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他们在大山深处守望“世界”

2021-02-21 10:26:54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颜金梅 通讯员 杨栋 韦启航 摄影报道

2月5日,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尚在梦乡,记者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登车南行,前往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的公伯峡水电站,去探访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海东支队某中队的官兵。

公伯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中第四个大型阶梯水电站,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第一颗“明珠”。驻守在这里的官兵常年守护着水电站的安全,三点一线的守坝生活是他们的全部,单调枯燥不言而喻。

经过近2小时的车程,车轮终于停在了公伯峡营门哨前。哨兵礼貌地拦住车辆,拿起电话核实记者身份。核实完后要求记者填写来访表格并测量体温,一切程序严格按规定进行着。走上大坝,记者看到正在站哨的哨兵王存,他身姿挺拔,手握钢枪,笔直地站在哨位上坚守着。

“他们守卫的每一个地方,都直接关系大坝安危,绝不能有丝毫闪失。”随行的该支队干事戴德辉说,公伯峡坝区流动人口多、情况复杂,哨兵不能有一丝松懈。据统计,多年来,官兵们已经劝离车辆8000余辆。

“公伯峡水库在青海省闻名遐迩,每年吸引着上万名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戴德辉说。

这里的主哨位是间小哨楼。进入房内,只见应急棍、防爆毯有序摆放,哨兵谭刘乐军容严整,双眼紧盯电子监视屏。屏幕上,中队值班室和其他几个哨位的实时画面一目了然。“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在这里他们时刻紧握手中钢枪,牢牢坚守着大坝的每一个哨位,用忠诚守卫万家灯火。”戴德辉说。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官兵们消极怠慢。来到中队部楼前,只见训练场上一派生龙活虎景象,中队正在进行专勤专训。已经入伍8年的士官郭金涛一招一式虎虎生风,从军热情丝毫没有因为环境而磨灭。

排在队尾的上等兵文华身体单薄,但练得格外卖力。早在一个月前,文华不小心扭伤了脚,中队特意安排他休养几天。脚伤稍有好转后,他又回到了哨所坚守。“中队为我想得这么周到,我不好好干工作,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文华说。

走进中队部的勤务值班室内,记者从网络视频监控电子墙上看到,库区所有哨位的情况一览无余。“嘟!”只听一声哨响,备勤的3人应急小组应声而至,中队长李寿鹏临时出了一个“情况”,演练立刻在网络和哨位同步展开。

同样,武警海东支队的另一个中队,常年默默无闻地驻守在大山深处。

沿着80度的楼梯往上攀爬218级台阶,这是今年21岁的王赣华和战友们每天必去哨所的路,从他们哨所一眼望去,一切尽收眼底。交谈中,王赣华几次都提到了部队领导和战友对他的照顾,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当记者问及驻守在大山深处有没有觉得很苦时,他说,作为一名军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工作。

班长张世鹏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在部队已经有13个年头了。父母以及妻子和女儿是他心中的牵挂。谈起亲人,他湿了眼眶。他告诉记者,他们驻守的哨所在大山深处,通讯不便,他也不可能经常跟家里人打电话,内心深处满是对家人的愧疚。张世鹏说,虽然他们驻守在大山深处,人烟稀少,但他常常告诫所有官兵,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他们的任务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