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把握青海文化自信的根基

2024-05-20 09:18:5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王伟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一个地区的自信,首先来自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不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先羌文化是青海文化之树的深固根柢

羌是中国大地已知的最早民族,早于汉族、藏族,因为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华夏”和“华”“夏”,似乎他们腾空而来,自带流量,忽一面世,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有羌族的血液。羌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从上古走来,它远远早于汉族和藏族,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民族,一个被历史和人们忽视了的东方大族。而在中央之国的形成过程中,似乎从来没有哪个小体量的地缘板块,对中央之国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她的幸运来自于湟水河谷,并非独立存在于青藏高原腹地,而是与黄土高原紧密相连。

今天,分子人类学专家们通过基因图谱找到了远徙路线和分化的时间点,汉族人和藏族人的分开不过是5000年前的事情。羌族这时候不再是被早期迁徙到黄河中下游的羌人,应该确切的将华夏族认作是同类,而称其为“西羌”“西戎”。正是经过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演变后,羌夏因生活方式和生活地域的分化,语言也分化开来。到了春秋时期,夏尊戎卑的观念逐渐形成。诸种因素最终形成了后世人看来不可逾越的民族界限。在统治者眼中,不同于贵族和城市居民,人口基数庞大的黎(九黎)庶(国人)是“人”,羌为“民”(其地位低于华族和较亲近的黎族)。同样,随着历史不断变迁,被统治者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由“人”和“民”构成了过去的“黎民”、今天概念的“人民”。

■昆仑文化是青海文化之树的粗壮主干

昆仑山是万山之祖。《性理大全》临川吴氏曰:“天下之山脉起于昆仑”。昆仑山是大河之源。伏羲女娲避洪水躲至昆仑亦是躲至母体,而洪水泛滥亦是母体破而胎出。“河出昆仑”论述,把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母亲河——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宇宙山”“记忆树”“精神家园”联系起来,为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找到了神奇的依据。

在神话结构中,昆仑山天然具有生育功能,这也是西王母掌握不死药的由来。不死药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象征,它首先是功能性的,其次才表现为具体的物象(如:不死树、不死水等)。在神话中,凡是生育或再生的母体多与昆仑山有关。”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以及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禹鲧治水等一系列神话故事,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它表现出与困难、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和磅礴气势。为了消除天灾,自觉担负责任、奉献自身的高尚品质,包含着东方式的牺牲精神、自由意志和人性之美。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邅吾道夫昆仑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到100年前鲁迅先生将昆仑神话改编而成的《故事新编》,在中国人手中都变成了反抗黑暗势力的“匕首”和“标枪”。洗刷百年耻辱,见证中国崛起,今天的昆仑已不局限于地域和神话,“昆仑域为别有”“海外亦有昆仑”“昆仑到处皆有”的中国道路更是世界人民的共识。“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正在用昆仑精神推动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河湟文化是青海文化之树的繁茂枝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必然造就一方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作为地域名称,“河湟”在汉代已成为国人的地理常识,唐代至盛。尤其自唐代开始,作为河湟心理标识,千古河湟既催发了唐诗的英雄主义激情,成为了后世宋明诗人纠葛其间,相互咏唱达意的对象。从唐代顾非熊“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到宋代苏轼“羡君真将家,浮面气可掬。何当请长缨,一战河湟复”;从明代解缙“八千里外客河湟,鸟鼠山头望故乡。欲问别来多少恨,黄河东去与天长”,再到清代庞垲“十石角弓铁两裆,边烽未靖守河湟。男儿须向沙场死,不上山头望故乡”,河湟无疑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原乡。

河湟走廊作为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征明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典型区域,它形塑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地方性知识,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西北的边疆危机,全国上下掀起了开发西北、开发青海的热潮。老舍、李朴园、沈逸千、郑君里、韩尚义、吴晓邦、崔超、王云阶、吴樾萌、张大千等许许多多的人抱着“拓荒者”的志愿,把抗日救国和新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海高原上。40年代中期,罗家伦先生考察青海,有感于青海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曾挥笔写下了题为“中华民族的故乡”的诗歌。这首诗后来经王云阶谱曲后,在全国各地传唱开来,成为凝聚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力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