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脱贫路上“面包”与“水仙花”一样都不能少

2020-07-21 10:14:4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金显花 通讯员 杨海康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现如今,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家家户户的闹心事没有了,百姓的小日子也愈发红火了。那么,贫困户内心的精神世界又如何了?精神脱贫工作如何推进?这些是当地党委政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在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我是2015年确定的贫困户,2019年脱的贫,在这期间,乡上的书记和乡长,还有我们村上的书记和我新认的‘亲戚’多次来过我家,每次来都是问我家里还有没有什么困难,跟我讲一些精准扶贫的政策,现在我知道的不比咱村上的党员干部少哩!”说这话的人叫铁珍珍,是隆治乡铁家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年前,铁珍珍的妻子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一直未归,留下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年近半百却不会任何技术活儿,孩子在上学更出不了远门,这种入不敷出的生活窘境压得他也曾多次自暴自弃,不出门、也不跟人交流,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

在这困难时刻,隆治乡党委政府雪中送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而异、量身定制、按需供给,及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铁珍珍发展养殖产业,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现如今,他家已修建了安全住房、养殖棚圈,养了40多只羊,成了村上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

2020年,铁珍珍被评为民和县“脱贫光荣户”,县上奖励他一辆价值约1万元的农用三轮车。铁家村党支部将他作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邀请他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发表脱贫感言。现如今,那个时常沉默寡言、精神不振的“苦难人”也成了有幸福笑容、有精神追求的“攒劲人”。

同铁珍珍一样,李英枝是隆治乡桥头村的一名脱贫户,她家有3口人,丈夫肢体残疾,无法正常劳动,女儿在上大学,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了解这种情况后,乡党委书记、乡长及时安排她到乡政府从事卫生保洁工作。多年来,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情用劲,把乡政府的角角落落打扫得窗明几净,是领导和干部们常常称赞的“利索人”。

2020年建党节期间,隆治乡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老党员忆党史、新发展党员谈体会、观看党史题材电影等“七一”建党节系列庆祝活动,李英枝同全体党员干部一同唱起了红歌《走进新时代》。

活动后,李英枝主动找到桥头村党支部书记,询问贫困户能不能入党,让她说说对党有什么认识,她目光坚定地说:“这五年来,在党的各项惠农富农政策下,我们贫困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能入党,我就能更好地学习党的知识,更有动力和激情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了!”

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隆治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搞好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思想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途径,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动力和能力,推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五年来,隆治乡3个贫困村、143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462名贫困群众全部完成脱贫摘帽,并在党委政府积极解决贫困增量和返贫问题,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准防贫机制的基础上,同全乡2392户8905名贫困群众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