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海东市着力稳增长、抓项目,路网体系日趋完善,支撑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成“高速公路达县、国省干线通乡、农村公路入户”的公路网,路网规模迅速增长,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硬化路、户户水泥路”,打通了支撑海东经济发展的出入通道“大动脉”,畅通了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城乡交通微循环。大循隆高速、川海大桥等13项重大公路(桥梁)项目建成通车,G109线乐都至平安段改扩建、南绕城东延公路等6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投资405.12亿元。全市新改建县乡道改造、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易地扶贫搬迁硬化、通村公路窄路面加宽、通寺院公路、美丽乡村、配套桥梁等农村公路7792公里,完成投资31.23亿元。
同时,海东市所有县区建成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乐都高铁站西、平安高铁站北公交停保场及一批充电站、公交港湾站亭陆续建成。更新客运车辆,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结束了无公交客运的历史,驾培、维修、检测等运输辅助服务业迅速发展。全市客运线路达到212条,公交线路89条,营业性车辆15978辆,邮政普遍服务建制村通邮率达到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60.18%。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县乡村三级管养责任进一步落实。扫黑除恶成效显著,非法营运等行业乱象整治有效,推进超限超载“一超四罚”“黑名单”管理,加强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应用。
此外,海东市建立健全道路水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集中整治黄河公伯峡库区违法采砂船,推广营运汽车安全监控及防护装置,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检测,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基本实现全覆盖,工程质量总体可控。落实工程建设生态环保“三同时”要求,加强施工扬尘治理,开展黄河海东段通航水域清漂、违建码头整治,全市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占比分别达到90%、10%。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动态监控终端,二级以上客运站、水上交通实现视频联网监控,“科技治超”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