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故乡,凝注笔端的深情

——《故乡情缘》代序
2022-08-15 11:29:0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雪归

“我的故乡在湟水谷地的祁家川。村庄不大,全村不足八十户,人口也就三百多人。东西两面高山拔地而起,两座山根里住着零零落落的几十户人家。东山根到西山根的距离最多超不过五百米,中间有一条清凌凌的小河自南而北欢笑着流向远方……”

这是张守福老师写给故乡的一小段文字。翻开这本《故乡情缘》,其中有很多篇章都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故乡的小路》《家乡的泉水》《故乡的芨芨草》《“龙驹”的故乡》等直接描写故乡山水风情和最新变化的文字,还是《童年生活琐忆》《母亲的热炕头》《青稞炒面》《母亲的麦索儿饭》《一顶锅盖的故事》等,皆是张老师给故乡平安的沉挚敬献。

寓意吉祥的、有着驿站之称的青藏小城——平安,是我的胎血之地。这里有日夜流淌的湟水河蜿蜒向东,这里有绝壁耸仞的红崖山起伏绵延,这里有跪乳的羔羊和甩尾吃草的老牛,这里还有我在春种秋收中习惯于一世操劳的乡亲父老。在小说创作中,平安被我虚化为安城。我的许多小说作品,以安城、安镇、安村为地理坐标和精神家园,相继在省内外多家刊物发表。平安,我始终对这里心怀敬意与感恩。二十多年来,我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对于平安最为深切、最为诚挚的敬意!

张老师也不例外,虽然我和他创作的文学体裁不同,但他同样始终紧贴着平安,紧贴着脚下的这片土地。

现实中的平安,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有“高原硒都”之称。这里是湟水流经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南线的重镇之一,也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清时被称为平安驿。2015年,平安撤县设区。这个湟水岸边的古驿站,如今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城区。这里有集森林与寺院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峡群寺森林公园,有“青海清真寺建筑史上一绝”之誉的洪水泉清真寺,有神奇的冰岭山药水泉,有祁家川裸岩丹霞地貌,有集河湟民俗文化和青海特色小吃为一体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而四十多年前我出生的村庄,如今高楼林立,市井繁华,其间的“平安坊·古驿步行街”成为一个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一个人对于家园故土的深厚情谊,如果必得要凭借某种具体的介质来表现才能得以充分的彰显,那么眼前的这部《故乡情缘》,就是张老师对于家园故土最最浓情的凝结。

他的笔下,有扫煨炕树叶的场景,有曾经到处去拾粪的艰难,有含辛茹苦的父母亲在合计着一家人的窘迫生活,还有“昏暗的煤油灯底下给我们兄弟几个纳棉鞋底,缝棉袄,常常是熬夜到深夜”的母亲……

当“青稞炒面,真正成了我们记忆里的永恒”,当一个木锅盖成为友谊的见证,当母亲的热炕头终于远去,当“每条小路都有自己的用途,或农家屋舍,或畦地禾田,或片片树林,或潺潺溪边”,当“故乡的小路撒满了我童年的欢乐,浸润了我少年时代的汗水”,当焐洋芋、捉麻雀、挖烧柴、偷杏子等的玩兴不再,最终,那源自故乡的情愫,“就像一页页纸张,记载了我和我的祖祖辈辈、我的舍邻、我的家人、我的故乡生活的艰辛和酸甜苦辣。”(《故乡的小路》)

那时趴在水磨房的烫炕上,就着微弱的煤油灯聚精会神地看书学习的农家少年张守福,后来有过几十年教书育人的生涯,如今两鬓已经有了白发。1992年10月16日,张老师的处女作《赞柳》在《海东报》文艺副刊“耕耘”上发表后,《青海日报》《青海湖》《西海都市报》《西海农民报》《海东时报》《青海青年报》等报刊都有作品发表。不论时间过去了多少年,故乡永远是他的精神守望地。

此处情深是故乡。

不论是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还是贾平凹的秦岭大地,抑或是萧红的呼兰河,每个作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学风景,这些文学风景植根于中国大地,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丰富了世界文学的版图。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于2016年开拍,2018年成片,2020年上线。我和不少观众一样,翘首企盼了整整四年。当我的视线跟随导演张同道和他带领着的团队,跟随6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回到他们的故乡。从零下42摄氏度的北极村到海拔4300米的巴郎山,从滔滔黄河到滚滚长江,从绵延千里的秦岭到一马平川的高密,一路寻找他们文学的起点。借助这部优秀的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乡土情怀,看到他们成长的故乡,看到他们用文学的方式来调动他的故乡和童年。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一片坡,都是作家情感的生发点。

每个人心底总会给故乡保留一块柔软的美好之所,哪怕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那些成名成家的大作家如是,喜欢文学创作多年的张老师亦如是。

我的作家朋友川妮说过:“那块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不仅用自然的山川水色滋养他们的身体,还用经年积累的民间故事、弥漫在日常生活中的乡土人情润泽他们的内心。”确如斯言。

此处情深是故乡。

哪怕世事再纷繁、再多变,总有一些人心怀故乡向着通向人类精神家园的轨道不断行进。向这种姿态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