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丝路文明的艺术瑰宝与历史印迹

——读《西域考古器物图谱》
2024-04-22 09:47:5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彭忠富

学者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明体系有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四个,这四大文明的一个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及西域的文书文物的发掘整理,复活了中国及世界许多被忘怀的往事。”众所周知,敦煌是中国的,但敦煌学却是世界的。说到敦煌乃至西域,著名考古探险家、地理探险家和东方学学者奥雷尔·斯坦因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英国人斯坦因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其中就包括新疆及敦煌等地区。

现在看来,斯坦因四次中国新疆考古探险的确破坏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址,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和我国人民感情。但是,他在东方学研究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客观上也为国际学术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获得的近10万件各类文物,超过1万张的山川河流、大漠遗址、社会景象、各色人物等照片,实测精准的地图,以及精深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仍然是学术界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由斯坦因原著,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主编的《西域考古器物图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不仅是对斯坦因三次中国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全面梳理与呈现,更是古代西域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生动图谱。作为斯坦因三次西域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集中展示,本书涵盖了泥塑、陶塑、绘画、织品、刺绣、木牍、文书、经文以及杂品等多个类别。每类每件文物都详细注明了出土地,这些地址不仅仅是斯坦因西域探险考古的路线图,更是构建起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人文地图。

书中汇聚了各类珍贵的文物图像,每一件都堪称历史的见证者。无论是细腻入微的泥塑陶塑,还是色彩斑斓的绘画和织品,都展现了古代西域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以敦煌千佛洞的《绢画,画面为佛、菩萨及供养人》为例,画面上菩萨慈眉善目,端坐于莲花之上,右手执法器,左手作拈花微笑状,服饰雍容华贵。背后是一圈圈的佛光,彰显出佛菩萨的威仪。下面的四个供养人像,男左女右,两对夫妻,服饰、相貌各异,凸显出敦煌多民族杂居的特点。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附有《克孜库尔干遗址遗迹平面图》等多幅著名遗址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不仅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遗址的韵味,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西域城市的布局和规划。通过这些平面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西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本书所展示的文物和遗址平面图,正是斯坦因探险活动的产物之一。它们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西域文化的辉煌,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线索。

本书是一部集艺术性、历史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著作。书中展示的文物涵盖了斯坦因发掘出土文物的全部种类,这些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真实状况。通过本书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文化主导性影响无所不在。可见,中国文明起始就是人类文明的高地,而古代新疆(西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核心通道区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