平安区互联网中医医院工作人员倪文成介绍,今年9月以来,海东第一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门诊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线上预约、挂号、缴费及查询报告等全流程服务,大大提高了门诊检测速度,减少市民在医院等待时间。

倪文成说,全市通过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群众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咨询服务,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在医院内聚集,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实现医疗服务便民惠民。

如今,在海东各个医院,挂号机、医院APP等服务设施早已成为“标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行业壁垒,深化了卫健信息系统的整合,逐步建立了全民健康信息“一张网”,切实缓解了市民“看病烦”与“就医难”的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互联网+医疗健康”,正促使每个海东人都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今年1月至11月,海东互联网医院本地就诊量达4.1万人次,就诊开方4571个,累积就诊量约14万余人次;新增合作智慧药房28个,新增供应商2个,累计合作智慧药房42个,累计供应商11个。“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群众带来优良就医体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群众的就医方式,成为海东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落地落实的缩影。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